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5/04 18:04:43瀏覽206|回應0|推薦0 | |
2019-04-22 記者鍾麗華/專訪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審查「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增訂第五條之三條文草案」,行政院版草案對政治議題協商提出國會雙審議及人民公投的高門檻程序。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自從「習五條」提出後,兩岸局勢已發生重大變化。中共強調不放棄武統、統一才有和平,但兩岸要和平,就是北京當局必須先放棄武統台灣,否則簽再多和平協議都沒用。陳明通強調,這次修法,針對未來任何政治議題的協商,設下強力的監督機制與防火牆,避免任何政黨執政,將個人或政黨意志凌駕在民意之上,以主權當作籌碼,導致危害主權、傷害民主的不可逆結果。
答:今年一月二日,中共提出「習五條」,重申不放棄武力犯台,並提出所謂「一國兩制台灣方案」,要求台灣各政黨、各界別推派代表進行所謂的「民主協商」。這是北京當局具體化統一台灣的進程,意圖統戰分化台灣社會,壓迫消融中華民國國家主權的作為。 面對習五條 有必要補充兩岸條例不足 國安團隊已預先研判中共對台的野心圖謀,因此總統在今年元旦針對兩岸互動揭示「四個必須」及「三道防護網」,其中一道防護網,就是「強化兩岸互動的民主防護網」,守護國家主權及維護台灣的自由民主。 兩岸政治議題具有憲政及重大政治影響性,這類議題協商談判具高度敏感,攸關國家安全、全民利益及台灣整體未來發展,不同於經濟性、事務性、功能性的一般協議,法制上對於兩岸政治協議的處理程序,必須要有更嚴謹的規範,而且必須尋求更高的社會共識,否則在台灣內部會帶來更大的爭議與紛擾。 兩岸條例相關規定有提到政治議題,所以政治議題是可以去談的,但法律並沒有針對政治議題的協商談判,訂定嚴謹的監督機制,規範上仍然很薄弱。面對「習五條」後嚴峻的兩岸情勢,有必要修法補充兩岸條例的不足,建構完善的民主防衛機制,以維護台灣的安全及國家整體利益。 考量到兩岸事務的特殊性與現實需求,提出第五條之三修正草案,針對未來任何政治議題的協商,設下強力的監督機制與防火牆,避免任何政黨執政,將個人或政黨意志凌駕在民意之上,以主權當作籌碼,導致危害主權、傷害民主的不可逆結果。 兩岸政治協議 須經國會雙審議及公投 修正草案規定,兩岸間涉及政治議題協議,須由行政院向立法院提出協議締結計畫及憲政或重大政治衝擊影響評估報告,並完成事前、事中及事後民主監督程序,經過高門檻的國會雙審議、舉行聽證、全國性公民投票程序,獲民主充分授權,才能簽署協議及換文。 該修正草案與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各版本草案,都在立法院進行審議中。一旦立法通過,未來兩岸洽簽政治議題協議,必須適用「兩岸條例」的處理程序,一般協議則適用「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處理程序;但一般協議的內容如有涉及政治性意涵,也必須依照政治議題的監督程序處理。在雙軌制下,政治議題協議與一般協議各自有適當的機制可資依循,兩套規範沒有重複的問題。 問2:民進黨過去也曾主張簽署兩岸和平互動架構,為何現在要修法? 答:自從「習五條」提出後,兩岸局勢已發生重大變化,與過往時空環境完全不同。中共片面對台灣強加所謂「一國兩制」的政治框架,而所謂「一國」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中華民國存在空間,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和平協議指的就是統一協議。 高達七成以上民眾不贊成中共「一國兩制」的主張,也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總統多次呼籲對岸,在不設前提的情況下,雙方政府可以坐下來談,但至今未獲北京當局善意回應。政府絕不會放棄追求和平任何可能性,但堅決反對與堅持武統與「一國兩制」的政權簽署任何投降式的協議。 一國兩制框架 和平協議就是統一協議 近來,西方國家如美國、澳洲,面對中共「銳實力」的滲透威脅,都在如火如荼研修相關法律,強化民主防衛機制。如德國、法國、丹麥、芬蘭,對於談判協商涉及主權或重大憲政事項,也都訂定等同修憲、甚至比修憲更高的門檻加以監督。 台灣作為中國大陸的近鄰,而且北京當局充分顯露加速統一進程的高度急迫性,併吞台灣是陽謀,不是陰謀,我們更加不能掉以輕心。民調也顯示,有八成以上的民眾認為,兩岸如果要進行政治協商和簽署協議,政府應有更完善的立法及監督機制。 為應對台灣近來所面對的威脅與風險,修法建構完善的民主防護網,以高標準、高門檻的監督機制,處理兩岸政治議題協議的程序,這是民主法治國家的政府應該有的負責任作為,也是在回應絕大多數國人期待。 問3:修正草案為何規定須經公投? 答:民調顯示,高達七成以上的台灣民眾不贊成中共「一國兩制」的主張,也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台灣人民面對中共的威脅恫嚇,已表達強烈的自主意識。但「習五條」後,未來兩岸的政治議題協議、甚至是一般性協議,都可能被迫在中共設定的「一國兩制」政治框架下進行。 由於兩岸政治議題對於國家安全、利益及台灣整體未來的影響非常巨大,與對岸協商談回來的結果,經過高門檻的國會審議後,還須經過公投,由全民做最後的檢視及把關,這是尊重民意的作法,也才符合憲法主權在民的精神。學者專家也指出,國際上對於涉及主權或重大憲政事項,都有交付人民公投的規定。例如,丹麥憲法第二十條規定,涉及主權讓渡的法案須經國會六分之五絕對多數同意,或經國會普通多數決後交付公投;法國憲法第十一條規定,不違憲但可能影響憲政機關運作的國際條約,批准前應交付公投,這些外國立法例都是在落實國民主權。 共軍高度挑釁 我籲北京當局勿一錯再錯 問4:共機近日跨越台海中線、解放軍還派出廿四架軍機與五艘軍艦在台灣周遭演訓,兩岸情勢是否出現變化? 答:「習五條」發布來,中共對台攻勢步步進逼,文攻武嚇施壓手段持續增強,不論宣揚訴諸「武力統一」與「一國兩制台灣方案」,都是要消滅中華民國,兩岸的情勢已出現變化。近期中共軍機跨越台海中線及在台海周邊針對性的大規模機艦遠訓,更是不負責任的高度挑釁作為。中共此種無視台灣人民感受與國際社會觀感的霸道手段,嚴重破壞兩岸現狀及衝擊台灣國家安全,更進一步衝擊區域情勢穩定。政府會持續和國際社會共同攜手維護台海穩定,呼籲北京當局勿一錯再錯,不要錯估我們捍衛主權與國家安全,守護台灣自由民主體制底線的堅定意志。 問5:外媒報導,美中貿易磋商五月初會有結果,「川習會」可能於五月底舉行,是否影響美中台關係? 答:美國及中國大陸為全球兩大經濟體,台灣與美中兩大經濟體有龐大的貿易往來及緊密的經濟連結,今年美中之間已進行多次談判,雖然外界預期美中貿易談判將取得進展,但雙方對各項議題仍有目標及期待上的落差,預期美中將可能成為長期對抗局面。中國大陸及美國分別為我國第一及第二大貿易夥伴,台灣經濟與美中兩大國關係密不可分,美中兩國在貿易問題上產生摩擦,勢必將連帶影響台灣經濟發展及相關重要政策的推動。 美中貿易戰 總統指示全力完善七大工作 美國公布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國防戰略報告等均將中國大陸視為戰略競爭對手及修正主義國家,並藉貿易戰要求中共經貿體制做出結構性調整,美中雙方戰略競合已全面擴及科技、人權、區域安全等議題,將是長期結構性問題。 在美中貿易戰可能成為持久戰情形下,總統已指示相關機關通力合作,全力完善七大工作,包括:加強提供台商必要協助、加速擴大內需各項計畫、推動新南向、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等。 美中貿易談判結果將影響全世界政經格局,對此政府一直保持高度關注。雖美中貿易談判可望獲得階段性的成果,但美中貿易談判與美國支持台灣在印太地區的生存發展都是美國國家利益,兩者並不牴觸。此外,台美雙方共享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信仰與價值,不會因為任何事情而有所改變。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