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9/20 20:05:58瀏覽220|回應0|推薦0 | |
2018-08-28 一個來自紐西蘭的毛利族青少年團,正在台灣訪問。他們從大洋洲迢迢九千公里遠來,為了文化尋根:他們認定,毛利人的最早祖先,數千年前從台灣出發,憑藉高超的航海技術、天文及水文知識,以獨木舟航向怒海,克服汪洋阻隔,分階段最終抵達紐西蘭。對毛利人來說,台灣就是「一切起始的地方」,訪問團因此以毛利語Hawaiki Nui(Hawaiki:祖先的開始、起源之地)為名。 台灣對毛利人的文化歷史意義重大,率團的紐西蘭北島Ngāti Manu部落傳統領袖Arapeta Hamilton感性地說,一到台灣,從山巔看到日出,他就哭了,「為我們共同的祖先感動落淚」,這裡有美麗的人們、美麗的島嶼。訪問團帶來毛利人傳統文化藝術表演,包括毛利戰舞(Kapa Haka);也與台灣的原住民族群透過語言、文化、祭儀交流,觀摩狩獵與生態教育、海洋知識、傳統編織與樂舞。 毛利人與台灣原住民血緣及歷史的連結,有科學的嚴謹考證為基礎。包括語言學、考古人類學及基因等研究都顯示,台灣應為整個南島語族的發源地,或至少是「祖居地」之一,國際間早有「出自台灣(Out of Taiwan)」之說。如今分布廣及台灣(最北)、紐西蘭(最南)、復活節島(南美外海、最東)、馬達加斯加(非洲外海、最西)的南島語族,語言一千二百多種,人口近四億。台灣南島語言最受重視,因總共近三十種的原住民語,保存了多元豐富的南島古語特徵,顯示南島語族可能最早從台灣出發,向外擴散。 另外,從基因及考古人類學角度,兩年前由澳洲主持,美、德及愛爾蘭等多國跨領域、包括DNA的研究都指出,台灣最可能是南島語族的原鄉。據學者推斷,南島語族在台灣最早的活動可追溯到8000年前,5500年前他們以在嘉南平原練就的航海技能,從台灣出發,往南太平洋擴散,七百多年前到達紐西蘭,也是遷移的最後一站。台灣與紐西蘭、原住民與毛利人,一為源起、一為移民最南境,血緣與歷史文化關係至為深厚。 從而,這次毛利訪客不啻以實際行動,強調了台灣在文化上是發祥地,不是邊陲。澳洲考古學者史普里格斯(Matthew Spriggs)曾嘗試描繪南島語族這一路線︰從台灣出發,先在菲律賓北部、印尼東部停留,形成如今南島語族共同的拉比塔(Lapita)文化,再一路枝葉擴散,及於所羅門、萬納度、新喀里多尼亞、斐濟、東加、薩摩亞、夏威夷、復活節島、紐西蘭。 這段在東亞、全球都很重大的人類遷移史,在起始之地的台灣,反而遭到輕忽。多少年來,不斷有外來政權把台灣視為偏鄉,對原住民橫加貶抑,壓制人們對美麗之島的歷史探究和了解。然而,即使後來居多數的漢人,到台灣最久也不過四百年,豈能與南島語族在這片土地當主人的數千年相比?尤有甚者,戰後黨國當局以「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我們中國人」、「中華民族一份子」云云,強要人民認同,扭曲、輕賤各族群在這片土地的歷史,所憑藉的是強勢統治力量,自難持久。 台灣因此需要以更寬闊而嚴謹的角度,重建歷史及史觀。漢文化、荷西文化、日本文化,乃至戰後影響重大的西洋文化,四百年來這些外來文化在這一片土地的發展融合,都已構成台灣文化的一部分;但原住民才是美麗之島最早也最長久的主人,台灣歷史不能一直在這方面是空白的,文化上也應從漢人移民到來之前廣為延伸。另外,具備南島語族起源地優勢的台灣,多元豐富的南島語系是文化知識寶庫,自應投入更多經費及資源加強研究,包括跨國及科際合作,長期必將有成,這是民主台灣足可向世人推倡的軟實力。 毛利族青少年來訪之際,正逢十二年國教課綱審議之時。其中,高中歷史新課綱將改變編年史方式,不再以中國史、台灣史及世界史呈現,而採區域式、主題式的方式編寫,並強調原住民、被殖民國家的主體性等議題的思辨。毛利人來台灣尋根,正好凸顯這一重新建構歷史及史觀綱要的進步性、國際視野、符合現實,我們至表歡迎。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