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敢投資、消費!超額儲蓄達29年新高 ---- 工商時報
2017/06/02 16:54:45瀏覽233|回應0|推薦0

2016-07-04〔即時新聞/綜合報導〕

    因為不敢投資及消費,民眾存錢功力大增,行政院主計總處預測,我國超額儲蓄將升至2.61兆元的歷年最高,而超額儲蓄率14.89%、創下近29年新高。

    《工商時報》報導,主計總處的統計數字顯示,我國已連續4年呈現超額儲蓄率(超額儲蓄占GNI的比率)逾10%,今年預測將升至14.89%,創下1988年以來最高。這顯示,國人不敢投資,銀行爛頭寸越來越多,對於經濟是個重大傷害。

    中研院士胡勝正提出警告,再加上人口老化使得家庭儲蓄準備會愈來愈多,若是沒有相對等的增加投資,可能使得龐大資金閒置在銀行,對經濟發展是嚴重警訊。

蘋果小辭典 投資率  儲蓄率  超額儲蓄率

    國民儲蓄不單指民眾放在金融機構的存款,其實是民眾所得總額,扣掉稅額以及消費的部分即為儲蓄,因此除了銀行存款外,股票、債券或基金也包含在國民儲蓄中。而儲蓄總額占國民生產毛額的比率即為「儲蓄率」。投資額則是指政府或企業購買生產財的總額,投資毛額占國民生產毛額的比率即為「投資率」。

    「超額儲蓄率」是指,一國的國民儲蓄率減去投資率。若儲蓄率與投資率約略相等,人民未消費的資金,被政府與企業借來投資新廠房、新技術,充分運用。但若儲蓄率遠大於投資率,代表人民財富閒置,不利於未來的經濟發展。

超額儲蓄率逼近10% 民間資金浮濫 泡沫經濟隱憂 ---- 蘋果日報

20030824 【楊茲珺╱台北報導】

    民眾對於台灣經濟究竟有沒有信心,可從3個指標嗅出訊息,包括近3年儲蓄率止跌迅速回升、投資率不如鄰近國家,且超額儲蓄率逼近10%,在在顯示人民不敢消費、企業不敢投資。經濟學家警告,不消費不投資,對中長期經濟影響相當負面。

    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吳中書表示,儲蓄率增加有兩種含意,一是人民財富確實增加,二是民眾對未來沒有信心、減少消費所致。從我國通貨緊縮、物價下滑的情形對照看來,我國的狀況應是民眾對未來沒有信心,因此儲蓄率增加,實在讓人「開心不起來」。其實近10年來,台灣儲蓄率一直在緩步減少,主要是消費意識抬頭,讓民眾手頭的閒錢相對變少。直到2001年的經濟成長率,出現前所未有的負成長2.18%,同年的儲蓄率也降到近40年的最低點23.95%。但之後在短短的2年間,台灣儲蓄率快速回升,主計處預測今年的儲蓄率將達26.35%,相當於7年前的水準。

投資率與鄰國難相較

    我國投資率在近3年則是徘徊在17.35%左右,跟過去22%的水準比起來相形遜色。反觀日本雖然景氣低迷長達10年,2002年的投資率仍有23.3%,更不用提韓國、新加坡投資率皆在25%以上的表現。光看儲蓄率與投資率的變化,若還感覺不出民間信心衰退的嚴重,看超額儲蓄率的攀升速度肯定印象深刻。我國超額儲蓄率10年前約在2~3%之間,但在近3年迅速攀高,從6.61%升為9.33%,顯示儲蓄未充分注入投資的情況日趨嚴重,對中長期的經濟發展種下隱憂。

    國民所得評議委員葉萬安在日前,針對儲蓄率升高的現象提出警告,如果民間儲蓄不能適度地支應民間投資,反而改向成為投機游資,難保國內經濟不會再度出現另一次的泡沫危機。不過吳中書表示,台灣目前面臨的通貨緊縮困境,恐怕需要泡沫現象來幫忙。假使民間高額儲蓄,能夠轉進股市或房地產,則股價、房價馬上得以支撐、甚至翻揚,民眾財富增加後,民間消費肯定會跟著大增。

資金引進房市有幫助

    另外,房地產價格上揚有助加速金融業打消呆帳,金融業一旦釋出不良資產後,便可以放寬貸款額度,對產業融資有幫助,間接將可促進民間投資的意願。因此,雖然目前儲蓄率攀高,但若下半年資金能進入房市與股市,帶動整體經濟開始良性循環,未嘗不是件好事。葉萬安表示,解決民間資金浮濫的根本之道,就是儘速改善投資環境,讓企業重拾投資台灣的信心。吳中書表示,許多重大政策議題懸而未決,嚴重影響民間信心。政府能否確立國家走向,將是民間投資能否回溫的關鍵。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103735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