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星期專論/馬政府背棄國家整體利益 自由時報 20100131 .
2010/01/31 21:01:27瀏覽375|回應4|推薦6

星期專論/馬政府背棄國家整體利益

一九九六年,李登輝總統的「戒急用忍」政策當道,時任立法委員的蕭萬長取道華府赴芝加哥觀察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我曾問他,如果企業界壓力太大,政府怎麼辦?他回答:企業界有企業界的利益,但政府要考慮到國家整體利益。

自甘淪為中國一個「地區」

現在蕭萬長在全盤依賴中國,與中國簽各種「開放」協議,不受立法院監督的政府當副總統,也許他已經忘了這句話,或者他也是牆頭草,用「時代不同」、「中國已經改變」之類的飾詞,向中國一面倒。

不錯,經過十四年,情勢有重大變化。依靠外來資金、技術與外國市場,中國經濟取得相當發展,它自稱、也被稱為 「崛起」,在國際社會姿態擺高,要別樹一幟,扮演「強國」角色。

相反的,台灣在中國不對稱條件的競爭下,產業出走、技術流失、失業攀升、經濟地位下滑,本土政權節制開放,設法提升競爭能力,也只勉強穩住局面,現在馬政府自甘淪為中國的一個「地區」,對中國全面「開放」,後果更難設想。

馬政府自稱它的政策是「和中」,但除了兩蔣對中國(或中共)採取敵對政策外,李、扁兩個本土政權都走「和解」政策,唯一差別在本土政權強調「和中」必須處於對等地位,不能依中國的條件謀和。

依中國條件進行的和解,只是投降的代名詞。馬政府宣稱台商在中國投資龐大,已逐漸影響中國員工的態度,更密切的交流將使中國政府及人民更了解台灣的想法,有助雙方關係的穩定與和平。

這種論調想像多於事實,也如同美國親中學者及企業界當初要求對中國貿易與投資解禁的舊調,認為經貿交流有助於資訊與理念的溝通,促成中國的和平演變。他們更以台灣為例,認為經濟發展會帶動政治自由化。

但台灣政治自由化有它的特殊條件:台灣的後殖民地地位,外來政權不具正當性與合法性,卻以少數統治多數,和美國的強大影響力。中國情形不同,而且,它善於以不對稱、不公平的手段對付台灣與西方國家。馬政府對如此不對稱、不公平競爭竟不知堅持立場,這就是它失去人民信賴的主要原因之一。

台灣與中國是在不同制度與不同遊戲規則下交流、競爭:中國開放經濟,卻沒有開放政治體制。它的經濟並非自由市場機制;它的政治仍是共產黨集權與專制;它自己的國民只要求政府遵行憲法規定的人權保障,卻會有牢獄之災。

一味傾中 加速企業出走

中共要維持一黨專政,必須靠控制資訊、言論、宗教與結社。它的教育與媒體灌輸一言堂理論與政策,不容多元立論與思考。最近谷歌(Google)引起的爭議,就是中國檢控、竊取資訊與科技,進行不開放、不對稱競爭的新例,而美國國務卿希拉蕊要求網路自由不容侵犯,指控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拉下「資訊簾幕」,就是挑戰中國不守遊戲規則的作為。

如此交流,台商在中國投資逾一千億美元,創造幾百萬工作機會,卻不能影響中國政策,只知對民主的台灣施壓;台灣人可以替中國到處搞宣傳統戰,在中國卻不能有違逆中國的言論;中國媒體與網路受控制,中國人民聽不到台灣多元的聲音,但中國的媒體或它的代理人在台灣卻可以自由地「為匪張目」。雙方資訊流通明顯失衡。

雙方交流的變與不變也不對稱:中國吸納台灣資金、技術,與台灣交流,以國內航線進行大三通,以一個中國兩個地區談ECFA,都只是策略的改變,它併吞台灣之目標及在國際間獲承認為唯一中國,和主張台灣是它的一部分的立場未變。

李、扁兩個本土政權自知無力改變中國,只求台灣自保,在不失主權的原則下緩和與中國關係,並努力爭取國際承認,以保障台灣主權國家地位。相反的,馬政府改變立場,接受一個中國原則,自己否定國家地位,把被併吞當台灣的目標,在國際間造成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印象,這還侈談什麼影響中國?

台灣與中國緊鄰,雙方的土地與人口相差懸殊,中國人口有十三億卻仿照台灣以加工出口的模式發展經濟,它無窮的勞動力、低廉的工資與土地,輕易便吸引台灣的產業、資金、技術,也接收台灣原有的國際市場,使台灣就業機會頓減。

私人企業界只顧賺錢,就業問題是政府的責任,但馬政府卻不知思考改善投資環境,獎勵在台灣投資生產、創造就業機會,反只知方便大企業出走,致台灣失業人口增加、薪資降低、貧富差距加大,再開放中國人員及產品,問題只會更嚴重,這是置國家整體利益於不顧。

不對稱交流 傷害台灣

這樣不公平與不對稱的交流及競爭,不言而喻,有利中國。台灣不但在經濟上受衝擊,在政治上還要被中國以白紙黑字強行內政化,使台灣歸中國變為既成事實。馬政府不知慎重,反幻想自我矮化的交流,可以擴大台灣國際空間,與中國簽經濟合作協議可以打開台灣與各國簽自由貿易協定之門,也可以吸引外資到台灣。

但這很明顯是自打嘴巴的飾詞:如果台商都要西進中國,外資為什麼要到台灣投資?因為主權問題,中國反對外國與台灣簽自由貿易協定,台灣以一國兩區與中國簽協議,其他國家就會願意不顧中國反對,與台灣簽具有主權國家意涵的自由貿易協定?台灣不堅持主權國家地位,反接受中國的內政化,難道不會使中國要求美國停止對台灣軍售、各國不要干涉「中國內政」的理由更充足?

馬政府本末倒置,把國家安全利益建立在幻想基礎上,這種政府當然得不到人民的信賴。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cang3609&aid=3738819

 回應文章

異色-自古文人多寂寞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再中立一点会更好
2010/03/01 17:18

再中立一点会更好。


Taiwanan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哼!,好心馬英九沒好報:冤魂纏身馬唯中,橫死街頭遭天譴。怨鬼纏身馬元中,曝屍街頭遭報應。自由廣場 2010/02/02 .
2010/02/02 16:16
當中國要華航補稅

◎ 劉芯

拜讀貴報社論「稅負不公 產業西進 台灣勞工還有明天嗎?」提及一旦簽署ECFA,鬆綁高科技西進,都將使台灣的失業率更加惡化,勞工薪資也必停滯不前等等。事實上,不僅台灣勞工沒有明天,如果再簽兩岸租稅協議,連外移中國的台商也要斷頭!

台商因查稅而被中國政府抓去拘留的案例不少,台北市企業經理人協進會秘書長林永法形容,中國稅制複雜,再加上執法不一,台商一談到稅,就像背個瓦斯桶,不知何時會引爆。第四次江陳會,兩岸租稅協議因民意反彈而破局,據聞農曆年後有可能再展開協商。一旦簽署,對台商殺傷力最大的,是關聯交易稅賦安排,很容易被指控涉逃漏稅。但是,從破局到現在,只看到財政部長李述德一再保證提供稅捐資料是有一定條件,不是對方要,台灣就提供。請問,中國要,馬政府敢說不要嗎?敢吭聲嗎?以下就是個馬政府不敢吭聲的例子:

日前華航遭中國稅務機關要求補稅,華航董事長前往財政部拜會高層官員,尋求解決之道。財政部官員愛莫能助的表示,立法院審查兩岸海空運租稅互免的規定沒通過,要解套,取決於立法進度。雙手一攤,把球丟給立法院。這就是財政部的「說一套做一套」。華航大公司都會遭受如此的慘痛教訓,台商呢?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指出產創條例「減稅」根本是件錯的事情,政府該做的事絕不是減稅;財政部官員竟回應「他話講得太晚了點!」李述德則說,政府也曉得減稅不是最好,但生病時總要吃特效藥。請問,到底誰在管國家財政?誰讓財政生重病?

難怪張忠謀會認為,企業應該靠自己,不是依賴政府!尤其「自我感覺良好」的政府最不可靠!

(作者業商,苗栗縣民)


tc3609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哼!,好心馬英九沒好報:冤魂纏身馬唯中,橫死街頭遭天譴。怨鬼纏身馬元中,曝屍街頭遭報應。自由時報 20100202
2010/02/02 15:25

外銷老兵談經濟部次長

◎ 林福爾

馬政府正如火如荼的宣傳ECFA的好處與洽簽的必要性,筆者偶然看到報紙刊載經濟部次長林聖忠的談話,他提到「因為中國是台灣的主要市場…」云云,實在令我十分錯愕!如果經濟部官員思維邏輯是這樣,也難怪馬政府民調直直落,令國人完全無法放心!

筆者從事外銷業務十餘年,中國從來不是台灣外銷的主要市場。農業、傳統產業姑且不論,單以台灣享譽國際的電子產品為例,筆者曾任職台灣中小企業,也曾擔任前五百大企業中的電子上市公司業務經理,每年公司必定會安排國外參展,知名的國際大展如三月德國漢諾威展(Hannover),十月德國柏林電子消費展,或者台北六月國際電腦展(Computex),一月份的美國拉斯維加斯(CES),這些大型展覽的參展廠商,都是放眼歐美市場的客戶,不是中國!更何況這些展覽中,台灣廠商參展數向來都是參展的A咖,如華碩、宏碁、宏達電、鴻海等。

即便這些台灣A咖大廠在中國投資設廠,尚且還要志在歐美客戶,不會把市場一廂情願的鎖定中國,經濟部官員這樣的說法,不知是要故意誤導台灣一般民眾?還是要台灣廠商配合馬政府政策?

以筆者過去外銷經驗,中國市場占營業比率一向很低(不到十%),就算公司有心耕耘,最後幾乎都慘賠退出。因為中國雖大,但貧富差距落差很大,更何況中國並非一個自由市場,政府控制一切,故壞帳比例高,真正獲利的台商少之又少,所以一般正常經營的公司會以深耕歐美客戶為導向,而且還可藉此提升研發品質。

官員制訂政策本應以國家最大整體利益為考量,若只是因為馬總統親中、傾中,官員就配合宣導,昧著良心做事,套句衛生署長最喜歡說的話「濫情而理盲」,不就是這些無品官員最好的寫照嗎?

(作者現任電子資訊業專案經理)


阿大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很奇怪的邏輯
2010/01/31 21:37

作者認為台灣目為的政權不具備正當性及合法性, 那麼2000, 2004, 及2008年的總統大選是選假的?

如果國民黨執政即代表不具備正當性及合法性, 只有民進黨執政才具備正當性, 那麼與中國只能由共產黨執政的理論觀點有何差別?

如果少數族群執政即代表不具備正當性及合法性, 那麼美國黑人, 拉丁人後裔也不具備執政正當性及合法性, 因為他們都是少數族群

希特勒的幽靈, 總不愁找不著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