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你真的認識中國革命先賢孫逸仙先生嗎?
2007/12/24 16:22:14瀏覽521|回應2|推薦3

我們可以發現,中國國民黨的本質就是輸不起的詐騙集團,選舉敗戰就要鬧「叛亂」。而且不是自1949年逃難來台才詐騙台灣人而已。原來他們在中國時,孫中山就在詐騙當時的中國人!

錢形舞補充結語裡提到:「歷史就是不斷重演。以前, 國民黨大選敗給『進步黨』,最後武裝叛亂,走投無路下,引入共產國際的勢力。今天呢?國民黨大選敗給『民主進步黨』,最後想要武裝叛亂,煽動人民上街,但是無奈台灣軍隊國家化而失敗。最後連戰也想到引入共產黨的勢力。所以說歷史相似的令人驚訝,老天爺懶的連名字都不想改,多加個『民主』兩字而已。

也談國民党是如何竊占中華民國!發言人:錢形舞, on Nov 18/2007  

兩岸的中國一直有一個歷史迷思,就是普遍認為中華民國就是由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前身為同盟會)所創建。因此國民黨就等於是中華民國。國民黨對於創建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居功蹶偉。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觀念。

事實上中華民國的誕生,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是有其小部份功跡,但是要說整個革命是由孫中山所領導的同盟會所創建,那就是國民黨竊占中華民國後竄改歷史所創造出來的歷史謊言。稍微讀點中國近代史就會發現這其中疑點重重。輕易的可以戳破這其中的假話。


眾所皆知,孫中山最早創建的革命組織是興中會,而後來為什麼又成立同盟會呢,國民黨自編的歷史都避而不談。但是真相其實就在「同盟」兩字上。根稱同盟,就表示這是許多組織的同盟團體,沒有錯,同盟會實際上就是當時的海外三個革命團的同盟組織,這包括孫中山所領導的興中會、黃興與宋教仁的華興會、 章炳麟的光復會,其中華興會的勢力最大,而光復會行事最為激進,章炳麟甚至處處反對孫中山對於革命行動的意見,孫中山不過是其第一任的領導。

有趣的地方來了,辛亥年間的武昌起事主事的是兩湖地區的新軍,這些新軍多數加入兩個在中國的革命組織,這就是文學社與共進會。而當天因為被清兵破獲組織名冊而被迫提前起事的也是文學社與共進會。起事後,與清廷作戰的還是加入文學社與共進會的新軍。

大家一定感到很好奇,那同盟會的三大組織怎麼沒有在這個重要的歷史時刻登場參與革命呢?那時因為同盟會當時忙於內鬥,章炳麟正在聲討孫中山私自吞沒日本政界友人支持中國革命的捐款。國學大師章炳麟寫的 「孫文罪狀」一文正在南洋等地流傳,同盟會已經名存實亡,三大派系各行其事,自始不知道武昌的文學社與共進會已經起事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十月十日武昌起事後,孫中山在檀香山看報紙才知道,而遲至十二月才趕回到中國,回到中國不到武昌前線助戰,竟跑到上海,糾集興中會舊部等勢力,在租界成立沒有人承認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並且還排除了正在武漢苦戰的文學社與共進會的新軍們。

相較於孫中山與興中會的行為,華興會還是比較有良心的,糾集舊部,返湘助戰,雖然黃興在與勢大的清軍對戰中敗陣,但是黃興參戰打了硬仗的英勇行為還是讓黃興的聲望一時間遠高於孫中山,最後孫中山被革命黨人逼下臨時大總統一職時,黃興還成了南京留守,為袁世凱之外的第二號人物。


當時武漢起事的革命元勛們一直努力拉攏袁世凱,希望當時聲望不差,且一直就同情「立憲派」的袁世凱響應共和,並且在武漢租界內與袁的特使秘談時,就推舉袁世凱「臨時大總統」的職位,這在當時獲得多數革命黨人的同意。

唯孫中山已在上海自己成立了臨時政府,並且自任臨時大總統,堅不讓出這個職位以換取統一。在經過武漢革命黨人與已經宣佈獨立的許多省份施壓下,孫中山才不情不願的讓出這個職位。但是孫中山讓出這個職位後,旋及不願接受任何職位,趕往北京準備競選第一任正式總統。

在共和成立後,行民主選舉制度,這當然就包括了開放自由組黨,大家不會以為共和成立後,就只有國民黨一黨獨大吧。

事實上歷史的真相是當時有許多新黨成立與國民黨競爭的。特別是因為孫中山貪汙疑案而四分五裂的同盟會在革命完成後,更是分裂出來許多小黨。其中有孫中山最大的政敵章炳麟與光復會舊部所組 成的「中華民國聯合會」,後更名為「統一黨」,最後再與湖北孫武所組成的「民社」合為「共和黨」。與國民黨同為臨時國會的最大二黨。

章炳麟雖然加入過同盟會,但是與孫中山實為政敵,章炳麟字太炎,為清末著名之國學大師,生徒眾多,許多當時的名士清流都得稱他為老師。民間聲望遠在孫中山之上,而湖北孫武所組成的「民社」聲望也不小,合併成「共和黨」後實力不在「國民黨」之下。

特別的是「共和黨」受到許多武昌起事的革命元勛支持,加上章炳麟一直與「君主立憲派」交好,特別是與「立憲派」的領袖梁啟超為至交,在臨時國會中,「立憲派」所組成的小黨也多支持「共和黨」,遂使孫中山的「國民黨」在臨時國會失去了多數控制權。


孫中山眼見失去了臨時大總統一職,加上失去國會的控制權,在海外的梁啟超又回國,集共和黨、民主黨、統一黨等三黨合併為「進步黨」,將成為國會第一大黨,聲望與席次遠在國民黨之上,並盛傳梁啟超將在國會大勝後與袁世凱合作,由梁啟超組閣,成為第一個穩定的共和內閣。

孫中山深感大勢已去。決心大選後 武裝暴動,推翻中華民國的第一次民選共和政權。這就是國民黨自稱的「二次革命」,但是當時被社會輿論認為是國民黨選輸後的奪權叛國之舉,社會人心渴望由素有清譽的梁啟超組閣,進步黨身為國會多數必可制衡擁有兵權的袁世凱,以穩定共和之始。

當時原本就反對革命的「君主立憲派」也認為由他們的領袖梁啟超組成共和後第一任實權內閣,也不比立新君而立憲差。於是梁啟超,孚有人望'民心的新內閣是有希望成為安定政局的主要力量。

就在國民黨準備全面叛棄共和,毀壞憲法之前,各界通電不斷,希望國民黨莫以一黨之私,再起戰禍。上海總商會通電全國,要求和平,如國民黨先起兵,就是與人民為敵。蘇浙士紳與國民黨中非孫一派的名士如汪精衛、蔡元培等都四處奔走調停。「進步黨」的領袖梁啟超更發表文章表示「共和秩序一破、定招列強瓜分、有政府終勝無政府,暴民政治之宣,甚於洪水猛獸」,希望國民黨三思。

但是此時孫中山已經失去權力與民間聲望,而想以國會控制共和,又選不贏梁啟超的「進步黨」,因為國民黨在共和肇建後種種不得人心的行為,更讓社會輿論深感失望,最後孫中山什麼都聽不進去了,決心全面武裝叛亂。

 
但是人民不是傻子,國民黨輸了大選,武裝叛亂以圖一黨之私的行為,還是被棄 ,各界紛紛發電指責國民黨為人民公敵,孫中山自言的「二次革命」草草結束,慘敗收場,孫中山出逃,東渡日本。

而國民黨中許多非興中會系統的人也普遍不認同孫中山的作法,選擇脫離國民黨,留在中國繼續為共和努力。而與孫中山東渡日本的黃興等人,也對孫中山心灰意冷,不願再加入孫中山所組成的「中華革命黨」,另組「歐戰研究會」,與孫中山斷決往來。

已經窮圖末路的孫中山亦發瘋狂,新組成的「中華革命黨」黨旨,竟然是效忠孫中山一人,並主張再革命取得政權後,只有已加入「中華革命黨」的「首義公民」能被選為公職,有被選舉權。完全背離共和原理。因此更多人離開孫中山,最後所剩之人不到當年千分之一。


就在此時,正在起步的亞洲第一共和國「中華民國」看似已經擺脫了國民黨的束縛,但是一九一九年「共產國際」在蘇俄成立………………… ..


歷史就是不斷重演。 國民黨大選敗給「進步黨」,最後武裝叛亂,走投無路下,引入共產國 際的勢力。 今天呢? 國民黨大選敗給「民主進步黨」,最後想要武裝叛亂,煽動人民上街,但是無奈台灣軍隊國家化而失敗。最後連戰也想到引入共產黨的勢力。 所以說歷史相似的令人驚訝,老天爺懶的連名字都不想改,多加個「民主」兩字而已。

**

1913年9月27日孫中山組建中華革命黨
1913年9月27日,孫中山親手擬定中華革命黨入黨誓約,以「發起重新黨幟」。規定:凡欲加入中華革命黨者,無論其在黨的歷史及資格如何深久,皆須重寫誓約,加按指模,以示堅決。這天,王統、黃元秀、朱卓文、陸惠生、馬素首立誓約,成為中華革命党第一批黨員。誓約全文如下:
  立誓人某某,為救中國危亡,拯生民痛苦,願犧牲一己之生命、自由、權利,附從孫先生,再舉革命,務達民權民生兩主義,並創制五權憲法,使政治修明,民生樂利,借國基於鞏固,維世界之和平,特誠謹矢誓如左:
  一、實行宗旨;二、服從命令;三、盡忠職務;四、嚴守秘密:五、誓共生死。從茲永守此約,至死不渝。如有二心,甘受極刑。
  中華民國省縣﹝捺指模)
  中華民國年月日
  孫中山指出,「附從孫先生」及每人加按指模,本意想借此加強黨的集中統一,純潔黨的組織。他說:「立誓約,訂新章,一切皆有鑒於前車,而統一事權、服從命令為主要。」中華革命黨的這種幫會色彩,使許多人難以接受。一些老同盟會員指出,以黨魁統一事權,近於專制。


□ 〔資料來源:年糕料理館〕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cang3609&aid=1480281

 回應文章

tc3609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welly 發表於: 2008/07/28 11:51 孫文的strategy就是休了盧慕貞, 娶了宋二小姐。
2008/08/01 16:09

革命的條件.....革命的任務是什麼.....

題外話:  革命份子的真心假意還是巧合...

不知到去過澳門的朋友,參觀過孫文,在澳門的故居?其奢華的程度有如現在的豪宅...。

無意間聽到參觀者對話


甲: 為什麼孫文又逃亡又搞革命, 都可以住得那麼富貴?

乙: 搞革命除了要有激情外, 也要有錢。

甲: 那孫文當年搞革命的budget有多少?

乙: Budget多少不清楚, 不過strategy就是休了盧慕貞, 娶了宋二小姐。

(註: 孫文的元配夫人盧慕貞, 就是在這屋子裡過世的。)

甲:孫文是近代最成功的籌款者. 興中會入會費每人五個銀元. 另特設銀會集資,每股十元,認一股至萬股不等. 革命成功後, 每股可回收本利百元. 就此,他共籌得1.3萬元. 另辛亥革命前後十次起義, 各方捐款約有62萬港元左右....不知股本利息還了沒....?
哈、哈、哈大笑三聲....

乙:62萬港元在當時可真不少! 中國人有時也可以很齊心的...!?

甲:. 但說到Strategy...最後還是自己人打自己人LOR...


摸 象 或 (不?) 著 木目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知真假 ?
2007/12/28 01:13
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
懇請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