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08/29 21:27:21瀏覽450|回應0|推薦3 | |
一個身處亂世的戲班子,一班幾乎是找不著爹娘的成員,一件件受託尋人、護送、託孤的買賣,這就是慶餘班。 慶餘班的由來早已不可考,最早的創團班主是誰也沒人知道,班裡頭連本像樣的、完整的戲曲冊子也沒有,更甭說是戲班歷史這樣的記事本子。大家每天莫不趕早睡晚、南奔北跑地掙錢,口袋實了,心也才能安定,因此早沒人去在乎慶餘班打那兒來了,眼下填飽肚皮才是重點哪! 都說了戲班裡頭沒個完整的戲曲冊子,就算有了也沒幾個人識得了大字,這班人成天練功唱戲,那有可能進學堂習字,那戲台上生、旦、淨、末、丑各式行當的台詞又該如 跟著慶餘班走的男子、老叟的兒子,名喚黃耀祖,想必是老父親期望他能光耀祖先的想法吧!耀祖果然是一介書生的氣象,他一路上總是卷不離身地把握每時每刻唸書,路面顛簸、馬車也跟著上下搖晃,但是絲毫不影響他唸書的心情和定力,這舉動看得其他人是既疑惑又羨慕,他們心裡想著:那幾本爛冊子有什麼好東西,可以讓他看得目不轉睛,但等到耀祖一字一句解釋著書本中的內容時,大家便投以豔羨的眼神,他們大多是沒有上過學堂的苦孩子,每天練功唱戲,不要說大字不識一個,大字也全不認識他們,而浩瀚中國字當中他們大概只認得自己的名字了吧!但是書本中一個個陌生的符號由耀祖口中講出來的卻是一段段生動又有義理的詞句,他們就覺得是莫大的感動。 因為知道耀祖識字又滿腹學問,這些孩子閒時便圍繞在他身邊問東問西,耀祖倒也喜歡與他們分享書籍中的內容,這情形倒讓張班主有些擔心了。 一日飯後,張班主看到幾個孩子又圍繞在耀祖身旁聽故事了,他便走過去想聽聽他們在談些什麼內容。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意思是刻意把話講得很好聽、裝出討人喜歡的臉色,那樣的人很少有仁心的。」 耀祖指出書本上寫的那段話,並且詳細地解說給一班孩子們聽,其中有念祖、承恩和如善,至於年紀大一些的李平、允文和靖宇全在外頭練功,大概是年紀較大羞於學習,也或許是耀祖已經被團團圍住了,想聽也站不下,不如將機會讓給小師弟他們吧! 不過張班主實在不希望耀祖花太多時間在教導其他小孩身上,畢竟他身上有著老父親對他的殷殷期盼。 「念祖、承恩、如善,你們全去練功去,不要礙著耀祖唸書了。」 幾個小孩才正學到興頭上,被師父這麼一打斷,大家全都心不甘情不願地往外頭走去,慶餘班裡就是張班主說了算,從來沒人敢頂撞半句,因此他們只得由書本的學習再回到拳腳和戲曲上了。 「張班主,您多慮了,其實我相當樂意教大家唸書的,我教他們的時候就是在溫書,他們一點也沒有打擾到我啊!」 耀祖趕忙為大家說項,但偏偏張班主就是堅持著。 「你還是專心唸你的書吧!這些孩子沒書念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你想把他們教會更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事,真要把他們教會的話,你的考試都耽誤了,顧好你自己吧!日後若是你有能力照顧我們這種無依無靠的人,那時你再使力吧!」 張班主的話讓耀祖聽得是無法反駁,確實,他眼前當務之急是通過考試,張班主說得也沒錯,以他目前微薄之力是幫不了多少人的,若是日後通過科舉、得個一官半職,那他能幫忙的人就多了。 入夜了,庭院內是耀組就著月光展卷苦讀,庭院外是慶餘班的孩子們繼續著每天的功課,練唱著一句又一句只記音不知義的詞曲,曲調幽幽地傳到耀祖的耳裡,他心想,若是這些優美的詞曲可以被記錄下來、也被唱戲的人所了解,那會不會是更好的一件事呢! 看著手中的經典,耀祖知道這世界上還有許多事情不是四書五經可以教他的。 |
|
( 創作|連載小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