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涅槃得心源˙有禪才藝術
2006/03/19 12:51:45瀏覽1682|回應0|推薦17

一張繪畫不外是透過形狀與色彩的語言來表達出來某種情境或理念,也即透過形式來傳達無形的精神內涵,以自利利他,自覺覺他。這就是古人所言的「技」與「道」,技是手段,道才是目標。所以個人認為形式可抽象可具象、可現代可古典、可水墨可油彩,但最重要的還是它所表現出來的精神內涵是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回想有陣日子,自己常常靜坐,心靈較為清靜,感受較為敏銳,一走進畫展會場,看到大部分的畫作總覺得不舒服,少有幾張看起來是賞心悅目的。後來發現,原來畫是一個人人品與心性的顯現。當一個人的心有所染著不清淨時,他的畫作自然充滿「濁氣」,令人看了不舒服。而有一些畫家一直執著在形式與技法或自我風格的追求與表現上,鑽著某些牛角尖,因此舒展不開來,往往為表現而表現,一直在半路上逛來逛去而迷失了,努力了一輩子卻沒找到真正的繪畫的家。如果有技而無道,頂多也只能成為畫技純熟的能品畫匠罷了!

古人把畫分成能品、逸品、神品、妙品等,個人從佛學的角度來看,則可分為凡夫畫、羅漢解脫畫與利他菩薩畫。

凡夫畫家心靈沒有淨化,帶著種種染慾惡習,不管他技巧多好或以何種形式去表達,總是呈現出個人主觀的情感與煩惱及染污的習氣,其作品讓人感受到的只是他變相的濁氣。此等畫家,藝術可能是一種需求、一種激情、一種發洩。因此往往不耐久看,甚至不堪入目。



更上一層的畫家,他的創作可能是一種修練,其作品往往出自於修練後之「清淨心」,及金剛經「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慾無求」,「無我、無人、無法」,「無所為,隨緣順性而為」,也即鄭板橋的「畫到生時是熟時」,石濤所言的「吾法法無法」。當心沒有任何染執,這時「心無罣礙」,才能「物我一體」,「天人合一」,則俯拾皆是,無入而不自得。心經講「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涅槃」是超越一切束縛,是真品藝術的源頭。試看懷素的「自敘帖」,梁楷的「潑墨仙人」,牧豁、石濤、八大、金農等人的作品,或許就是得力於他們為僧,平日勤於禪坐靜心,臻於涅槃之境有關吧!所謂「中得心源,外師造化」即此。這就是我認為的羅漢解脫畫,此等作品可逸,可神,可妙,可真,若非有清淨之心,涅槃之境,可能難得有此佳作。



最上一層的菩薩則築基於「清淨之心,涅槃之境」,卻又懷有一股悲天憫人的利世情懷,因此所創作出來的作品,「藝以傳道」,可以啟人以真理,引人於覺道,用藝術作品來教化人間,更屬難得可貴。例如畢卡索的大作「格爾尼卡」,因此畫而終止了兩國間的爭戰,挽救了多少人的性命,又如弘一法師出家後的書法作品,句句清淨莊嚴,啟人真諦,感人清涼。還有一些默默無聞的漫畫家、宗教雕刻家與畫師,他們的作品往往在默默的傳達某些情操與真理,或許這才是現今這種亂世所急需吧!



因此有一顆淨化的心靈才能傳「真」達「美」,而具菩薩的胸懷才能導「善」。畫家不但必須具完美之「技」,而更應有覺悟之「道」,畫家不但必須在技法上努力,更應在心性上用功,這也該是自我努力的方向吧!

最後感謝老師這幾天的教導,也謝謝老師贈與大作。在這沒有什麼好東西回饋,附上平日閱讀經書摘錄其中精華所得乙篇「來自覺者的心靈法音」與師分享,並補此文不足。這幾天聽老師對出家人及佛法多所批評(或許 末學錯聽,師意並不如此),個人所見與師有所不同,在此寫出請師不吝指教:

一、 出家人並非不事耕耘,佛陀時代也有位農夫,當佛陀向其托缽化緣時 也如此指責佛陀,佛陀告訴他:「你門農夫是很辛苦的在種田供給人們身體食糧,而我們出家人則在耕耘自己和有緣眾生的心田,供給他們精神食糧,救濟眾生永恆的法身慧命,讓眾生具足正知正見,修心養性,淨化心靈,得到心靈究竟得和平。」不是嗎?

二、民初有位部長到佛寺去,看到寺中老住持對著木刻佛像虔誠的行五體投地之禮,十分鐘、二十分鐘、半個鍾頭過去還在拜,部長終於按奈不住問老和尚:「這個木刻佛像真的有那麼靈嗎?老和尚回答:「不是佛像靈,而是我心靈。」佛法是心法,往內修自己的覺悟心、清淨心、慈悲心,心外求法皆是外道。個人親身體驗,拜佛是一種很好的瑜珈運動,可以調身、調氣、調脈,更可調伏我們貢高我慢之不淨心,徹底的淨化我們的身心,身心淨化後更能「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此中奧妙,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很難為外人道!

三、如果每個人都當畫家,不事其它生產怎麼辦?這個世間不可能每個人都當商人,也不可能每個人都當畫家,更不可能每個人都當和尚尼姑。當畫家必須具有相當的興趣與天份,當和尚更需有一定的善根、慧根與法緣。我師父常常告誡我們:「我們凡夫最怕以其所見非其所不見,因為我們所知所見猶如爪上泥,所未知未見卻如大地土,言論不可不慎!」以上所言如有錯失,還請老師不吝指正,謝謝!

寫玩此文忽然想到一首詩: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妙哉蘇東坡,真人真語!如是!如是!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athata&aid=209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