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0/17 11:41:40瀏覽8223|回應33|推薦263 | |
安平樹屋的前身是英商德記洋行的倉庫,原本廢棄被榕樹氣根盤據纏繞,有如一座鬼屋, 經過巧手規劃整修,現在已成為安平主要景點之一,經常有遊客及學生前往參觀。 「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台南的安平也有三寶,安平古堡當然是個寶,不過我說的三寶是「樹屋、玖公、豆花」,這三樣寶怎會扯在一塊呢? 一八五八年,清廷與列強簽訂天津條約,開放五口通商,鎖國政策被打開,台南的安平港於一八六五年開港,外商紛紛進駐,設立德記、怡記、和記、唻記、東興等洋行,從事進出口貿易。 英商德記洋行原從事糖與樟腦等買賣,在台灣割讓給日本後,這座洋行被「大日本鹽業株式會社」接收,光復後成為台鹽的辦公廳舍與宿舍。其主體建築於一九七九年由台南市府收回整修,做為「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現為台南市定古蹟。 安平樹屋位於德記洋行後方,其最初用途應是德記洋行倉庫,砌牆的磚頭可能來自古熱蘭遮城,日據時代從安順鹽場運來的鹽包,就堆置在此,再從鹽水溪畔的古碼頭運銷海內外。 隨著鹽業的衰敗與安平繁華落盡,這些偌大的倉庫空盪盪,被老榕樹的鬚根盤繞,看起來陰森森有如鬼屋,連當地人都不敢靠近。 後來由樹德科大劉國滄與張瑪龍建築師,以「樹屋」的概念進行整修,掀開已塌陷的屋頂,在榕樹間搭建鋼構天橋,形成開放與半開放空間交錯的地景藝術,參觀者可以遊走其間,有如穿梭於時光隧道。原本平淡無奇的廢棄倉庫,經過改造成為有趣的探險場域,加上一系列安平人文、產業展覽,讓「安平樹屋」之名不脛而走,成為遊客必訪景點之一。 樹屋與德記洋行之間,有座不太顯眼的花園洋行,那就是「朱玖瑩故居」,內部陳列許多朱玖瑩的書法作品,是一座以書法藝術為主題的文物館。 朱玖瑩是湖南省長沙人,自幼長於文史翰墨,後受知於前清翰林及第一任國民政府主席譚延闓,譚於一九二一年出任湘軍總司令,朱任政務委員兼秘書,後來還歷任多項要職。一九五一年朱玖瑩應行政院長陳誠之邀來台,擔任財政部鹽務總局局長兼台灣製鹽總廠總經理,直到七十歲退休,期間長達十七年,對台灣鹽業發展與鹽工福利極有貢獻。 朱玖瑩年輕時,追隨譚延闓鑽研顏真卿書法,盡得「顏體」楷書真傳,他還兼擅北碑、篆隸、行草,並致力於書法藝術推廣,一九八八年獲國家文藝獎「書法教育特別貢獻獎」。朱玖瑩才華洋溢卻毫無架子,讓人如沐春風,台南藝文界均尊稱他為「玖公」。 「玖公」來台後一直住在安平,自號「安平久客」,在一次因緣際會下,我曾到他的宿舍去拜訪,書齋中陳設非常簡樸,桌上的毛筆林林總總,有的都已禿了頭,比較奇怪的是筆筒中有支筆,長得有點像竹掃把,後來才知「玖公」另一個墨號叫「師掃帚齋」,或許是勉勵弟子用心習字,像掃地一樣勤奮吧? 安平有一家很有名的豆花店,和「玖公」有一段很深的淵源。這家豆花店的老闆,原本挑著擔子沿街叫賣,「玖公」喜歡吃他的豆花,看他經濟拮据,有意贈金相助,但被老闆婉拒了,不過他記得這份恩情,每次經過「玖公」家門前,都會端上一碗豆花孝敬「玖公」,兩人成了莫逆之交。 如今這家店中還有「勝友常臨仙味豆,清涼解渴有雙花」、「豆餚傳世久,花育四方人」等對聯,都是「玖公」題贈的墨寶,留下一段佳話。 「玖公」一九九六年五月返回大陸探親,當年 低矮的窄門,有如探索納米亞傳奇的入口。 無孔不入的榕樹根,已悄悄的爬滿地面,似乎還將無盡延伸。 穿透窗櫺,穿梭時空。 細小的鬚根膨大成枝幹,取代了桁條,撐起屋頂的架構。 從空中走廊看得見屋裡,底下的遊客可以仰望天空,眼神交會間趣味無窮。 爬上階梯探險去! 在人屋簷下,記得要低頭啊。 看起來空蕩蕩的樹屋裡,有很多轉折、很多角落,最適合躲貓貓。 樹屋附近是名書法家朱玖瑩的故居,夾在它們中間那座白色拱廊式建築, 就是原英商德記洋行,現已改成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 人稱「玖公」的朱玖瑩先生,經年長袍布履,和顏悅色,廣受府城各界尊敬。 紀念館正門對聯「敢以退休忘國是,且拚餘力作書癡」, 正是「玖公」心境的寫照。 玄關處展示「玖公」的書法作品與揮毫小影。 「玖公」曾在妙心寺開班教授書法,也曾為該寺題寫許多楹聯。 「放生魚鱉逐人來,無主荷花次第開;水枕能令山俯仰,風船能與月徘徊。」 在這首詩之後,「玖公」署名「師掃帚齋主人」。 占滿整幅牆面的「波羅密多心經」,氣勢非常磅礡。 紀念館二樓展示作品。 鄭愁予的詩「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思鄉之苦是否也同樣折磨著「安平久客」的心? 民國四十一年建立的「安順鹽場鹽工新村落成紀念碑」, 署名者是行政院長陳誠,字卻是當時擔任鹽務總局長的「玖公」寫的。 「玖公」書法作品彌足珍貴,圖為延平郡王祠古梅碑記。 「青鷗白鷺是吾友,綠竹高松無俗塵。」 這是我老爸擔任大成國中音樂班主任時「玖公」所贈。 後甲國中大門題字是「玖公」九十七歲的作品, 雖已年老體衰,筆劃間仍有力透紙背的猷勁之感,令人讚嘆。 「玖公」與豆花店主人的一段因緣,至今仍傳為佳話。 |
|
( 在地生活|雲嘉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