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生不要求圓滿,留個缺口讓幸福流給別人。
2024/04/10 05:53:26瀏覽559|回應0|推薦7
人生不要求圓滿,留個缺口讓幸福流給別人。
一對夫婦在海上為一老闆養魚,講好了老闆每月開給這對夫婦五千元的工資,月底發放,伙食自理。
老闆在海上總共養了五百箱魚。這對夫婦上午就划著小船給魚餵食一次,中午就在小船上休息,下午太陽落山時再餵一次,勞動強度不算太大,倒也且輕鬆愜意。
老闆也不經常來視察,只是月初、月中、月底來送送魚飼料,看看魚的成長情況,順便給這對夫婦帶點蔬菜肉食。
轉眼兩年過了,老闆養的這批魚共賣出了四十萬元的高價。
老闆高興之餘,拿出了一萬元獎勵這對夫婦,讓這對夫婦回老家探親一段時間,往來的車旅費由他負責。
老闆的妻子感到難以理喻,明明說好了每月五千元的工資,你每月又是送菜買電話卡的,還搞年終獎勵,報銷車旅費,是不是腦子進水,錢多了花不完了?
老闆微笑著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在一個小山村裏,每到冬天,村民們都會把樹上的柿子摘下來,一個不留。
有一年冬天特別冷,下了很大的雪,幾百隻找不到食物的喜鵲一夜之間都被凍死了。
第二年春天,柿子樹重新吐綠發芽,開花結果了。但就在這時,一種不知名的毛毛蟲突然氾濫成災。柿子剛剛長到指甲大小,就都被毛蟲吃光了。
那年秋天,這些果園沒有收穫到一個柿子。直到這時,人們才想起了那些喜鵲,如果有喜鵲在,就不會發生蟲害了。
從那以後,每年秋天收穫柿子時,人們都會留下一些柿子,做為喜鵲過冬的食物。
留在樹上的柿子吸引了很多喜鵲到這裏度過冬天,喜鵲仿佛也會感恩,春天也不飛走,整天忙著捕捉果樹上的蟲子,從此之後保證了每年柿子的豐收。
“你說留下點柿子餵喜鵲,你說傻不傻?”
妻子聽了,恍然大悟,枝頂留下果實,其實是讓別人也能分享自己的收穫的同時,更好地安心工作,讓員工明白也有他的一份功勞。
在收穫的季節裏,別忘了留一些“柿子”在樹上,這些留下的果實往往就是給自己留下了生機與希望。
當您讀完本篇文章時,你有兩種選擇:
你可以分享將它轉發出去,傳播一些積極的資訊,讓世間多一點愛!
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會它,就像你從未看見一樣,這就叫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傳播正能量,擁有正思維、正能量~路會越走越寬廣!
越小氣的人發不了財!越大方的人也不會變窮。

TRY TO REMEMBER The Brothers Four-Campfire 14
Try to remember the kind of September
When life was slow and oh, so mellow
Try to remember the kind of September
When grass was green and grain was yellow
Try to remember the kind of September
When you were a tender and callow fellow
Try to remember and if you remember
Then follow, follow
Try to remember the kind of September
That no one wept except the willow
Try to remember the time of September
That dreams were kept beside your pillow
Try to remember the kind of September
When love was an ember about to billow
Try to remember and if you remember
Then follow, follow
Deep in December Its nice to remember
Although you know the snow will follow
Deep in December Its nice to remember
The fire of September that made us mellow
Deep in December our hearts should remember
And follow, follow, follow...

"TRY TO REMEMBER試著記住》是一首關於懷舊的歌曲[1],出自音樂喜劇劇幻想曲》(1960)。這是節目中表演的第一首歌,鼓勵觀眾想像稀疏的佈景暗示了什麼。這些詞由美國作詞家湯姆·鐘斯(Tom Jones)創作,而哈威·施密特(Harvey Schmidt)創作了音樂。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angfou&aid=17785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