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古喻今說孤鶩
天才王勃二十幾歲遠赴交趾(今南越)探親,臨死前一年所作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簡稱[滕王閣序].文章裏傳誦的名句很多,就只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引起後世學者疑惑與困擾,據說爭議在於孤鶩不可能[齊飛].一千多年前的文章內的一句竟然引起後世學者的爭議,我覺得這是否跟台灣今日有著異曲同工之況?
文人吟詩寫文除非是對時政有批判性,否則海闊天空靈思四溢,哪能以生物及物理習性去求證釋義?話說回來,這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本就極其可能,我們可以想像一個畫面:在江上的晚霞中,岸邊有一隻落單野鴨受到蛇蟲驚擾突然飛起,這不就是王勃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美得無以復加的景象嗎?若依照那些蛋頭們的說法,孤鶩就必須忍受蟲的騷擾蛇的吞噬?太扯了吧!
古代的詩文我也讀過一些,但大都純欣賞詩文之美.有時看一篇文章或一首詩感動之餘不免想深究其境,可是那得搜尋研究當時作者的時空背景,我不是此道中人,能力顯有未逮也就作罷.但我覺得古詩文的背景看來還比現代單純得多,其所以難以研究會造成眾說紛紜,是因為相隔久遠有關紀載散佚,因此若對此有興趣勢必旁徵博引以為之,有者因而窮經皓首成一家之言.
反觀現代:紙文記載有之;網路刊載更多;電子媒體不虞枯竭的口水足以成水患;個人主義盛行;利字當頭虛名掛帥,無的放矢舉目皆是,能見一篇引用正確有據,沒有錯別已經不易遑論擲地有金石聲了.值此亂世,我想有識者更需廣納百川而沉澱而濾清而收為己用,庶幾不成為牛角內之蟲,也不致於偏頗入岔,從而能發乎中肯言之有物,期能引起共鳴而至眾皆響應則庶幾有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