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教有感
我只享受到六年的[國民義務教育],顧名思義這六年的小學教育跟當兵一樣都是一定要接受的義務.那時代上初中(現在的國中)高中大學競爭非常激烈,而且幾乎是比照古朝的聯考,一次聯考會刷掉好多莘莘學子,但考上了個人家庭都感覺光榮,我聽說在鄉下甚至會放鞭炮拜神謝祖,那才真正叫做精英教育,我輩中人我認識的就有出人頭地的,當然多數謹守於[社會中堅]分際.
現代即將提升為十二年國民教育的九年國教,其所衍生的所謂的資優生,大多數是家庭經濟負擔得起額外花費,會往私校跑或擠所謂[明星學校]不意外.但是對於經濟不寬裕的資優生,我相信憑著他們的毅力一樣可以闖出一片天,除非他們不想.然而不是資優生並不可恥,只要肯放下身段(其實家長和官員都一樣)務實面對,有朝一日必可如願.可恥的是忽略自己生存競爭的天性,反正處處伸手很少不給,不給或給不夠就吵,甚至利用[推給你拖]或[非死不可]起鬨要脅,抱洋人的大腿:[會吵的孩子有糖吃]?我認為這好比沒有經過淬煉的鐵無法成為鋼,這樣的心智永遠長不大,也永遠失去競爭力,更可怕的是會造成社會的負擔.我不知跟著孩子起鬨的家長和一些不甘寂寞的所謂學者專家,甚至連搖筆桿的無視於年輕人錯用成語錯字連篇也跟著起鬨,他們只是不甘寂寞或另有所圖?這個答案我看只會在臨終時看見基督或佛陀才會揭曉.
記得小時候只聽說[升學班]與[放牛班],那是繳得出學雜費和繳不出的貧窮家的區分,但感覺並不像現在的紛紛擾擾.從前家長只是鼓勵孩子:[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行行出狀元],現代雖然也不免如此說法,但更多的是[面子]的成分在作祟,至於畢了業如何那是另外一個階段的事了,了不起重拾舊做法或升級成么喝一群人抗爭.現代的資優與非資優之爭,好像等級提高了紛爭也多了.但這樣的二分法是誰造成的?不是官員,不是政府,最大原因來自家長們.他們為著爭[輸人不輸陣]的一口氣,卻總是舉著[為後代教育]這一面大纛來掩護,從而將此思想灌輸給孩子,其實孩子並不想如此的爭,他們只希望好好的,自己有目標的學習.
我家孩子從來不補習,頂多參加學校的課業輔導(不參加好像也不行),他們並非高智商當然也都不是所謂資優生,只是相信[勤能補拙,儉養廉]的祖傳家訓,但也很幸運的上了國立大學ˋ研究所,可是現在僅僅只是所謂[社會中堅]分子.我常想他們都不是出色的資優生,當然也沒機會接受進一步的所謂[菁英教育],可是沒有這一大群社會中堅份子國家肯定不行,但沒有資優生我相信沒差多少,頂多老師們沒有[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的快感,校長們和家長們比較沒有[面子],如此而已.
蛋頭們所謂[菁英教育]我不懂,但可以合理想像的是[資優生]從此而來.我也不知有多少資優生日後成為菁英教育培植出來的頂尖人才,更難以想像[菁英]們日後對國家能有多少貢獻?我看到的倒是不少[菁英]成為沽名釣譽營私牟利的頂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