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2/04 22:48:18瀏覽195|回應0|推薦1 | |
也是汙染.... 林中斌(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 我首次受到環保教育震撼是出國後第五年。 春天到了,我在魁北克鄉下石棉礦公司的同事法郎哥說:「走!中斌,我帶你去山裡釣鱒魚! 」他是義大利移民,舉止滑稽逗笑。 我們攀岩穿林沿溪谷而上。中午,休息用餐。我不經意的把包三明治的塑膠紙扔到急流裡。 「汙染!汙染!」法郎哥叫起來。 他雖然不願傷我尊嚴,而戲謔式的誇張演出,但我仍然羞愧不已。 這項錯誤,我至今不再犯。 我第二次環保震撼是出國後第廿年。 凱文是我在華府修博士的同學,理性而多聞。 有一次我們在馬里蘭州登山休息時,我把橘子皮丟到湖裡。 凱文很客氣的說:「那是汙染。」 「橘子皮不是會分解融入自然嗎?」(Isn't it bio-degradable?) 「是,但花的時間很長。 在那之前,它破壞自然景觀(unsightly),而會引起別人丟保麗龍的衝動。 香蕉皮、西瓜皮其實都不該亂丟。」 當時情景至今難忘。 心想,如果不是孔子所說「友直、友諒、友多聞」, 配合機會教育,我可能終生都在野外扔橘皮。 第三次環保震撼是出國後第廿五年。 那時,我已是喬治城大學講座教授。 一天,學生手拿可樂罐子來我辦公室討論作業。 她走前,我說:「你可以把空罐字丟在我的廢紙簍裡。」 「不,教授,我要帶到樓下垃圾分類箱去。 」 教授不能連學生都不如!我從此之後也垃圾分類。 數年前,在美國國家公園看到一項公告,印證了凱文所說。 「自然分解所需要的時間: 報紙:二至六周; 水果蔬菜:二至六周; 塗蠟牛奶紙罐:三月; 棉線:三至十四月; 三夾板:一至三年; 香菸頭:一至五年; 保麗龍杯:五十年; 鋁罐:八十至兩百年; 尿布:四百五十年; 塑膠飲料瓶:四百五十年; 釣魚線:六百年; 玻璃瓶:永遠」 (可上google Biodegradable Time Line查詢) 之後, 又看到另項公告: 「敬告遊客,大小解請離步道 五公尺 以外,溪水或湖水卅公尺以外。」 歐美國家,自然環境盡量保持原始風貌,實有賴於長期國民的教育。他們都市環境的保護,政府的決心是關鍵。 前幾年出訪瑞士,到日內瓦湖。 只見周遭別墅林立,但是湖水不受人口聚集影響,依然清澈見底。 潔白的天鵝悠然逐碧波於湖面,幾乎是仙境。 很難想像: 一九六○年代,湖水渾濁,不能游泳; 一九八○年代,湖中魚類幾乎因汙染而絕滅。 瑞士政府於 一九六二年痛下決心清理日內瓦湖,歷經數十年才有今日的成就。 後來得知,英國泰晤士河在十九世紀又臭又毒,今天是世界上大都會最清潔的河水之一。 而其整治也由一九六○年代開始。 十五年前回國定居,看到的是: 山林中人跡到那裡,橘子皮、保麗龍也隨之而至; 步道上常見大小解的紀念品。 都市中,菸蒂肆意丟棄; 母親理所當然的把持幼兒在街邊下水道孔排泄…。 我不禁嘆息,也開始深思。 如果我不是因為有幸出國、遇善友、教良生,今天不也一樣到處汙染而不自覺嗎? 還好,國內默默耕耘的大有人在。 社會已經向前移動。 這幾年來,不少國際人士對我說: 「台灣,比我十多年前來時,環境大為改善。」 「何以見得?」 「空氣清潔了,街道乾淨了,計程車整齊了。」 在潛移默化中進步的台灣社會,更值得我們推它一把。 國民教育與政府決心兩者都重要,而前者更重要。 青年願學習,有理想。 他們不僅可塑造未來,也可改變過去,就像學生改變我一樣。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