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政改系列之(三) 鄧小平的懸念 一部分人富起來後怎麼辦?
2010/11/18 19:14:15瀏覽380|回應0|推薦2

國政改系列之(三)

鄧小平的懸念 一部分人富起來後怎麼辦?

 中國共產黨過去30年的路線難以為繼而必須政改,為的不是黨員,也不是城市居民,而是為了占90%人口的農民戶口百姓。當年鄧小平智慧地只說了前半段話「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後半段的「一部分人富起來之後怎麼辦」留給了後代領導人。
 讓部分人先富的動力
 「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策略能夠成功,本質上是基於兩股動力:有辦法的10%人口看到了主動獲取利益的出路;沒辦法的90%人口看到了被動沾光的希望。見到出路者領頭突破,見到希望者服從追隨,局面就形成了。然而,今天這局就要破了,因為那10%先富起來的人群已經形成了既得利益的壁壘,那90%的人看不到長期希望了。
 一個真實而長效的政改必須秉持兩個不可打折扣的前提:其一,必須讓那90%的人再度看到長期希望;其二,這希望不能來自政府的補貼行為,而必須基於自身可掌握的權利。政改者必須認清一個現實:經過了30年,占90%人口的農民以及農民工,已經不再願意將自己及下一代的幸福交給那10%的人支配了;莫說中央政府的政策搖擺不定,即使在中央強力補貼下,地方政府的層層盤剝也會杜絕長期希望。
 今天積極爭取政治權利的,是那些已經屬於既得利益圈子的人;他們需要更多的政治權利來鞏固、發展他們的遠大出路。下一步政改存在著一個真實的風險,那就是10%的人根據各自的理念、利益,形成一種「求同存異」的經改方向;總體權力在10%的人之間分配的更均衡了,經濟總量上去了,但90%的人依然無能自主改善自己的幸福。
 如何才能使90%的人看到長期希望?結論似乎只有一個,那就是農民土地所有權的釋放。唯有土地所有權,才有足夠的能量回答「鄧小平的懸念」:一部分人富起來後怎麼辦?
 釋放農民土地所有權
 其實那10%的人並非不知道這個結論,他們自己就是所有權釋放的得利者。但除了極少數人,他們大部分都回避農民土地所有權的問題。原因有二,一是他們把農民土地看成自己下一步「大出路」的資源,把農民工看成是「人口紅利」;另一就是根本上不信任農民能夠處理好自己的土地所有權。
 近來有學者討論如何間接的使農民得到土地經濟利益的辦法;例如,將土地利益作為轉化農民搬遷為城市居民的成本費用。這種思路當前走紅,但是它存在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土地的全部利益還是交給政府分配,而政府分配這件事正是造成當前困境的原因。用現有的政治體制力量促使農民變成城市居民,後果只會是肥了那10%的人,以及大量的農民流離失所。
 釋放土地所有權直接給農民,其實有許多法律及金融的辦法;不往直接釋放的方向去思考,其實是因為攔路虎太多。坦率地講,這些攔路虎就是各級官員,尤其是今天足以對農民土地上下其手的村委書記一級。
 政改,如果其中缺少了農民土地所有權的要素,如果改變不了地方基層官員的行為,恐怕將淪為10%的人的政改。那將來可能要出大事!(系列完)
 (作者為戰略顧問公司負責人,2020bluesea@gmail.com)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aiwanese38&aid=4612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