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8神遊臺北城佛具產業文化節】/龍山寺→啟天宮→清代舊街→青草巷→剝皮寮歷史街區的輕旅行
2018/10/27 03:00:50瀏覽2319|回應0|推薦11

由台北市佛具商業同業公會主辦的「2018神遊臺北城佛具產業文化節」在10月25日正式起跑!「2018神遊臺北城佛具產業文化節」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鼓勵年輕人多多了解拜拜的重要性,讓敬神、祭祖文化得以傳承,而且現在拜拜已經不需複雜的儀式,已經開始走「簡單」路線,值得年輕人來參與

台北市佛具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張振華也大方分享敬神、祭祖注意事項,傳承拜拜文化。

去年大獲好評的文史導覽及傳統技藝體驗DIY活動,今年度擴大舉辦,邀請大家一起感受艋舺的歷史文化,體會佛具傳統藝師出神入化的技藝開幕時請到國寶級大師李子旺、黃炳輝唸咒文、燒金紙為財神舉行開斧儀式。

最特別的是,如今佛具不僅可以用來拜拜,還搖身變為設計感十足的宗教技藝創作品,如義薄雲天之關聖帝君、檜木柳葉觀世音菩薩、勾財天女……等。不僅帶動年輕人和觀光客前來採買文青風佛具,還有人會將未開光的Q版佛像、充滿設計感的佛具,放在辦公室、家中或是房間當成擺飾品。

現場並帶大家以簡單手作雕刻文昌筆、蓮花寶與「年年有餘」體驗佛具工藝的精妙之處,一起見證佛具產業的革新。

《2018神遊臺北城 佛具產業文化節》的相關活動,大家可以點閱這裡的網站,活動有《文史導覽》和《傳統技藝體驗 DIY》,所有的活動都是免費的,而且每次的活動都是秒殺!有興趣的朋友們要趕緊報名哦!https://www.facebook.com/神遊台北城-佛具百年經典產業文化節-205684906635320/ 

這次神遊臺北城輕旅行的文史導覽活動路線如下:龍山寺→啟天宮→清代舊街(西園路佛具街)_百年老店龍山佛具解說→青草巷→剝皮寮歷史街區,導覽講師是台灣省城隍廟學術講座主持人、專業文史研究員-葉倫會老師,在葉老師的風趣解說下,所有的歷史彷彿又活了起來。

香火最旺的龍山寺,龍山寺主祀的神明為觀世音菩薩,其他祀奉神明包含佛、道、儒三個宗教的重要神祇,共有神祇百餘尊,7個香爐,廟體建築則為傳統的3進四合院傳統宮殿型式,由前殿、正殿、後殿及左右護龍構成,廟體建築屋簷的交界之處,不用一釘一鐵,極為特殊。

啟天宮離華西街觀光夜市距離大約200公尺,路標都很清楚,不用怕迷路,所以來到這兒,沿路都有美味的小吃,可以悠閒的邊吃邊逛哦!

啟天宮又名「料館天后宮」、「料館媽祖廟」;位於台灣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為一所天后宮。今為台北市萬華區(艋舺)之傳統廟宇建築。該廟宇興建於清朝同治年間道光廿一年(西元1842年),相傳有一艘載運杉木的紅色帆船到臺北艋舺的料館,卸貨之後,欲返回福建。誰知出發之後,船居然自動回航,水手們數次設法依然無法開動,深感驚奇,擲杯請示船上奉祀的湄洲天后宮媽祖神諭,原來是媽祖想要留在艋舺。於是清代木材商人、艋舺三大富「第二好黃祿嫂」之夫婿黃祿(俗稱黃阿祿舍)將媽祖迎至家中供奉,結果黃家的生意自此蒸蒸日上,得以興建新居(今黃氏宗祠),並捐出舊居當作「料館天后行宮」,提供給附近民眾共同祭祀,從此艋舺居民稱此媽祖為料館媽祖,又稱為「紅船媽祖」、「帆船媽祖」。

啟天宮門口掛滿了來祈福的信眾....

艋舺地藏庵,俗稱「艋舺地藏王廟」,主祀地藏王,屬於臺灣三級古蹟,廟位於臺北市萬華區西昌街,建於清乾隆25年(西元1760年),並於道光18年(西元1838年)重修,原為民間私有財產,日據時代為了免於收歸被官有,乃將管理權移轉龍山寺。 地藏王廟坐東朝西,迄今仍保持清代中葉單殿式寺廟建築之風格,建築結構簡潔,雕飾樸拙。為面寬三開間的單殿建築,屋頂採用燕尾脊及人字山牆,入口為捲棚式步口簷廊,柱礎為圓形,殿內大木結構採用二鼉柁三瓜的抬樑式棟架,在大柁間橫有燈樑,以便懸掛燈籠。 地藏庵內除了主祀地藏王菩薩外,其旁左配祀北極大帝、右奉府城隍爺、田都元帥,於左右兩側配祀范、謝兩將軍。府城隍廟原位於臺北城內,日據時期被毀,府城隍爺遷奉於本寺;田都元帥原供奉於西園路紫來宮內,後來宮廟被毀,也改奉於此。而每年農曆7月30日地藏王菩薩生日,必定舉辦大型普渡慶典儀式。

龍山寺旁的西園路一段是著名的佛具街,約有20多家店專售佛像及佛具,幾家刺繡莊穿插其間。每家店所展示的佛像及佛具,皆屬於宗教工藝,其中,「龍山佛具」自1895年經營至今已有百年。

百年老店「龍山佛具」老板還特地拿出他的珍藏品,用棕葉一層層做出來的「八仙過海」,這實在是讓我們大開眼界,每一尊佛像拿在手上都是如此輕巧,如此細膩!

龍山寺旁的「青草巷」則是四、五十年前因為台灣光復後由於都市規劃改建之故,周圍許多青草藥店家開始集中到這裡,逐漸形成青草藥街而聞名。這裡的青草藥來源,以台灣本地出產的為主,其中台灣北部所產的新鮮藥草佔大部份,從南部來的鮮品也有,經過乾燥處理的也不少;在炎熱夏天裡煎煮飲用的青草茶、苦茶(退火清涼之用)的青草藥,或在冬天燉補去寒的配方,都可以在這裡買到新鮮又好的材料。

來到聞名的青草巷不來杯青草茶怎麼行呢! 

離青草巷不遠的地方就是「剝皮寮歷史街區」(今康定路173巷);為臺北市今日碩果僅存的清代街道之一,臺北市政府於2010年3月29日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剝皮寮歷史街區長約數百公尺的街道,從昭和16年(1941年)日治時期政府依都市計畫被劃入臺北市老松國民學校的學校預定地,無法增建改建,因此混合著閩南式及西洋式的獨特建築意外被完整保留。現在剝皮寮被規劃為藝文特區;東西兩側分隸屬於不同單位,發展策略亦頗異,東側主要以鄉土教育與戶外教學,西側則以文藝展覽與協助影視拍攝為多。

剝皮寮歷史街區裡,有一棟建築是「呂阿昌醫生宅」(艋舺名醫) ,1915年從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後,在新莊開業,並進入杜聰明的藥理學研究室進行鴉片研究,之後將醫院遷回艋舺,於此地開設懷安醫院,專長為內科及小兒科,現在改建為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呂阿昌醫生的銅象

「呂阿昌醫生」生平與當時醫療器具介紹

牆上掛了兩個古早的包裝~ 這個完全沒見過!

活潑生動的互動式教材

「2018神遊臺北城佛具產業文化節」是一個有文化傳承和教育意義的活動,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來一場免費又好玩的輕旅行哦!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aipeitravel&aid=118693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