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用價值曲線估票:馬吳50萬票領先有依據(2012.01.13)
2012/01/13 10:20:53瀏覽29695|回應77|推薦46

  嗯,很多人十分焦慮。我仔細到中南部看了選情,也和相關陣營人士談過,還以自己所學,用價值曲線做了一個表格,手工做的,顯示我的誠意和用功(哈!)。

  從價值曲線圖上看,該投票給誰,極端明確。

  有人問,2008年狂贏221萬票的馬英九,此次選戰,已經絕不可能再次重現了嗎?

  也有綠營人士說,2004年阿扁在南部的大勝局面,將要呈現在2012年蔡英文的反攻之上。一來一往,這也是民進黨人指出將要獲勝,領先票數為十萬票的原因。

  2004年有兩顆子彈;2008有貪腐扁珍家族,環境不同,無法類比。我的推算:

2004年扁領先30000票左右,但是當年廢票300000張,加減算,連宋配本可贏得270000票。

2008年馬大勝了2210000票。以連宋本應領先的04年270000票為基準,馬蕭增加了1940000票。時隔4年,又是腹背受敵的執政者,馬吳風光不再也不會差到那裡去,我依照不少行內人士的評估,以1940000為準除以2 ,一半好了,馬吳領先蔡蘇的票數,最保守,為970000票。

當然,別忘了宋楚瑜因素。以目前情況看,宋若是維持民調封關日的態勢,可以攻下600000票。加加減減,給他500000票好了。馬吳,至少有五十萬票上下的獲勝數字。

真巧,藍營也是這樣估票。

再聲明一次,這是謹慎的推算。

價值曲線會說話,請大家告訴大家;其中,藍色為馬吳配;綠色為蔡蘇配。

縱座標是相對水平.

橫座標:自左至右:治國團隊;兩岸關係;公平正義(稅負所得均衡);經濟民生(房價,物價及歐債危機處理能力);清廉;司法獨立及教育福利.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aipeicoco&aid=6028659

 回應文章 頁/共 8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zwillyc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撥雲見日
2012/01/15 16:05
Ole, Ole, Ole! 臺灣萬歲!

木旁....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心底有數
2012/01/15 13:09
其實會不會當選,在選前一個月前兩個候選人大概就心底有數了,除非有一些重大變數應該不會改變,尤其蔡陣營一路大都採取負面選舉方式,比較不容易獲得中間選民的認同。

SALLY_HB_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王雪紅那麼她先前所擔心是甚麼?
2012/01/15 12:30

王雪紅那麼她先前所擔心是甚麼?
王雪紅在選舉前的誠心呼籲, 他挺一個九二共識, 支持和平、清廉政府, 那麼她先前所擔心是甚麼?
在臺灣總統選舉前, 台灣女首富,出來高聲急呼, 他挺一個九二共識, 支持和平、清廉政府,
他的說話,很誠懇, 讓人信服,
這位正港的台灣人,加州理工學院畢業生, 也是白手 起家的企業家 , 他平時極其低調,
他挺一個九二共識, 支持和平、清廉政府 , 讓企業永續經營, 企業創造就業 ,
而大企業維繫著幾萬個家庭的生活,
那麼他先前所擔心是甚麼? 想來分析一下 ,
* 他所挺的 是政策, 並不是某個政客,並不是某個政黨, 而是挺 和平、清廉的政策,是一個進步,開發國家,的基本要見,
如果,住過歐美法治國家的人, 剛開始時 , 會覺得他們的公共法律,執行的很徹底,
也感受到歐美政府的透明化, 政府是個法治運作機構, 若沒有法律根據, 政治力,不可甘擾介入民間的商業運作, 若沒有法律根據 , 政府不能以政治掛帥,介入民間的商業事務, 政府沒有特權, 也不能爛用特權,
舉例,說明公共法律執行的很徹底, 如果在美國,自家後院要建一個遮蔭涼台, 一定要向市政府申請,許可 ,(permit) ,否則違法, 建商也要許可, (permit才能興建 , 這是件小事 , 是從頭到尾都有法治, 這才是法治進步,開發國家的表現,
在陳水扁當總統八年, 大財團,每年要進貢錢和禮物到陳家,(猶如滿清時代), 陳的政府勒索許多財團,
陳的政府用特權 , 陳的政府力也介入民間的商業運作, 許多的弊案和吞併 , 以人治代替法治,
王雪紅說的清廉政府, 才能企業永續經營,
王雪紅,很小就到歐美讀書, 後來工作, 他是一個頭腦清楚 , 有世界觀 ,眼界寬闊的人,
能夠站在高度上,(台灣以外的視線),來看問題, 必須站在高處, 才能看的遠,
很可悲, 在臺灣很多玩政治的人, 都是目光如豆, 井底之蛙 , 眼中只有自己的政治算計,
完全無視在臺灣之外, 還有別的世界, 王雪紅,一個創造世界品牌的人,
作生意,全世界走透透, 對全球的經濟,金融環境,看的何等清楚,
現在歐美的經濟危機,何等險竣, 民進黨所不願意承認,也得承認的事實,就是中國大陸的經濟掘起 ,
它的經濟必要左右世界, 有可能它會成為經濟強權,(main player), 在亞洲,我們台灣與大陸的經濟,互動 , 是必 然的,也是互惠的,
民進黨的政客,擅長用政治語言, 飄緲, 虛偽 , 不實 ,詭辯, 的語言,
他們這些主修法律系,政治系,的政客, 一直用虛幻的言語,欺騙大家, 蔡英文的政策,
怎樣也不說清,他的政策意圖, 小至經營公司企業,大至經營國家,都需要,腳踏實地的計劃(proposal),
(不是虛幻的言語), 也需要治國人才, 而不是耍嘴皮的人, 要做事的人, 而不是知法犯法之人,
蔡英文說要選上再說的政策, (這算甚麼政策 ???),
王雪紅,是一個做決策的老板, 老板要懂得用人, 閱人甚多, 他聽見蔡英文,這種飄緲的政治語言,毫無計劃章法可言, 你覺得一個有見識,腳踏實地,白手起家,的人,會信蔡英文的政策嗎 ?
王雪紅,是加州理工學院cal tech名校畢業, 我們學理工的, 講就準確真相(precisely) ,準確,是很重要,
還有,就是國家總統四年一換 ,可是國家已經簽署的合約, 不能因為換了總統 , 就把以前的合約給廢了 , 一個政府與外國所簽署的合約 ,不能朝令夕改, 九二共識, 或過去核四興建,(陳水扁時期, 所停止,),都是國家與外國的合約, 怎能說廢就廢?? 就像一個公司, 換了經理, 卻不能把以前跟客戶的合約給廢止了吧,,
如果你問說,2012年的總統大選是一場甚麼的對決?我必須說這是一場有教養,跟沒教養的人格,對決。李遠哲,從來沒有為了他大力推薦陳水扁而道過歉,也沒為了教改,改得一蹋糊塗而道歉,這根本就是教養問題,什麼樣的家庭會培養出一個沒有教養的人?做錯事了,要道歉,是我們自小就被要求的教養;做人要誠實、要利他,是我們自懂事以來,就被爸爸媽媽教導的原則。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可悲
2012/01/15 12:28
當聽到宋楚瑜要繼續領導親民黨,真的快昏倒!親民黨的支持者真是善良呀!

蔻蔻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致敬
2012/01/15 12:08
向智慧的台灣選民致敬!

andylyn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You Win"兄
2012/01/15 01:18
看起來
你並不真的了解,關於共產黨<官方與民間>深層的"人格"特質!

如果你講得有道理,講得在理
兩岸之間,絕對有合理安排對談---"平等政經架構"的空間!

而不是,只有權謀或實力或恫嚇!
關鍵在於,你拿不拿得出來更高"文化與政經"層次的價值論述!

蔚藍海岸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加油讚啦.........
2012/01/15 00:37

台灣加油讚啦.........YA~~~~~


walt_20092009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預測在誤差範圍內
2012/01/14 23:34

底下是我在開票前的預測,雖有一點落差,但還算準吧?如果菜有690,馬就真的掛點!馬也贏不到80萬票,當然,還是比我預估的多。但老宋是比我估計的低,不到50萬票。所以原本預估馬低空越過,變成「中空」越過。另外,投票率也沒外界推估的八成,只有7成四。希望藍營朋友保持憂患意識,可別太樂觀啊。

原文如下:

我預測菜如果超過690萬,那馬就掛點;菜如果在660以下,馬大概就低空略過。如果馬贏菜100萬,甘願在此版PO文認錯。




HHWU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對總統大選後的評論
2012/01/14 22:53
若把首投族加入,馬大概比2008少了100萬票. 蔡雖比謝的544萬多,但多加入首投族後,大概只增加30萬票. 宋的40萬票先不考慮!

馬所損失的100萬票除了可能跑到宋那邊一些,蔡非常少外,可能就變成不投族... 對馬不滿意卻幾乎沒跑到蔡那邊.

蔡雖然得票多些,但幾乎只有2008謝的基本盤而已,所以沒有能力去吸收新的選民. 若不放棄台獨與同意九二共識,在2016的票數大概就是2012的票數再加一些(首投族)而已,依然不會贏過藍!

宋基本上達到他的目的,親民黨有黨團,所以宋在今天後仍會有其影響力...這是我不樂見的.

總之,馬與國民黨必須從現今起,不要在意那群綠的選民,因為這群人幾乎不會把票投給他. 相反的,對他不滿的反而不出來投票,才是馬要去注意的! 了解這群人為何不出來投,在2016朱立倫出來選時,他的基本盤才會至少在750萬票起跳.

HHWU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我的準確評估
2012/01/14 22:16
民進黨最後得到609萬票,雖很拼卻達到,不過我寫640萬是陳菊生小孩....看起來我的預測功力越來越好了!
頁/共 8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