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1/29 13:23:14瀏覽1045|回應0|推薦0 | |
2017/11/26 焦點事件周世瑀(工人、英國雪菲爾大學政治學博士)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在德國波昂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2017年11月6日至2017年11月17日)日前剛結束。英語商業媒體對氣候變化的議題鮮有詳實報導。相較之下,獨立媒體對氣候變化雖有大篇幅的報導,但關注的焦點仍然侷限於個別國家所面對的氣候議題,而非就資本主義與氣候變化的關係加以討論。 我們現下所面臨的氣候混亂(climate chaos),正是以環境和人命為資本主義的「發展」付代價的結果。資本主義為一政治經濟體系。資本積累和跨國流動始終以國家為根據地。 台灣的民眾和環保團體對國際政治普遍無感。可能難以理解為何探討氣候議題時,必須同時了解資本主義的運作。以下,我們先從德國為例,說明資本主義如何為氣候加溫。 德國繼續燃煤福島核災發生後,梅克爾(Angela Merkel)政府於同年宣布,德國將於2022年關閉所有的核電廠。梅克爾此舉普遍受到各國反核團體的讚揚。但是,不使用核能並不必然表示德國會使用綠能。 國際能源署(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為依照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The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架構所設的國際組織。依據國際能源署在2017年的研究,2015年時德國因燃煤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316.2百萬噸,遠高於英國的89.3百萬噸,更遠高於歐盟28個會員國的平均值36.9百萬噸(參考)。 德國褐煤(Lignite)與無煙煤(hard coal)礦的分佈(圖片來源);與一般煤相較,褐煤生成時間短、濕度高,燃燒時排碳量大,因此有更高的環境爭議。 德國高達40%的電力依賴燃煤,包括會大量釋出溫室氣體的褐煤。德國估計,目前境內可開採的褐煤高達50億噸(參考)。 此外,德國擁有歐洲最大的露天煤礦場(參考)。褐煤是最骯髒的化石燃料之一。資本家對獲利錙銖必較。只要開採褐煤能獲利,當然不會因氣候變化而放棄資本積累。德國近年來雖以再生能源取代核能,但卻並未打算以再生能源取代火力發電。換言之,所費不貲的核工業只是資本主義體系的產業之一。核工業的噩耗,正是化石燃料業的商機。 英國外包燃煤需求有別於德國堅持燃煤發電,英國氣候變化與工業國務大臣(Minister of State for Climate Change and Industry)裴利(Claire Perry)與加拿大環境與氣候變化部長麥克納(Catherine McKenna) 在聯合國氣候峰會共同發起「放棄燃煤聯盟」(Powering Past Coal Alliance),並申言減碳重要性(參考)。 乍看之下,英國與加拿大政府遠比梅克爾政府進步。不過,如果就資本積累的觀點來看,德國、英國、加拿大對氣候問題的立場,不過是五十步與百步之別。 「貿易正義運動」(Trade Justice Movement) 和「運輸與環境」(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兩個團體在2017年11月共同發表的報告指出,現行計算碳排放量的方式係以國家領土為界,然而此一計算忽略資本跨國流動的特性。舉例而言,南非開採煤礦後出口至中國。中國則以燃煤發電,並將產出的消費品出口至英國(參考)。相較於德國,英國製造業所佔整體經濟活動的比重不高,約在10%。如果依照國家領土計算碳排放量,開礦和燃煤的碳排放量根本不會算在英國頭上。但我們必須承認,以廉價的進口品維持英國的消費水平和開發中國家所製造的碳排放量兩者間息息相關。 外人直接投資化石燃料不過,外包僅僅是英國進行「國內減碳」的方法之一。「貿易正義運動」和「運輸與環境」在2017年的報告同時彰顯,英國、荷蘭、法國、挪威、美國、加拿大、南韓等7國在2014年時對化石燃料的外人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金額高達1.007兆美金(參考)。不清楚1兆美金究竟有多大的人,可以參考世界銀行提供的2014年英國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2.999兆美金(參考)。 在前述7個國家中,英國對化石燃料外人直接投資僅次於荷蘭,而英國的「減碳」是建立在剝削開發中國家和以鄰為壑。由於英國「境內」燃煤的碳排放量只有德國的1/3,因此英國方才予人更為重視氣候問題的錯覺。 當然,厲行生產外包並轉移污染和溫室氣體的國家不只有英國。一如已開發國家,南方次帝國的資產階級也深好此道。相信大家對台商的「動物園管理學」或「金磚五國」的生產外包應該不太陌生。 加拿大燃油油砂(oil sands),是砂、黏土礦物、水、瀝青的混合物,可以提煉石油;開採到煉製的過程,會大量耗水,並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圖片來源:Suncor Energy)。 可能有人好奇,加拿大又是如何放棄燃煤的?加拿大的原油蘊藏量為全球第三,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參考)。加國亞伯達省(Alberta)已證實的油砂可採石油高達1,663億桶(參考)。該省目前每日自油砂提煉230萬桶原油。2024年時,將增產至400萬桶原油(參考)。一桶原油相當於42加侖,或158.98729公升。 開採油砂對環境影響至鉅,必須大規模砍伐森林,造成環境退化。而砍伐森林時,樹木便會釋出溫室氣體。再者,有別於傳統原油,油砂並非液體狀態。提煉油砂十分耗水,每提煉1加侖的原油,約為3.785公升,就要消耗5.9加侖的水。提煉油砂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提煉傳統石油高出15%(參考)。 2012年,氣候學者漢森(James Hansen)曾於《紐約時報》撰文表示,如果加拿大執意繼續從油砂提煉石油,氣候問題就會走到盡頭(參考)。一言以蔽之,褐煤之於德國,有如油砂之於加國。加拿大呼籲停用燃煤,並非出於關切氣候變化,而是為了銷售亞伯達省所產的石油。由於資產階級對獲利機關算盡,對氣候混亂當然無計可施。 國際金融體系潑油救火前文說過,資本主義是個政治經濟體系,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資本與氣候的關係。雨林行動網路(Rainforest Action Network,RAN)指陳,美國最大的金融集團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僅在過去3年間已對加國油砂投資30億美金(參考)。 國際環保組織「雨林行動網路」抗議摩根大通對油砂的投資。(圖片來源:RAN) 如果你覺得摩根大通為氣候增溫無非只是個案,你可能不了解資本積累。韓裔美籍公共衛生學者金墉(Jim Yong Kim)在2012年7月就任世界銀行總裁。他曾於2014年的世界經濟論(The World Economic Forum)力陳,各國政府應停止補貼化石燃料,並將高達1.9兆美金的補貼挹注永續發展(參考)。[14] 2015年和2016年他再次公開呼籲,以行動解決氣候變化對人類生存所構成的嚴峻挑戰。世界銀行並於2016年聲稱,僅於2013年一年間,因空污所致的過早死亡,已在全球造成高達2,250億美金的勞工所得損失(參考)。世界銀行顯然十分關心環境。 不過,別忘了,世界銀行是美國建立的國際金融體系。雖然世界銀行公開宣告,不會挹注亞洲各國興建火力電廠,2011年至2015年間,國際金融公司(The 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也世界銀行集團的成員,卻為金融業提供400億美金的資金,而該等金融集團再將資金投資於化石燃料的生產和火力發電(參考)。簡言之,正因為世界銀行忙於談論氣候變化,所以投資化石燃料之事只得由國際金融公司「代勞」。 美國資產階級以市場「減碳」北達科他州立石蘇族原住民抗爭油管的事件,請參閱2017/3/17焦點事件〈北達科他州油管之戰〉
若美國主導的世界銀行仍不足以反映資本主義的運作,我們不妨觀察美國化石燃料業究竟是如何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美聯社(the Associated Press,AP)在2013年10月揭露,自2012年1月起不到2年內,美國北達科他州(North Dakota)的輸油管已發生了至少300次泄漏,化石燃料業卻隱瞞接二連三的漏油事件(參考)。 漏油造成的生態破壞更引發環境運動者和印地安部落在北達科他的全面抗爭(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參考)。 美國石油學會(The 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為代表美國石油業和天然氣業利益的行業協會。該協會無意改善漏油問題,但可以「改革」政府的「效能不彰」。為了維持獲利,該協會在2017年替美國聯邦眾議員起草一封信。信中要求,美國司法部長應以《美國愛國者法(The USA PATRIOT Act)》中所稱的從事「恐怖主義」的罪名起訴妨礙油管興建計畫的環境運動者。而這封信在今年10月已由民主和共和兩黨84名聯邦眾議員簽署(參考)。 布朗回應抗議者的影片。 不過,對資本家而言,《美國愛國者法》尚不足以對付美國環境運動者。美國加州州長布朗(Jerry Brown)對於如何解決環境運動者倒是直言不諱。他在波昂氣候峰會發表演講時遭到抗議。環境運動者在現場高喊「化石燃料應留在地底下」(keep it in the ground)。對此,布朗在當場立即回應「我同意,留在地底下,我們會把你留在地底下,所以我們這場秀才能演下去」(I agree with you, in the ground. Let’s put you in the ground so we can get on with the show here)。他的話講白了就是,你擋人財路,分明找死。讓你躺下,才能獲利。 如同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布朗也主張,政府(包括加州)應以「碳交易」、「碳中和」的市場機制取代管制。布朗從未就「碳『中和』」提出可昭公信的科學依據。布朗和高爾要拯救的並非氣候,而是資本積累和資本家。 從1997年《京都議定書》(The Kyoto Protocol)納入碳交易機制以來,全球溫室氣體有增無減。碳交易只能用於規避管制和防止受害者尋求政治和司法救濟,完全無法減碳(參考)。 今年11月13月,共有184國的15,000名科學家聯名提出警告,氣候變化已然走向不歸路(參考)。各國政府對此並未具體回應。 如同聯合國先前的氣候峰會,波昂氣候會議依舊乏善可陳。現下的氣候混亂正是資本主義的產物。資本積累必須以國族為後盾。由於資本流動無國界,想要解決氣候變化,我們便不能僅以再生能源的裝機容量評估減碳成效、卻無視於持續使用火力發電所製造的溫室氣體(如德國),或畫地自限追求「國內減碳」(如英國、荷蘭),當然也不該無視於資本的運作,任由市場機制「減碳」(如美國、《京都議定書》的簽署國)。相反的,我們的視野、論述和行動應該拋棄國族主義,並朝向團結國際勞動人民和環境運動的格局。 聯合國氣候會議剛結束。現在還無法看出各國會如何(不)因應氣候變化。但有兩件事倒是可以確定。其一、資產階級只對權力「讓步」。不挑戰本國國族資產階級的利益、便無法挽救氣候。而真正能解決氣候變化的對策,勢必無法與資本跨國積累共存。其二、如果我們遲遲不願解決源於資本主義所產生的氣候問題,氣候混亂終將解決我們。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