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1/04 15:37:25瀏覽1361|回應0|推薦0 | |
2017年11月4日關鍵評論網
文:周世瑀 (工人、英國雪菲爾大學政治學博士) 「環境進展」(Environmental Progress)創辦人麥可・謝倫伯格(Michael Shellenberger)在今年10月下旬來到台灣,與前環保署長魏國彥對談能源議題,同時也發布了一封給蔡英文總統的公開信,此信刊登於美國非營利組織「環境進展」的網站。 [1]信中提出,台灣地狹人稠,不適合發展再生能源,同時呼籲台灣,以類似於南韓審議民主的模式,討論能源政策,並以核電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以因應氣候變化。 由於該公開信係由美國重量級氣候學者、大氣學者如詹姆斯・漢森 (James Hansen)和凱瑞・伊曼紐(Kerry Emanuel)等人連署,提出以核能減碳,而非再生能源減碳,因應氣候變化,此一說法未來在台灣可能成為公共討論議題。 在台灣,反對核四的民眾未必關心核一、二、三或高階核廢料的最終處置,也不必然關注台灣發展再生能源和走向能源轉型的課題。但是,核能與再生能源並非是兩個不同的議題。兩者發展的消長和優劣在美國一直是環境運動者和核工業者論戰的焦點。 「環境進展」自我定位為環境政策的倡議團體。但美國最重要的反核團體之一「超越核能」 (Beyond Nuclear)直言,「環境進展」是個以「環境」之名掩護核工業的團體(a nuclear industry front group)。 [2]美國環境運動團體不僅與打著「核能救地球」旗號的擁核組織交峰,他們對氣候學者以環境運動者姿態帶頭擁核,更是嚴詞批判。美國擁核的氣候學者、大氣學者一再迴避與環境運動者公開辯論由來已久。由於環境運動者對擁核氣候學者的強烈批判並非無的放矢,因此,我們有必要理解雙方過往的論戰,並以此審視「環境進展」給蔡總統公開信的內容。 謝倫伯格 和「環境進展」的定位謝倫伯格就環境問題的立場從他主張核能無污染可見一斑。他堅稱,核能非但不會製造水污染與空氣污染,並且使用極少量的天然資源。 [3]換言之,他認為,開採鈾礦不會製造污染,而核電廠於水和空氣釋出放射性同位素的污染不是污染。 [4]2017年,謝倫伯格在美國半官方刊期《外交政策》(Foreign Affairs)主張,再生能源無法解救地球,只有鈾能拯救地球。 [5]對軍工複合體有所認識的人或許知道,美國能源部聲稱,核電不僅「安全」、「乾淨」、並且「零碳排放」。 [6]我們不難看出,謝倫伯格就核能問題的立場與美國官方立場相近。在2016年,「超越核能」(Beyond Nuclear)即指稱,將謝倫伯格所設立的組織,視為仇恨反核運動的團體 (a hate group)可能更為恰當。 [7] 美國環境運動者對「核能減碳」的說法究竟是什麼立場?2010年11月,168個美國民間環境團體曾就核能問題對能源部的藍帶委員會(The Blue Ribbon Commission)發表共同聲明,前述團體並推派「超越核能」的發言人凱文・坎普斯(Kevin Kamps)為其共同代表。聲明中力陳,(1)核能無法為氣候變化提出「符合成本效益、友善環境、社會意義上可行的」答案,核能的碳排放應計入「鈾礦開採、碾磨、鈾轉換和濃縮」;(2)能源部迄今並未提出核能零碳排放的科學依據,而繼續鼓勵核工業產出核廢料,至今未能善後,更無法解決排放溫室氣體的問題。 [8] 2008年一篇發表於《能源政策》(Energy Policy) 期刊的文章指出,核能的碳排放應計入鈾礦開採、碾磨、轉換、濃縮、核電廠興建、營運、除役。 [9]或許我們應提問,「核能零碳排放」之說的科學依據為何? 漢森等氣候學者就核能的立場謝倫伯格與「環境進展」和氣候學者如漢森等人的影響力不可同日而語。正因如此,我們在了解謝倫伯格的立場後,也該審視漢森一干重量級學者就核能問題的論述。 早在2008年12月29日, 漢森與其妻子便以公開信呼籲美國總統當選人歐巴馬(Barack Obama)考量以全面發展核電作為因應氣候變化的手段。[10] 2013年時漢森再度撰文表示,(1)美國核工業安全記錄優於國內所有的主要工業,記錄好到無以復加,(2)福島並無任何一人死於核子科技。 [11] 美國核安記錄是否真的「好到無以復加」?美國民間對此有不同的見解。美國憂思科學家協會(The 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是由一群關心環境、科學及科技政策的科學家所組成的政策倡議團體。憂思指出,目前美國核電廠冷卻池放置燃料棒的密度高於燃料池原先設計的5倍,可能導致起火與核災。[12] 911之後,美國國會和國土安全部關切核電廠遭受恐攻的危險,以及如何貯存核廢料的問題,因此委託非政府組織美國國家科學院調查核能安全。國家科學院在2005年完成調查報告,明確指出美國核電廠習於以冷卻池高密度地儲存用過的燃料棒,並不安全。此舉可能導致起火、核災。報告並建議,乾式儲存時必須能經受恐攻。如果乾式儲存和冷卻池遭遇相同的恐攻,現場儲存安全性遠高於冷卻池,恐攻造成的傷害也相對較小。[13]此外,並無任何理由使國家科學院相信,核電廠不會成為恐攻目標。 [14] 美國國家科學院的意見並非杞人憂天。2010年有高達170個民間團體,包括反核團體、環保團體、科學家聯盟、醫師聯盟就核廢料處置的重要原則發表共同聲明。該聲明一針見血地指陳,美國「並無高階核廢料最終處置的國家政策」可言。 [15] 此一立場等同於否認美國1982年《核廢料政策法》的正當性。 該聲明申言,(1)反對核廢料之再處理,再處理非但造成大量污染,並且可能造成核武擴散。[16] (2)堅持冷卻池必須回歸冷卻功能。冷卻池,顧名思義,絕非儲存池,用過的燃料棒在冷卻池放置5年後,必須移出,轉為乾式儲存,以避免冷卻池起火,乃至於發生核災。(3) 乾式儲存不同於露天存放,而是「強化現場儲存」(hardened on-site storage)。[17] 美國各界對核安問題的關切其來有自。福島核災過後,《紐約時報》刊出一篇前核管會官員維克持・葛林斯基(Victor Gilinsky)所撰寫的評論。文章標題直言,紐約州「印地安角(核電廠)是否會成為下一個福島?」 [18] 換言之,美國核安記錄並非如同漢森說的「好到無以復加」。 不少人可能好奇,漢森等人對核能的立場究竟為何?此一立場是否具有科學依據?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兩封公開信窺見一斑。2013年11月3日,肯・卡爾黛拉(Ken Caldeira)、伊曼紐、漢森和湯姆・韋格萊 (Tom Wigley) 發表公開信申言應以發展核能解決氣候變化問題。[19] 四人的公開信發表後,全球環境運動團體旋即展開串連。2014年1月6日,全球300個環境運動團體以公開信要求與四名重量級氣候學者就核能和再生能源的優劣公開對話和辯論。 [20] 漢森等四人卻拒絕與環境運動者正面交流。 2015年12月3日,漢森、伊曼紐等前述四名氣候學者在英國《衛報》共同撰文表示,「核能是解決氣候問題唯一可行的道路」,唯有「核能才能拯救人類文明」。 [21] 由於漢森、伊曼紐正是給蔡總統公開信的連署人,因此我們有必要檢視他們過去就核能問題的觀點。 以漢森為首的四人,在投書《衛報》的文章力陳,全球必須每年增加61座核子反應爐,以取代火力發電。但減少溫室氣體時還必須考量全球人口成長的趨勢,故而每年應再增加54座核子反應爐。四人主張,若能年增115座反應爐,取代火力發電,到了2050年全球可達成減碳目標。[22] 這意味著,全球自2016年至2050年間必須增加4,025座反應爐。此一數字非同小可。根據美國核能協會(The Nuclear Energy Institute, NEI),截至2017年4月,全球共有 449座運作中的反應爐。 我們是否只能選擇壯大核工業,方能「拯救人類文明」?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化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提出了大相徑庭的見解。早在2012年,該委員會的研究報告已指出,若各國政府以政策積極發展再生能源,至2050年時,再生能源得供應全球80%的能源需求。 [23] 除了跨政府氣候變化委員會認為再生能源可行,美國聯邦政府的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 (The 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 NREL) 亦於2012年的再生電力研究報告提出清楚的答案。該研究涉及了複雜的模擬,所以經由140名學者的同儕審查。該報告明言, 2050年時科技上可行且價格上可負擔的再生能源足以供應美國80%的能源需求。該研究並推估,當美國改以再生能源因應用電需求時,能源業的碳排放量可減少80%。[24] 該研究申言,減碳不會憑空發生,必須由美國政府以政策積極推動再生能源和能源轉型方可實現。換言之,發展再生能源因應氣候變化並非痴人說夢。 「環境進展」的公開信我們再回到「環境進展」給蔡總統的公開信。信中引述一篇申言「核電使180萬人免於空污死亡」的研究。而該研究係由普希克・克理查(Pushker Kharecha)和漢森兩人所撰。 [25] 一如漢森,克理查也是本次給蔡總統公開信的連署人之一。 澳洲地球之友(Friends of the Earth)研究員金・格林(Jim Green) 對於這篇「核能減碳救人」的研究提出了合理質疑。他批評,該研究建立於火力發電與核電二選一的前題。我們該問的是,為何再生能源不是解決溫室氣體的選項之一? [26] 但「環境進展」給蔡總統的公開信,問題顯然不止核能「救人」一端。該公開信表示,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Lancet)指稱,核能是最安全的發電方式。[27] 然而該公開信中提供的連結卻指向了一篇由兩名學者在2007年《柳葉刀》發表的研究。 [28]相信重量級的學者如漢森、伊曼紐、克理查等人非常清楚「在《柳葉刀》發表的文章」不必然等同於「《柳葉刀》的立場」。 核能是否為最安全的發電方式?2017年5月26日,美國最具有影響力的期刊《科學》(Science)刊登了一篇名為「後福島時代核能安全規範」(Nuclear Safety Regulation in the Post-Fukushima Era)的文章。文中彰顯美國核電的嚴重問題。美國核管會允許美國核工業以冷卻池大量儲存用過的燃料棒,直至美國出現最終地質貯存場。該文章認為,在冷卻池高密度地存放燃料棒可能造成火災和輻射外洩。若冷卻池起火,發生核災,銫137的輻射外洩會遠高於福島核災,損失可能高達數兆美金,而美國必須疏散的災民更會高達數百萬人。然而,核管會卻嚴重低估美國民眾可能遭受的輻射危害。 [29] 試問,若「在《科學》發表的文章」便等同於 「《科學》的立場」,我們是否得據此主張,美國最具權威的期刊《科學》指稱,核能是最危險的發電方式? 「環境進展」給蔡總統的公開信表示,台灣地狹人稠所以不適合發展再生能源。但地狹人稠為何就更為適合使用核電?或更適合處置高階核廢料?可昭公信的科學依據為何?該公開信對此卻是語焉不詳。 如我們先前討論,就溫室氣體減量問題,美國環境運動團體、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化委員會、美國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不約而同地指出再生能源的方向。 從「環境進展」給蔡總統的公開信中,我們可以看出,美國核工業對氣候議題呼風喚雨的能力。發展核能與發展再生能源並非兩個截然不同的議題,而是處理氣候變化挑戰的不同面向。若我們關心核能安全,對發展再生能源絕不該置身事外。 核能是否為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選項之一,完全可以理性討論。是否要以審議民主的模式進行論證也是如此。我們感謝謝倫伯格的「環境進展」以及氣候學者、大氣學者對台灣空污和能源問題的關切。但是,我們也必須正視,以重量級科學家為「美國核安好到無以復加」、「核能才能拯救人類文明」的言論背書,和自行代表《柳葉刀》發言,聲稱「核能是最安全的發電方式」,不僅是在消費社會大眾對科學家的信任,也低估民間團體對政治問題和科學問題的判斷力,更無益於各種不同聲音的理性對話和論辯。 該如何面對氣候變化的嚴峻挑戰是個至關重要的課題。若要建立對話基礎,我們終究得回到「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有七分證據不能說八分話。」這不僅是自重,也是對不同立場者應有的尊重。 參考資料[1] Michael Shellenberger et al., “Letter to President Tsai Ing-wen,” http://environmentalprogress.org/taiwan-letter. [2] “Resistance Continues against Nuke Industry Mega-Money Grab,” Beyond Nuclear, 6 April 2016, http://www.beyondnuclear.org/nuclear-costs-whatsnew/2016/4/6/resistance-continues-against-nuke-industry-mega-money-grabs.html. [3] Michael Shellenberger, “How the Environmental Movement Changed its Mind on Nuclear Power,” May 2015, Public Utilities Reports, Inc., https://www.fortnightly.com/fortnightly/2016/05/how-environmental-movement-changed-its-mind-nuclear-power. [4] Linda Pentz Gunter, “Lost in Bonkers: the Latest Episode in Pro-Nuclear Quackery,” CounterPunch, 9 May 2016, https://www.counterpunch.org/2016/05/09/lost-in-bonkers-the-latest-episode-in-pro-nuclear-quackery/. [5] Michael Shellenberger, “The Nuclear Option: Renewables Can’t Save the Planet—but Uranium Can,” Foreign Affairs, 15 August 2017,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reviews/review-essay/2017-08-15/nuclear-option. [6] “The Global Nuclear Energy Partnership: Greater Energy Security in a Cleaner, Safer World,” 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https://energy.gov/downloads/global-nuclear-energy-partnership-greater-energy-security-cleaner-safer-world. [7] Linda Pentz Gunter, “Lost in Bonkers: the Latest Episode in Pro-Nuclear Quackery,” CounterPunch, 9 May 2016, https://www.counterpunch.org/2016/05/09/lost-in-bonkers-the-latest-episode-in-pro-nuclear-quackery/. [8]共同新聞稿全文和完整的團體名單,見http://static1.1.sqspcdn.com/static/f/356082/9447016/1289945512697/final+press+release+11+16+2010.pdf?token=ctgqxiZYZJOTmvGJnVlzhBaKXrI%3D. 共同聲明全文,見 https://www.nirs.org/wp-content/uploads/radwaste/hlw/finalbrcanswers111610.pdf. [9] Benjamin K. Sovacool, “Valuing th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Nuclear Power: A Critical Survey,” Energy Policy 36, no. 8 (2008): 2950-2963. [10] James Hansen and Anniek Hansen, “A letter to Obama,” The Guardian, 1 January 2009,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09/jan/01/letter-to-barack-obama. [11] James Hansen, “Baby Lauren and the Kool-Aid,” http://www.columbia.edu/~jeh1/mailings/2011/20110729_BabyLauren.pdf. [12]“Safer Storage of Spent Nuclear Fuel,” The 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http://www.ucsusa.org/nuclear-power/nuclear-waste/safer-storage-of-spent-fuel; “Infographic: Safer Storage for Nuclear Waste,” The 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http://www.ucsusa.org/nuclear_power/making-nuclear-power-safer/handling-nuclear-waste/infographic-dry-cask-cooling-pool-nuclear-waste.html.[13]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Safety and Security of Commercial Spent Nuclear Fuel Storage: Public Report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06), 70. [14]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Safety and Security of Commercial Spent Nuclear Fuel Storage, 35. [15] 美國最主要的反核團體皆列名其中。聲明全文和完整連署名單,“Principles for Safeguarding Nuclear Waste at Reactors,” The Nuclear Information and Resource Service, https://www.nirs.org/wp-content/uploads/radwaste/policy/hossprinciples3232010.pdf. [16] 2008年時,三家核電業者向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the 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 NRC)表示有意申請再處理執照,見” “Reprocessing,” The NRC,https://www.nrc.gov/materials/reprocessing.html. [17] “Principles for Safeguarding Nuclear Waste at Reactors,” The Nuclear Information and Resource Service, https://www.nirs.org/wp-content/uploads/radwaste/policy/hossprinciples3232010.pdf. [18] Victor Gilinsky, “Indian Point: The Next Fukushima?” The New York Times, 6 December 2011, http://www.nytimes.com/2011/12/17/opinion/is-indian-point-the-next-fukushima.html.[19] Ken Caldeira et al., “To those Influencing Environmental Policy but Opposed to Nuclear Power,” https://plus.google.com/104173268819779064135/posts/Vs6Csiv1xYr. [20] “Letter to Ken Caldeira et al.,” The Nuclear Information and Resource Service, https://www.nirs.org/wp-content/uploads/climate/background/hansenletter1614.pdf. [21] James Hansen, Kerry Emanuel, Ken Caldeira and Tom Wigley, “Nuclear Power Paves the Only Viable Path forward on Climate Change,” The Guardian, 3 December 2015,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15/dec/03/nuclear-power-paves-the-only-viable-path-forward-on-climate-change.[22] Ibid. [23] “Potential of Renewable Energy Outlined in Report by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The IPCC, 5 May 2011, http://www.ipcc.ch/news_and_events/docs/ipcc33/IPCC_Press_Release_11612_en.pdf. [24] “The Renewable Electricity Futures Study,” 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 https://www.nrel.gov/analysis/re-futures.html. [25] Pushker Kharecha and James Hansen, “Prevented Mortality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Historical and Projected Nuclear Power,”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47, no. 9 (2013): 4889-4895. [26] Jim Green, “James Hansen’s Nuclear Fantasies,” CounterPunch, https://www.counterpunch.org/2015/11/23/james-hansens-nuclear-fantasies/. [27] Michael Shellenberger et al., “Letter to President Tsai Ing-wen,” http://environmentalprogress.org/taiwan-letter. [28] Anil Markandya and Paul Wilkinson, “Electricity generation and health,” The Lancet 370, no. 9591 (2007): 979–990.[29]Edwin Lyman, Michael Schoeppner and Frank von Hippel, “Nuclear Safety Regulation in the Post-Fukushima Era,” Science 356, no 6340 (2017): 808-809.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