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陳佳蕙 |
我回答他:「不會,現在工作難找,我若隨便離職,要再找工作會有困難。」
我也好奇的問他:「為什麼這麼問?」兒子回答:「因為你常跟爸爸說公司主管不公平,組長很混,同事如何如何的,我想你那麼不喜歡公司,會不會想離開呢?」聽到兒子的回答,我心裡一驚,原來他將我每天回家抱怨公司的話全聽進去了。
想起上學期曾經利用機會到兒子班上與老師聊一下,想了解兒子升上了三年級的學習狀況。老師提到兒子好勝心強,所以在課業方面表現積極進取,不用擔心;在人際方面,因為他喜歡交朋友,個性開朗活潑,與同學相處還不錯。但是也因為兒子的好勝心,他以自己的標準在評估每位同學的表現,有時候老師在班上公開讚美其他同學,兒子卻會馬上補一句,說可是他有什麼部分沒有做好啊!
原本該是和樂的氣氛,被兒子這麼一說便冷卻了下來,加上兒子用詞犀利,也的確陳述了一個事實,那同學在某些部分表現並不佳。
原本老師希望能藉機會鼓勵同學,增加榮譽心,但在兒子的發言後,往往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你兒子較無法欣賞他人的優點,這方面我要再引導他多體諒同學,也希望家長配合。」這是老師觀察後,對我說的話。
回家反覆思考老師的話,也與外子討論許久,我想這也許跟我們總是在家抱怨老闆不公、同事偷懶、哪些人又太混了有關吧!
現在我與外子達成共識,在家裡不再談論工作場所發生的事,不再評論公司的人事;如果要說,也只提令人感到溫馨或愉悅的事。以寬容的角度看事情,帶孩子以欣賞的角度看待他人,並適時的提醒自己「山不轉路轉」,如此一來,生活愉快多了。
兒子在我們與老師雙方的努力之下,逐漸不再用放大鏡看同學,慢慢的也會說:「某某同學雖然功課不怎樣,但是字寫得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