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6/09 00:01:16瀏覽3102|回應19|推薦121 | ||||||
圖片來源:網路
粽子的來源說法不一,江蘇等地認為和伍子胥信仰有關,當地記載:「鄉俗午日以粽奉伍大夫,非屈原也。」但長久以來,大致認為是起源於紀念古代詩人屈原投江,人們為了讓屈原屍體不被魚類所食,因此特別製作粽子投江餵魚。
因此,屈原和粽子便結下了千年不解之緣了。 為屈原解惑 愛國詩人屈原因為在政治上不得志,多次被君王流放,最後卻投江以死明志,如此的情懷,千年以來人們一直是歌頌不已。時至今日,關於屈原「投江明志」選擇結束生命的行為,我深切以為值得大家的探討與深思;而當電視介紹屈原相關話題時,恐怕還得特別標註「珍惜生命 請撥1995」這幾個字。 日前,我給學生寫了一篇作文,希望學生以一位心理諮商師的立場為屈原解惑,指引屈原該何去何從,同時提供了三個題目讓學生據以發揮,題目是: 一、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二、人生瀟灑走一回 三、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是一種寧願保全節操而死,也不苟且求活的生命態度;也是一種為了堅持某種信念而不計犧牲、奮鬥到底的精神,只是這種以死對現實的控訴,似乎毫無作用,也毫無意義,留下的不過是歷史的悲劇罷了! 「人生瀟灑走一回」則是一種拋下困境以追求生命自在的生命哲學,「及時行樂」是他們的生活態度。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是屬於「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出處理念,因為「懂得放下」,才能讓自己解脫,「留得青山在」更是一種沉潛淡定、掌握時機、伺機而動,絕非茍且偷生! 行吟澤畔,顏色枯槁的屈大夫 在批閱所有作文之後,我很訝異發現一種變化,過去的學生選擇第三個題目「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佔七成以上,如今,卻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學生選擇第二個題目「人生瀟灑走一回」;至於選擇第一個題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比例則相差不多。這是時空移易、社會變化的一種必然嗎? 其實,這三個題目並沒有優劣之別,但我卻看出了一些端倪,面對這群優秀的學生,我深深覺得必須認真了解他們的思維,這也是身為國文老師應盡的職責。 端午粽子,該如何吃 因為媽媽年紀大了,只好採買市售的粽子。遺憾的是,這段時間黑心食品的陰影籠罩在每個人的心,粽子不能倖免地也捲入風暴,那幸福的味道被驅趕的遠遠的,北部粽、南部粽、鹼粽,甚至是強調低糖低熱量、吃的健康、以養身為主的「冰心粽」似乎也讓人很沒有安全感。 今年端午的粽子,真不知該如何吃起!
食過五月粽,寒衣可入櫃 說到粽子,我還想到了台灣的一句俗諺:食過五月粽,寒衣可入櫃;不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
可見粽子不只是端午的應景食品,更是季節變換的指標。當端午過後,也將進入暑熱季節,我們便可以大膽地收起冬衣,大口地吃起冰品,而正當你我想大方地吹起冷氣時,恐怕必須考量「夏季的高電價」,否則一收到電費單時,將會望「單」興嘆,欲哭無淚啊! 看來今年的端午不怎麼好過,或許大家就多用點「心」過端午吧! 學生多用心思索屈原投江明志的負面意義! 子女多用心感念媽媽包裹在粽子裡的愛心! 政府應該多用心照顧、體貼老百姓的生活! 更希望商家用心的食品能取代黑心的食品!
屈原 蔡琴
他們說你是一個孤獨的詩人 笑傲人世是一份何等的情懷 音樂純為配合圖文欣賞,若有侵權,請即告知,隨即卸下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