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議員黃珊珊12日(一)於施政總質詢質詢時嚴正向郝市長提出抗議,因為本來應該作為監控路況的路外監視器,現在可能成為監控民意代表的工具。黃珊珊議員表示,內湖服務處上周發現鏡頭本該對準路口的監視器,卻直接對準2樓服務處,而這已經不是第一次,郝市長必須對此提出說明,花了數億元建置的監視器難道成為監控民意代表的工具嗎?
黃珊珊議員指出,在99年時就曾發現位於內湖區成功路與文德路口的監視器,鏡頭不偏不倚正好對準位在2樓的服務處,當時就已經通報警察局,相關單位也立即調整鏡頭,事後也接受了警察局「廠商作業缺失」的解釋。但今年又來一次,不知道這次的理由又該是什麼?
監視器從安置到測試,包含螢幕畫面的觀看,中間歷經很多程序,姑且不論照到的是不是議員服務處,也實在無法理解一個監視器怎麼會對到民宅而沒有人發現,這如何通過驗收也令人起疑!
進一步發現,這批監視器故障連連,對準民宅還不只一處!
黃珊珊議員進一步想了解這支監視器所監看的畫面,卻發現”系統維護中”,不知這是否在向市府相關單位反映後才緊急關閉,還是本來是故障?如果是前者,那動機就相當可議,如果是後者,也凸顯出相關單位根本未盡維管之責,因為同樣的況狀還不只一處!此外也發現還有鏡頭對準的對巷高樓層住家,難道那邊也有人要監控?
最後黃珊珊議員表示,行政機關透過任何管道來進行監控,尤其針對的是不同陣營的民意代表,這在任何國家都絕對是件大事。但就我個人來說,不管這次的理由為何,都會選擇相信,可是也要藉此一事件提醒郝市長2件事,一、類似的事件絕對不能再發生,二、監視器畫面都能亂擺亂照,畫面一堆故障,凸顯市府螺絲嚴重鬆散。郝市長任期僅剩兩年一個多月,如果市長再任由這些基層擺爛下去,”吊車尾”的臭名恐怕就要跟隨一輩子了,那爭取更上一層樓這件事,也只會是空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