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3/03 17:53:36瀏覽1663|回應13|推薦165 | |
在網路上一看到這本書的簡介,我便毫不猶豫的將它給買下 (因為簡介太吸引人了),不過當這本書送達後,我卻讓它在沙發上躺了好一段時間 ~ 因為封面不太吸引我 ~ 好吧,我承認我是個重視外表的人…… 選在一個閑閑的的晚間時分翻開了這本書,原意只是打發時間,卻沒想到翻開了第一頁之後我就無法將書給放下。 這本書裡面人人都是主角,每一章由不同的主角來訴說這個故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及觀點,同樣一件事情在不同的人眼中,是完全不同的解讀。 隨著書中情節一路進展,我的腦中忽而想像:如果我是當事人,我會怎麼辦?忽而思考:如果這件事情是發生在台灣,故事又會是如何發展?常常一邊看著一邊忍不住嘆息;偶爾,紅了眼眶;心情,悶悶的…… 就這樣,在沙發上窩到深夜,終於以緩慢的速度將這本書給看完。 在書看完的當下,我有種衝動,覺得天下為人父母的人都該看看這本書。因為我們常聽父母對孩子說:「我這麼做是為了你好。」但是我總是忍不住質疑,這是真的為了孩子好?還是,其實父母說這話只是想安慰他們自己? 人生總是充滿許多難解的習題。如同這本書當中的各個主角。 例如安娜的媽媽是為了生病的姐姐,所以才生下安娜,所以一再要求安娜奉獻給姐姐。她的所作所為看似殘忍,但,如果我是那個媽媽,我又會怎麼做? 例如安娜,她自一出生就知道自己的使命,也願意奉獻一切給她的姐姐。看到書末,發現當初安娜提出告訴的原因,其實,很心酸。 作者將書中主角的心情 / 心態描寫的相當細膩,例如安娜哥哥那種看似反叛實則絕望的心情,安娜的姐姐的長期生病的心態轉折...... 當小說看完了,心緒卻還偶爾回盪在書中的情結。 不過,我想這也是閱讀的另一種樂趣,可以提供閱讀的人許多不同的想法。 許多人不喜歡這本書的結局,連本書作者也說 “ 當她的孩子看到結局時非常的沮喪,完全不想跟她說話,事後並不斷追問作者『為什麼?為什麼是這種結局?』。但是我私心覺得,這樣的不完美與傷感,或許才是最好的結局…… ************************ 暢銷書排行榜上的寵兒茱迪.皮考特又一衝擊人心的感動創作 內容簡介 莎拉為了救罹患急性前骨髓性白血病的女兒凱特,利用醫學科技生下與凱特有完美基因配型的安娜。十三年來,安娜不斷地供應凱特血液、白血球、骨髓、幹細胞,現在輪到了她的腎臟。無法忍受再被當成藥糧的安娜決定反擊她的父母,控告父母奪走她的身體使用權。《紐約時報》暢銷作家皮考特以不同人物的口吻來接續故事的發展,探討一個極具爭議性的話題;對「愛」有深入的刻劃及詮釋,以細膩的筆法,精妙的細節,靈巧的掌握人與人之間脆弱敏感又錯綜複雜的關係。 作者簡介 茱迪.皮考特 Jodi Picoult 皮考特擅以小說處理極具道德爭議的題材,作品不乏探討安樂死及描述青少年自殺的內容;近幾年前更觸及聳人聽聞的「優生絕育法」。其在 2003 年獲得美國新英格蘭最佳小說獎,並榮登《紐約時報》暢銷作家之列。《華盛頓郵報》更將皮考特譽為大師級作家。目前皮考特和丈夫及三個子女住在新罕布夏州。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