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賽斯催眠心法》放手的藝術
2016/07/23 04:07:29瀏覽752|回應0|推薦4

當我的第一個孩子誕生時,我的新的角色--「母親」,也同時被生下來。

如今我有三個孩子,在這二十多年裏我的孩子造就了我一個叫做「母親」的角色,而我在與他們互動的過程也同時創造出一個全新的自己。我不再是婚前我先生認識的那個少女,也不是剛剛生下嬰兒的那個年輕母親,在這二十年的親子關係早已經造就了另一個全新的自己,所以,我也時時刻刻在重新認識這個新的自己。

第一次送孩子去上學,孩子哭我也哭。第一次讓孩子出去參加幾天的活動,我夜裡睡不好。孩子第一次自己開車出門,我就催眠自己:「一定要信任他。他會平安地回來。」否則我無法入睡。第一次送孩子上飛機自己去英國讀書時又是一次挑戰,去的前幾天法國剛剛發生疑似跟恐怖份子有關的爆炸事件,在機場,我看見自己的兩難:放手與不放手?信任與不信任?

於是,我問自己:「孩子從出生到二十歲的日子裡我是否提供給他們足夠的訓練?我是否成為孩子的好榜樣,好好管理自己的人生,所以他們也能夠學會如何管理自己的?我是否已經訓練他一個強健的體魄、運動的嗜好以及良好的生活習慣,所以他們能夠開始經營自己的?」

愛,永遠存在我們之間,然而,要如何放手卻是一個不容易的課題。

我往回看自己與父母的關係,不也正是如此嗎?

我二十七歲時第一次自己安排所有出國讀書的事宜,自己搭飛機去美國。離家前奶奶就哭了,因為當時我是整個家族第一個出國讀書的孩子,奶奶哭訴說她死的時候我一定不會再回來看她。在機場母親很難過的掉淚,我只能頭也不回地往機門走出去。

幾年前母親到加拿大來探望我,剛從機場回家,母親才在廚房坐下來就開始叨念我:「你啊,看家裡亂七八糟的,是不是應該把工作辭掉回來家裡好好照顧小孩?」

以我從前的脾氣,那我可會一翻兩瞪眼,發脾氣的。然而,那一天我選擇先離開現場去洗衣服。幾個小時後再回來跟母親面對面,第一次很勇敢地表達自己,我告訴她:

「媽咪,我知道你是關心我的,但是,兒孫自有兒孫福,請你允許我用我自己方式經營我的家庭、走我自己的路。你看看我的孩子也都養這麼大了,沒出什麼大差錯,所以,我肯定是哪裏一定做對了,不是嗎?我是不喜歡在家裡打掃、煮飯的,但是我喜歡帶著孩子一起運動、一起畫畫、一起旅行,我決定選擇自己會做的,而不是勉強自己去做我不喜歡也不會做的事,除非我又要回去以前那個很不快樂、很不健康的我。」

從此,我跟母親變成了好朋友。我們不再是誰管誰,而是一起分享我們個人的生活故事。

我的老三上高中那一年我也經歷了一次青少年的叛逆。老三堅持不去他好不容易才考上的高中,也不去兩個哥哥們以前讀的公立學校,而是想去讀離家比較遠的天主教學校。我十分不理解他的選擇,所以不斷地試試圖說服他改變主意,直到兩個月之後的某一天在車上,我們又談到這個問題時,老三開口說:「媽媽,你為什麼就不能讓我選擇走我自己的路呢?」

頓時,這句話彷彿似曾相識,我自己在準備要上高中的時候,為了不去念彰化女中而堅持留在第二志願的精誠中學,第一次引發家庭革命?我對父母說了什麼?記得嗎?

突然覺得這一切好像我母親說的:「報應」。

這時回過頭來才慢慢體會到自己的父母當時是如何地放手,讓我第一次由中部到臺北上大學、第一次自己搭飛機去美國讀書,一年半之後再回家。這中間他們是如何地掛心我?又如何地慢慢對我放手,讓我得以高飛?我又是如何讓父母能夠放心的?所以,我應該如何對自己的孩子放手?應該如何信任他們?

信任是一股力量,它讓我勇敢地展翅高飛離開父母,每一次都越飛越遠,現在竟然來到連父母當年都無法想像的北美,成為一個他們從來也不會想到的催眠師。

我得感謝父母的身體仍舊健壯不需要我太操心,那麼,我是不是也應該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所以我的孩子們在展翅高飛的時候能專心一意呢?

在對孩子放手的過程,我也看見自己。

在催眠診室我常常見到這樣的父親或母親,是不能對孩子放手的。

《Case #11》她的無解的病痛

從北京過來看我的袁圓阿姨剛剛離開診所,明天她就要回去中國了。

看著她今天離開時帶著的笑臉,跟她第一次來的時候很不一樣。

記得第一次看見她的時候,她因為身體的各種病痛而整個人皺眉苦臉,聽帶她來的姐妹說:袁圓阿姨身體不舒服到極點,整天都不太願意出門、也不願意跟人打交道,就是成天喊痛。這裡痛那裡痛。到處看醫生,做檢查,但是都給不出一個有效的答案,只看見吃的藥越來越多而已。(未完)

《Case #12》我遇見我前世的小孩

露西的兒子已經成家立業也搬到另一個城市,但是露西總是感覺不放心,經常打電話給兒子,一天至少一回,尤其是天氣不好的時候,她一定一天三回不斷地叮嚀兒子要小心開車,不知道為什麼她就是不放心孩子在外頭。(未完)


《Case #13》她在尋找一個前世的愛

愛,會再回來。

美莉經由一位她的老師陪同來到我的診室。

第一次見到美莉時,她的精神狀態不是很好,她對我敘述的問題是:睡眠品質不好、每一次搬來家裡的租客都很差勁很吵、屋子亂七八糟、想做的事沒法做、移民到加拿大一直找不到自己可以發揮的地方、先生很不體貼、想離婚,雖然有個十七歲的女兒,但是很怕女兒死掉所以不讓她隨便出門,有時候她跟先生一起出門時就索性把女兒反鎖在家裡,理由就是怕她到外頭玩被車撞死等等。女兒實在也受不了母親不合理的管制,所以常常跟她起衝突,離家出走了幾回。

面對這麼多的抱怨,我要從哪裡開始?(待續)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nnypai&aid=67275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