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許你一個健康~反催眠自己 by Sunny(中文演講)
2011/06/10 10:56:54瀏覽596|回應0|推薦14

Place:Toronto Metro Square/Forever 18 Group
Date:Jun 14 @ 1PM
RSVP 因場地有限,要事先訂位
Free 免費

Thing you might need:
Yoga Mat.瑜珈墊
No eye contact lens.請勿戴隱形眼鏡

今天,我們要藉由認識潛意識來量身定製一個健康的自我暗示,能幫助自己在將來的生活裡不受外來負面資訊的催眠,也就是--反催眠。

在欣賞一幅畫時,你想,創作者一開始是否就已經有個意圖存在?所以選用這張紙?這種畫筆?這些顏料?所以最後產生這個效果。
或者是:作者原先根本只是隨機選擇材料創作,過程中可能有過筆誤或是水分失控了,而最後卻意外得到驚奇的效果?

反觀疾病或者人生困境皆有其意圖和目的,整體而言就是為了得到療癒,亦即是為了要完整或合一,相信每一個症狀都有其意義,絕無例外。傳統身心醫學認為疾病是一種因果關係的模式,以過去為導向的思考方式。然而,將疾病歸因於細菌或者母親照顧不周的極簡單的因果論,導致我們在不斷發問下得到的結論竟是:“一樣是坐在同一班由香港飛往加拿大的飛機,這SARS病毒竟看上了我,而不是坐在帶原者身旁的旅客,所以我是少數被感染的人。 我真是倒楣!命也!”
另一個例子是:鄰居一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不煙,不酒,生活起居正常,每天運動,卻不幸得了血癌過世,家人找不到任何遺傳基因,醫生告知他的家人,這是體質問題。請問,何謂體質問題?

科學研究給的答案實在已經無法滿足當今的種種現象。
賽斯書裡頭提到,一顆鬱金香的種子早已包含著它未來要如何長大的所有藍圖,它自己知道自己將來要如何長出芽來,長出莖和葉,最後要開成鬱金香而非一朵玫瑰。
你問:那麼是莖比較重要或者是葉子?或者,有人只見到美麗的花朵,而呼略了其他支持其存在的部份?

一如讀一本小說,小說的整個內容一開始早已存在,可是讀者需要時間來發展完整的情節。

我們的意識對早已存在的形態是了解的,可是,在自我認識的路上不斷有困難和錯誤產生,有的時候我們就是無法或不願意看到某些“陰影”的部份,所以透過疾病和症狀的存在,使我們終於要面對“陰影”,面對我們一直不敢誠實問自己的部份。從過去尋找原因只是將一切過失投射到假想的“原因”上,而使我們放棄對自己的責任,也放棄可能使我們學習成長的機會。

雖然,我們對過去毫無興趣,然而,問題出現的時間架構卻是耐人尋味。這些特定的時間點多少能透露出蛛絲馬跡,提供我們重要的訊息,由每件事件的背景我們得以了解它是屬於甚麼範疇的問題。事件或症狀本身往往是被我們的意識壓抑下來的“陰影”,而且都是一些細微的事件,然而也是這些看似不重要的,被壓抑在潛意識層面的事件一但在未來被觸發後,然後才導致目前的現象。

這些被壓抑在潛意識,而後被一組類似的情境,聲音,影像或者味道觸發為一個難以理解的反應,在催眠上我們稱之為“印記” (Imprint)。
如果,你也遭遇相同的疾病或困境,以下這些問題可能可以提供你一些線索,沿線找尋事件的蛛絲馬跡,再回首時,你可能可以得知這些事件的意圖,從而引領你到達一處你從未想到過的桃花源。成長的重點絕非在於趕緊抵達終點(老死),而是在欣賞其過程。

問自己:
1.在症狀尚未真正出現的同時,你對人生有甚麼看法?
2.那時你的人生主題是甚麼?你大部份的精神都放在哪裡?有沒有偏頗?
3.哪時候你的夢想是甚麼?而甚麼原因室使你最後無法或放棄追隨那個夢想。(症狀/事件未出現前一刻)
4.那時後,你有哪些情緒?(非指症狀或事件,而是生活其他方面)
5.在那個時候,有什麼外來的消息?你聽到甚麼?(不是說對症狀本身)
6.當時,生活上有甚麼改變?第一次離家?婚姻?工作?有了小孩?住家?孩子離家?親人死亡?生病?
( 在地生活北美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nnypai&aid=530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