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心之所屬何時再見
2014/07/07 08:56:48瀏覽71|回應0|推薦0

心之所屬何時再見

南太井蛙

  一群黑衣稚童,圍成半圓,參差坐立,唱出《蘇格蘭之花》﹕

喔,蘇格蘭之花,

心之所屬何時再見

那曾為之戰鬥犧牲的小小山谷

奮起抵抗,把驕傲的愛德華軍隊

趕回老家要他再想清楚

高地現在是空蕩的

厚厚的楓葉靜靜覆蓋……

清脆童音化作天籟一片,裊裊不絕,有誰能想象七百年前在斯特靈堡附近一場惡戰,正是孩童們歌詠的主題。

奧克蘭的蘇格蘭後裔為紀念班諾克本之戰Battle of Bannockburn),舉行了「格子呢日」(Tartan Day)。

四支風笛隊,两支鼓隊,一支銅管樂隊,两支蘇格蘭舞隊同場演示,一位蘇格蘭老人的即席朗誦,在雄渾的鼓樂聲中,他蒼勁的嗓音,生動描畫羅伯特率六千蘇格蘭勇士,對抗愛德華二世麾下的三萬步兵二千騎兵,將七百年前一場大戰繪影繪聲重現。

一三一四年六月二十四日,蘇格蘭軍與英格蘭軍在班諾克本決戰,智勇雙全的羅伯特單騎陣前斧劈英國爵士波鴻,他巧妙利用地形,周密佈置兵力。但對手愛德華二世却驕傲自大,待親眼看到突然出現的蘇格蘭大軍全體下跪祈禱,還愚不可及地問自己的随從:「他們是在祈求寬恕嗎?」那不怕死的隨從語帶諷刺地答他:「是。不過是向上帝,并非向你。蘇格蘭軍以寡敵眾擊敗了裝備精良的英軍,愛德華二世麾下的大軍傷亡九千餘人。

班諾克本之戰是英國歷史最著名的經典戰役,也是蘇格蘭人心中的榮光。

  蘇格蘭有六成是高地,蒼涼孤寂,寒冷多風,養就蘇格蘭人的慓悍、奔放不羈,我一向喜歡蘇格蘭花格布,蘇格蘭人用一塊花格布由中間从左至右打摺,以皮帶固定圍於腰间,花格布下半截便是我們常說的「蘇格蘭裙」,上半截自身後向前披於肩上,雨天遮頭,入夜捲身而眠。裸露出腿部雙足,是蘇格蘭人的祖傳習慣,認為只有這樣才有益於健康。

  花格布的格子与顏色代表不同氏族,據說已注冊的就超過一千五百種。花格布形同蘇格蘭人的「刺青」。

  除卻花格布,蘇格蘭的風笛和高地舞相當撩動人心,風笛其聲也悲涼,高地舞其形也孤高。吹風笛的人傲立一旁,嗚咽泣泣聲中,眾男女圍跳高地舞,上身與手臂動作不大,她的美俱在腿脚复雜變化的步法。如蒼鷹高空盤旋,似小鹿縱跳溪澗,美人情思,英雄襟懷,都顯得柔韌綿長,堅不可摧。

  微雨中一對蘇格蘭人夫婦款款行來,那男士銀髮上戴一呢帽,他的藍格子褲与白衣女士的紅格子裙,搭配相襯,他們的祖先是否曾經浴血班諾克本不得而知,但男士胸前佩戴著的家族徽章,意味著一種傳承千年不衰不變的自由精神,氏族中人的驕傲、責任與忠誠。

怔怔望著英格蘭人夫婦尾随色彩斑爛的風笛隊遠去,不由念及自由、驕傲、責任與忠誠,也曾是我華族引以為傲的價值觀。與七百年前班諾克本之戰相比,中華民族可歌可泣的歷史不在少數,莫說七百年這般遙遠,單說七十多年前抗戰,我中華民族以血肉之軀築起長城抵御倭寇,在爭論是誰伸出摘桃之手的鬧劇中,既不聞孩童詠唱自由之天籟,也不見有人重訴歷史之聲,千百萬冒着敵人炮火前進的中華兒女,為我們献出的一切,就這樣被淡忘了。

在這里我所講的紀念,非指官方,而是「格子呢日」這一類民間自發自組的紀念,不見浮燥造勢,真情用心地去緬懷,惟求把一種值得用生命去維護的精神承傳下來。

我們應該心之所屬的東西,何時再見?■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n2005nz&aid=14847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