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7/19 19:16:38瀏覽6956|回應0|推薦3 | |
從小看二戰電影,看得已經有些疲累了,各種敘事觀點,能說的能拍的,應該都說了也拍了,陸海空各種戰事都有,可是當導演蘭諾說要開拍《敦克爾克大行動》,實在令人好奇,他會怎麼拍戰爭片。
而我們不是英國人,也沒深入全面了解二戰,「敦克爾克」對大部分的我們來說,誠屬陌生,而一個「大撤退」行動,蘭諾導演說影響他甚大,實在太好奇這是怎麼一個事件,直到在大銀幕上看到,不得不說,大導演就是大導演,一出手就是經典! 故事分成一星期、一天、一小時,在時間的壓縮下,透過導演濃縮後的敘事手法,讓我們看到被40師軍團包圍下的大撤退行動,而小兵「逃命」的行為,是生存的本能,不再視為畏縮,連「砲彈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哆嗦士兵也給予包容,電影不講道理,透過演員的眼神、角色的視角,看到不同的觀點,看到「40萬軍人的大撤退行動」需要的不只是軍火戰力,還必須以智慧加上軍民的配合,才得以完成的不可能任務。 看似客觀不搧情,卻是一層又一層又一層層的堆疊出氣勢不凡的戰爭史詩,每一個角色,不論有名有名都具代表性,而且導演刻意不讓任何一名德軍露臉,以「無敵人」的態勢拍出不同於其他戰爭片的電影,淡化「敵我」,強化「全民支援的大行動」,強調戰火下每個生命都是悲微也同樣偉大。 更難得是,透過現代攝影的精進,空戰畫面有了技術上的突破,讓我們精準的捕捉到空戰的緊迫和壓力以及空戰支援的必要。 雖然相較於歷史,本片沒有千艘船的壯闊畫面(也是不可能在海上同時出現千艘船啦),也沒有千架飛機群飛舞的壯觀畫面(應該也不會一次出現千架戰機)。但講究真實拍攝的蘭諾已經盡可能少用電腦CG,盡量找來當時的飛機、船隻,重現史實,與歷史照片兩相比較,已經非常接近了。 重要的還是觀點,動人心的,是民船深入浮油區救海上的軍人,感人的是返鄉時,全民的迎接,岸上的每一個人,都把從軍的弟兄當成家人,這樣的真情最動人! 很久沒看到電影可以如此感動人了,IMAX底片拍攝,所呈現的色溫,帶著人性的飽和色溫,最適合在imax影廳裡感受新兵湯米(菲昂懷海德飾)逃出去又被「沖」回來的那種無奈。 ◆《敦克爾克大行動》幕後小故事(資料來源:華納兄弟電影) ☆湯姆哈迪飾演費洛,一名資深的皇家空軍飛行員,他可能也是和這部電影最有切身關係的人,他說:「我爺爺當年就在敦克爾克,這是他親口告訴我的。」 ☆當劇組準備在這片歷史性的海灘上展開拍攝工作之前,他們使用金屬探測器掃遍了整片海灘,確定沒有任何未爆彈被埋在沙灘底下。 ☆大部分的臨時演員都來自敦克爾克鎮以及周圍地區,製片湯瑪斯說:「所以這部電影不只是在敦克爾克鎮進行拍攝,鎮民也參與這部電影的演出。敦克爾克鎮長在各方面都給予我們最大的支持。」 片中月光石號大部分的戲份都是在荷蘭的一座非常淺的人工湖艾瑟爾湖拍攝。 ☆劇組從九個不同的國家,找來幾十艘二次大戰時期的船隻,其中包括三艘掃雷艦、一艘醫療船,還有一艘船身長約107米的法軍驅逐艦Maille-Breze號,不過因為這艘驅逐艦已經沒有引擎了,而且自從1991起就一直在一間博物館展示,所以必須從法國南特拖吊到拍片現場。 ☆片中道森先生駕駛的月光石號,乃是製作團隊購買的一艘長約12米,於1939年建造的遊艇。馬克勞倫斯在片中幾乎所有的戲份都是在月光石號上拍攝,他也非常喜歡這艘遊艇,「我真的愛上了這艘船,我花了很多時間坐在它的船艙,這艘遊艇的船艙真的很精美,美術部門特地在書架上擺放了一些書本,也在船艙內擺放了一些那個年代的古董擺飾。你就連打開抽屜都會看到一些老舊的罐頭和來自1940年的小東西,不過這艘遊艇的龍骨並不長,所以在航行的時候會搖晃得很厲害。」 ☆海上進行拍攝場面最浩大的一天是拍攝小型船隻橫渡英吉利海峽的那場戲份,當天總共有62艘船隻在英吉利海峽的海面上航行,其中有很多艘船隻真的是曾在1940年橫渡英吉利海峽,前往敦克爾克協助受困在海灘上的英國士兵撤退的船隻,這些船隻自從那場事件之後就一直由敦克爾克小型船隻協會負責維修,製作團隊非常感激這些船隻的主人願意共襄盛舉,協助這部電影的拍攝工作。重現當年歷史性的英勇旅程的船隻包括卡羅尼亞號、艾文號、奮進號、希爾費洛諾號、瑪莉珍號、含羞草號、MTB 102號、新不列顛號、紐拉號、伊莉莎白公主號以及RIIS I號。 ☆劇組真的找來三架古董噴火戰鬥機,拍攝這些戰機飛掠英吉利海峽上空的畫面。導演諾蘭在前置作業期間真的坐上一架噴火戰鬥機,讓飛行員載著他在空中飛行,他也要求指導霍伊特范霍特瑪和美術指導納森克羅利坐上噴火戰鬥機親身感受。 ☆為了捕捉片中驚險刺激的空戰場面,導演諾蘭再度使用大規格的攝影機拍攝真正的戰鬥機在空中展開激烈空戰的畫面,「現在大家都在用GoPro攝影機,觀眾已經習慣看到從非常主觀的角度捕捉到的各種超越極限的驚險活動畫面,身為一名導演,我就必須以能夠讓現代觀眾感到興奮刺激的拍攝手法,捕捉1940年的戰機進行空戰的精彩畫面。我們希望以飛行員的視角呈現所有的畫面,不過還是要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將巨大笨重的IMAX攝影機架設在噴火戰鬥機的駕駛艙內是一大挑戰,但是我們下定決心要完成這項任務。」 ☆美術指導納森克羅利弄來三架噴火戰鬥機─兩架Mark 1型和一架Mark 5型─以及一架西班牙HA-1112 Buchón戰鬥機作為片中的德軍梅塞施密特Bf 109戰鬥機。但是諾蘭也承認說:「我們為了敘事的原因並沒有完全符合史實,比如說,我們把片中德軍梅塞施密特Bf 109戰鬥機的機鼻漆成黃色,但是當時德軍還沒有開始把這款戰鬥機的機鼻漆成這種顏色,不過這樣才能讓觀眾更容易分辨哪一架是敵機,哪一架是噴火戰鬥機。」 ☆導演說:「我們堅持不使用任何特效綠幕或藍幕,我們希望拍攝每一場空中飛行動作場面的時候,都能用真正的海面、真正的天空和自然的光線作為背景。」為了做到這一點,劇組獲得美國海岸防衛隊的許可,把美術部門搭建的旋轉平台架設在位於加州帕洛斯弗迪斯市濱海懸崖的一座美國海岸防衛隊的設施。導演諾蘭說:「我們在高聳的懸崖上架設一座旋轉平台,讓我們以真正的天空和大海作為背景,安全地拍攝演員在駕駛艙內駕駛戰鬥機的逼真鏡頭,然後我們再把這些鏡頭和真正的空中飛行動作場面剪接再一起,這樣一來就能真實地呈現片中的空戰場面。」 ☆音效設計師兼音效剪接總監李察金恩特地錄下月光石號以及其它船艦的引擎聲,他說:「然後我就把這些錄音全都寄到漢斯季默的工作室,他們取樣的引擎聲聽起來總是不斷地在加速,另外,漢斯也錄下導演克里斯手錶的滴答聲,經過電腦合成之後和電影配樂結合在一起,製造出一種刻不容緩的急迫性。」 ◆歷史上的敦克爾克戰役(資料來源wiki) 5月20日-英法聯軍3個集團軍約40個師被包圍 5月26日-英國海軍下令撤退。德國空軍猛烈轟炸敦克爾克,將港口炸成廢墟。敦克爾克西面的沙灘區水深不夠, 英國皇家海軍的驅逐艦與運輸艦只能停泊於1.6公里之外。 5月27日-只撤出了7,000多人。以作業效率來看,英國要40天才能將所有的人員撤離。 拉姆齊中將提出緊急呼籲平民提供船隻,無數業餘水手和私人船主也應召而來,駕著駁船、貨輪、汽艇、漁船,甚至遊艇、內河船隻等超過850艘。冒著德國飛機、潛艇和大炮的打擊,穿梭於海峽之間,將一批批聯軍官兵送回英國本土。英軍使用地面、海上和空中的一切力量來支援這次行動。 5月28日-敦克爾克地區惡劣的天氣,阻止了德軍空襲,近17,000人撤離。 5月29日-撤出47,000人,同時估計每小時有2,000名士官被送離法國海岸。 5月30日-霧氣導致能見度降低而再次阻止了德軍空襲,聯軍撤出近50,000多人。 5月31日-撤退人數達到68,000人。 英國空軍為了掩護地面撤退,總共出動2,739架次戰鬥機進行空中掩護,有力抗擊德軍的空襲。 6月1日-60,000多人撤出。 6月2日-撤退轉為夜間行動,其後3天運用暗夜的掩護每天將26,000人撤往英國。 6月4日-德軍攻克敦克爾克,來不及撤退的40,000法國軍隊被俘。 從5月26日開始進行至6月4日結束,歷時9天共有338,226人從敦克爾克撤回英國,其中英軍約215,000人、法軍約95,000人、比利時軍約33,000人。 在撤退中英法聯軍將重裝備全部丟棄,撤回英國本土後,英法聯軍只剩步槍和數百挺機槍等輕武器,在敦克爾克的海灘上,英法聯軍共丟棄了近1,200門大砲、750門高射砲、500門反坦克砲、63,000輛汽車、75,000輛摩托車、700輛坦克、21,000機關槍、6,400支反坦克槍以及500,000噸軍需物資。英法聯軍有40,000餘人被俘,還有28,000餘人死傷。在撤退過程中英國、法國、比利時和荷蘭同時動用861艘各型船,其中包括漁船、客輪、遊艇和救生艇等小型船隻,短短10天時間就把340,000大軍從危機中拯救出來,當中有226艘英國船和17艘法國船被德軍砲火擊沉。英國空軍在掩護撤退過程中總共出動2,739架次,損失飛機106架,英軍戰鬥機和地面高射炮火擊落德機約140架。 其中一艘名為「蘭開斯特里亞號」豪華郵輪,曾被徵用為撤退軍事運輸船,後被德軍炸沉,至少3,500名英軍士兵死亡,這次海難事故比「鐵達尼號」死亡人數還多。 敦克爾克撤退結束後,英國首相邱吉爾就在下議院發表演講:「我們必須極其小心,不要把這次撤退蒙上勝利的色彩,戰爭不是靠撤退來取勝的。……德國人拚命想擊沉海面上數千艘滿載戰士的船隻,但他們被擊退了,他們遭到了挫敗,我們撤出了遠征軍!……」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