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旗津 高雄燈塔 X 旗後砲台 X 旗津星空隧道 X 海馬堤防
2024/04/09 09:25:53瀏覽2301|回應0|推薦11
高雄旗津,高雄燈塔是國內唯一的白色八角形磚造燈塔,塔頂為圓筒狀建築,以黑色瓜帽狀屋頂形成特色,且與旗後砲台共構,在台灣十分少見。登上旗後砲台頂,可遠眺蜿蜒入海的海馬堤防,海馬形狀的堤防被攝影愛好者封為海馬天堂路,搭配黃昏彩霞,更突顯旗津夕照的獨特美景。旗津星空隧道是一條開鑿於日治時期的軍事戰備隧道,隧道內設有10種不同的光影動畫,走入其中燈光閃耀,光彩奪目變化萬千。

旗津舊名旗後,是一個南北向狹長形的沙洲半島,與高雄鼓山區、鹽埕區、前鎮區、小港區隔高雄港相望,地理位置剛好可以為高雄港抵擋飄沙強浪,因此成為高雄港的最佳屏障。前往旗津有兩種選擇,一是搭乘渡船,二是開車穿過過港隧道,自由行的遊客搭乘渡船前往最為方便,高雄捷運橘線西子灣站,往鼓山輪渡站走 500公尺,搭渡輪 10分鐘就能抵達旗津輪渡站,機車、腳踏車都可以一起上船超方便。

渡輪上遠眺位於鼓山輪渡站旁的高雄新景點 「高雄彩色島 Burano」,一排以「多巴胺配色」塗佈的屋宅,用強烈的色彩對比吸引眼球,宛如秒飛威尼斯彩色島,有南部版「正濱漁港」之稱。

高雄燈塔舊稱旗後燈塔、旗后燈塔,由英國技師始建於 1883年,當時為一座磚造的方形塔,與砲台共構在台灣十分少見。日治時期為擴建高雄港,重新修建高雄燈塔,新建的高雄燈塔塔身為八角形,是國內唯一的白色八角形磚造燈塔,塔頂為圓筒狀建築,以黑色瓜帽狀屋頂形成特色,塔頂的風向儀是全國唯一以「東、西、南、北」漢字標示方位的風向儀。

塔前有座西洋式白牆辦公室,展示燈塔以前所使用過的儀器、燈塔照片及位置圖,辦公室前方設有銅製日晷儀一座。

日晷儀俗稱「日規」,日晷中的「日」指的是太陽,而「晷」則是指影子。日晷儀是利用日影的位置來測量時刻的一種儀器,主要是由一根平行於地球自轉軸而恆 指向「北極」的「晷針」,和刻有時刻的投影面 (即晷面) 組成。

旗後砲台位於旗後山,控扼高雄港門戶,清康熙 22年 (1683) 清廷佔領台灣後,即派兵駐紮打狗仔旗後。

清康熙 58年 (1719) 的《鳳山縣志》記載,旗後汛設有砲台,安裝中國式大砲六門,清道光 20年 (1840) 中英鴉片戰爭,清廷於旗後增設砲台以為防備。

旗後砲台是由英國工程師設計,屬於西式砲台,呈「目」字型,分南北兩區練兵場,中區為指揮所。

旗後砲台頂遠眺蜿蜒入海的海馬堤防 (未開放行走),波濤洶湧的海浪被海馬堤防阻擋,呈現左邊浪花激盪,右邊平靜無波的奇妙畫面。

旗後砲台雖是西式格局,但砲台正門入口是中國式的紅磚八字門,門楣上有「威震天南」四字,門牆兩邊有以磚砌成相對的「囍」字,成為砲台建築特色,值得細賞品味。清光緒20年 (1894) 甲午戰爭,清廷戰敗割讓台灣,1895年日艦「吉野」號兵臨打狗港 (高雄港),砲擊旗後砲台,擊毀砲台城門額「威震天南」的前二字 (威震),被砲火毀損的「威震」傷痕遺跡依稀可見,在清軍潰敗,日軍攻占旗後砲台,進而占領打狗港。

旗津星空隧道全長 88公尺,是一條開鑿於日治時期的軍事戰備隧道,2005年起經過多次整建並加入新元素,精彩變身成為星空隧道。

旗津星空隧道,透過壁畫藝術家楊惟竹 (高雄衛武營迷迷村大型壁畫藝術家之一) 的彩筆,以色彩繽紛的鯨鯊、水母、魚群等彩繪,帶領遊客體驗幽暗迷幻的海底世界。

旗津星空隧道內設有 10種不同的光影動畫,走入其中燈光閃耀,光彩奪目變化萬千。

走出隧道,洞口豁然開朗,一旁聳峭的珊瑚礁岩有座碉堡,當年戍守高雄港外海,是海岸防衛的重要據點。

隧道洞口前方的馬雅各醫生紀念碑,白色弧型樹芽上刻著:「1865.5.28」,這是馬雅各醫生登陸台灣的日期。馬雅各醫生紀念碑,發想以台灣播種基督教精神為主軸,基座的天使之翼與雙手代表馬雅各在台灣對醫療、宗教及文化的貢獻與幫助,為台灣在這些領域的發展奠定重要根基,整體以種子在台灣成長為茁壯的樹為構想,發展出來的愛心形狀枝葉,刻有他在台灣的貢獻紀念日,枝葉內台灣輪廓造型象徵馬雅各醫生用他無私的愛保護著台灣人民,紀念碑旁聖經書本樣式之花崗石碑文則有馬雅各醫生一生事蹟的簡介。

海馬堤防 (未開放行走) ,一條防波堤延伸入海,形狀像極海馬,被攝影愛好者封為海馬堤防或稱海馬天堂路,搭配黃昏彩霞,更突顯旗津夕照的獨特美景。

高雄燈塔、旗後砲台、旗津星空隧道
地址:高雄市旗津區海岸路10號 (旗津輪渡站) 

大眾運輸:
1. 搭高鐵至左營站下或搭台鐵至高雄站下,轉搭高雄捷運至草衙站下,轉搭高雄市公車(紅9A路、紅9B路)至旗津輪渡站下。
2. 搭高鐵至左營站下或搭台鐵至高雄站下,轉搭高雄捷運至西子灣站下,鼓山渡輪站轉搭渡輪至旗津輪渡站下。

歡迎加 LINE@夫子,追蹤 [夫子。旅食趣] 的新文發表

加入好友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ephenchencyk&aid=180486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