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政治出賣」的服貿協議,真能換取「經濟讓利」?(感謝電小二推薦)
2013/07/04 10:35:58瀏覽953|回應1|推薦3

關於近期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簽署的紛紛擾擾,馬政府面對立院朝野的民意反彈,終於達成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必須逐條審查,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才「先上車後補票」採行「廟口宣傳」,此舉或將使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再增添經濟事務以外的政治火種。

在整個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爭議過程中,馬政府最大的根本錯誤是竟然將「兩岸關係間」的服務貿易與「一般經濟體間」的服務貿易,視為一種「無差別替換」所致。事實上,自1949年兩岸分治開始,台灣對外經貿與兩岸經貿兩者之間,本質上並非相同;台灣對外經貿是「經濟的」乃係依據國際間比較利益法則,發展其具比較利益的產業,進行國際分工,以促進國民福祉,但兩岸服貿協議則是「政治的」,須衡酌整個台灣經社體制與產業環境條件而取決設定的。

台灣產業經濟發展的不如預期,肇致人民生活的普遍痛苦,以致「經濟的」對外經貿與「政治的」兩岸經貿之間界限拉近的悖離現象,部份原因來自於在世界金融海嘯衝擊後,所帶來的全球停滯性經濟發展,部份原因則與國內稅制偏差、產業結構未完成轉型有關,兩岸關係的政治難題並非主要原因。

馬政府為了順利簽署兩岸服貿協議以解決產業經濟難題,反在「政治的」兩岸經貿關係上作出「一中架構」的讓步,以換取兩岸經貿間的「經濟利益」,這種以「昂貴價值」的「政治出賣」替換「低廉價格」的「經濟讓利」的兩岸「不對稱」經貿,將存在更大更高更多的經政風險,是台灣大部分中小企業,更是全體人民所不能視而不見的,或棄之不計的。

因為,今天在台灣,從中央到地方的稅源、財政收入、經建發展、就業機會,沒有不準於中小企業作為基礎經濟調整變數,「政治出賣」後的兩岸服貿協議為台灣所帶動全面性經社成本的墊高,相對倍於台灣爭得在兩岸服貿裡「經濟讓利」的代價,台灣能否獲利仍是未知之數。(註:本文已刊載於臺灣時報)

           

註:本圖蒐尋自網路。

----------------------------------------------------------------------------------

臺灣時報頭家心聲 服貿協議真能換取經濟讓利?  ◆孫榮富

  關於近期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簽署的紛紛擾擾,馬政府面對立院朝野的民意反彈,終於達成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必須逐條審查,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才「先上車後補票」採行「廟口宣傳」,此舉或將使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再增添經濟事務以外的政治火種。
  在整個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爭議過程中,馬政府最大的根本錯誤是竟然將「兩岸關係間」的服務貿易與「一般經濟體間」的服務貿易,視為一種「無差別替換」所致。事實上,自一九四九年兩岸分治開始,台灣對外經貿與兩岸經貿兩者之間,本質上並非相同;台灣對外經貿是「經濟的」乃係依據國際間比較利益法則,發展其具比較利益的產業,進行國際分工,以促進國民福祉,但兩岸服貿協議則是「政治的」,須衡酌整個台灣經社體制與產業環境條件而取決設定的。
  台灣產業經濟發展的不如預期,肇致人民生活的普遍痛苦,以致「經濟的」對外經貿與「政治的」兩岸經貿之間界限拉近的悖離現象,部份原因來自於在世界金融海嘯衝擊後,所帶來的全球停滯性經濟發展,部份原因則與國內稅制偏差、產業結構未完成轉型有關,兩岸關係的政治難題並非主要原因。
  馬政府為了順利簽署兩岸服貿協議以解決產業經濟難題,反在「政治的」兩岸經貿關係上作出「一中架構」的讓步,以換取兩岸經貿間的「經濟利益」,這種以「昂貴價值」的「政治出賣」替換「低廉價格」的「經濟讓利」的兩岸「不對稱」經貿,將存在更大更高更多的經政風險,是台灣大部分中小企業,更是全體人民所不能視而不見的,或棄之不計的。
  因為,今天在台灣,從中央到地方的稅源、財政收入、經建發展、就業機會,沒有不準於中小企業作為基礎經濟調整變數,「政治出賣」後的兩岸服貿協議為台灣所帶動全面性經社成本的墊高,相對倍於台灣爭得在兩岸服貿裡「經濟讓利」的代價,台灣能否獲利仍是未知數。

(作者現任國會辦公室法案研究人員/兼任全國考訊公共政策研究員)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USA Taiwan
2013/07/04 14:13

簽服貿協議

前財政部長及經建會主委 劉憶如:對台產業、就業 傷害太大

自由時報-2013年06月29日 上午08:01


http://blog.udn.com/cliu1207/7849619


記者鄭琪芳/專訪

前財政部長及經建會主委劉憶如表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該考慮的不僅是「整體是否利大於弊」,還要考慮「誰得利,誰受害」,若受害的都是較弱勢的族群,應有適當的輔導及補償;但這次開放的行業遍及觀光旅遊、美容美髮、餐飲業等,且投資三十萬美元就可以三人來台居留,影響層面極廣,卻沒看到政府對於如何照顧受害的人提出規劃,令人憂心。

少數台商受惠 多數基層受害

劉憶如日前在臉書貼文指出,服貿協議「對台灣許多產業、就業,衝擊傷害都太大,不是一句『自由貿易』可以說得過去的!」

劉憶如受訪時表示,別的國家都在整合加入各種FTA(自由貿易協定),台灣也應積極開拓,但即使如此,「風險分散」也非常重要,不能太過傾斜。ECFA最主要的意義是讓其他國家知道兩岸關係不錯,這對我們與其他國家洽簽FTA是有幫助的;問題是,ECFA都簽三年了,與其他國家的FTA卻一個都沒簽,只有現在又跟中國簽了服貿協議,「我覺得滿擔心的」。

開拓加入FTA 風險分散很重要

她強調,國際化是潮流也是「兩面刃」,有些人受傷害、有些人得到好處,因此,必須同時考慮哪些人受傷害?得到的好處能不能轉而補償給受傷害的人?現在的情況是,「少數但聲音大的人,往往順了這些人的意;多數但不容易集中發聲的人,卻常常變成犧牲品」,這次就是少數台商受惠,多數基層服務業從業人員受傷害。

「經濟部說服貿協議有拿也有給,問題是拿的人跟給的人是不同群!」劉憶如說,服貿協議對台商去中國佈局有好處,但受衝擊的是比較弱勢、留在台灣的族群,這些人受到的傷害要怎麼彌補?目前沒有看到這方面的規劃,政府說編列九五二億元,當初ECFA也規劃九百多億元要輔導受損產業,但輔導成效大家都不知道,現在又講九五二億元,不能只談數據,而沒有提出具體輔導策略。

她指出,大多數國家對農業或服務業的開放都放在比較後端,因為從事農業及服務業者有些比較弱勢,「到底犧牲掉什麼或犧牲了誰才是關鍵」,例如這幾年開放中國觀光客後,至少對觀光產業還不錯,但此次開放中資來台投資及從事觀光相關行業,就讓人擔心他們會從攬客、旅館到餐廳等都整合成「一條龍」,對在台灣從事相關行業的小企業及小商店造成很大的衝擊。

美容美髮業也一樣,經濟部說中資來會聘僱我們的勞工,但這些勞工本來很多人自己開店,利潤自己賺,中資來了後老闆變成他們;何況,台灣美容美髮並非缺乏投資,目前已競爭很激烈,現在又開放中資來,不會因此新增就業機會,反而產生排擠效果,因此,「我看不出開放這些的道理在什麼地方」。

劉憶如認為,台灣一些服務業都還有競爭力,例如餐飲業等,應該讓競爭力維持更久,不用急著開放。兩岸使用同樣的語言,如果現在就開放,他們把「know how」學了,競爭力跟威脅性就很大,像我們這幾年來很多農業技術還沒保護好就被拿走了,加上兩岸產業規模懸殊、財力也不同,這些問題都要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