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五都倒數:選後的可能與想像 第三勢力崛起的必要與路徑
2010/10/29 15:14:17瀏覽574|回應1|推薦1
              五都倒數:選後的可能與想像
               第三勢力崛起的必要與路徑

  距離五都選舉投票日,已邁入了倒數階段,隨著各機構民調的起起伏伏,不同立場主張者對該選舉結果都有其各自的預測與判斷。然近期最令人關注的五都選戰議題之一:就是這次選後台灣是否會出現所謂的第三勢力?
  所謂第三勢力所指涉的,應該是區別於國民黨、民進黨之外的有意義的政治力量。回顧過去,在戒嚴時代,大家關注的焦點是台灣有沒有反對黨的空間,今天政黨政治已經發展了二、三十年,台灣終究形成了兩個主要的政黨。當前台灣究竟有沒有第三勢力存在的空間,在過去台灣的政黨發展歷程來看,早期有新黨,崛起一時、聲勢不小,後來則有親民黨,鼎盛時期在立法院有40多席;之後也看到台灣團結聯盟趁勢而起,在立法院有10餘席的席次,左右大局。事實上,第三勢力對於台灣政治發展實有其存在之必要性與重要性。
  當前台灣要想形成第三勢力,應有兩條路徑可供選擇。第一,進行選制設計的變革。在台灣現在的選制之下,區域立委是大黨的天下,政黨的席次又太少,不像北歐是政黨比例代表,大黨小黨都按政黨票得票率分配席次,德國的單一選區兩票制,是從北歐「政黨比例代表制」改良而來的。依德國式的單一選區兩票制訂定立委選舉制度,第三勢力才可能有發展的空間。然而,出自於政黨的自利動機,目前台灣的兩大政黨並沒有修改現行選制之動機存在,這個制度對他們有利,若要改變選制,國民黨不願意民進黨不同意,沒有國、民兩大政黨的支持,第三勢力要存在的難度極高。
  第二,經由重量級大選產生政黨版塊流動。例如最早的新黨、後來的親民黨與台聯,雖然他們有其各自主張與立場的特殊背景,但是其崛起卻有著共同的交集原因,也就是直接透過大選讓第三勢力實體化、政黨化,而這次的五都選舉人口近佔全國60%,似乎就是台灣人民決定未來是否要有第三選擇的關鍵時刻。就其選舉席次結果預測綜結而言,不外乎以下五個可能:其一,國民黨固守北北中三都,維持「3:2」政黨版圖現狀;其二,國民黨失守台北市,呈現「2:3」政黨版圖的相對態勢;其三,國民黨僅保住大台中,出現「1:4」政黨版圖的弱勢格局;其四,國民黨五都全部淪陷;其五,國民黨五都全勝。
  事實上,以上五個可能與第三勢力是否出現有著想像的連動性。依現階段各家民意機構調查結果來看,一般而言似乎以前二者存有較高的可能性與相像的流動性,其中,這兩項可能又存在著兩個情境:大高雄市長是否為民進黨籍?若為非民進黨籍,那麼第三勢力就更有較高成形的可能,而在國民黨失守台北市且大高雄市長又為非民進黨籍者當選的情境下,第三勢力崛起的可能性是最高的。
  目前台灣只有兩大政黨,在很多情形下是有政策勾結的不良現象。然而,台灣是個多元社會,民眾需要有第三個選擇,第三勢力出現,將有助於整個社會多元的民意更加準確完整地突顯出來、促進台灣社會團結,以及扮演兩岸的對話者尋求新的解決之道,這也是第三勢力存在的最大意義與價值所在。能否打破台灣現行的兩黨結構催生第三勢力,就取決於各位選民手中的選票了。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ybtai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值得關注
2010/10/29 17:31

到嘴的鴨子誰願意吐出來?

現行制度的得利者是國民兩黨,在票票不等值的狀態下,國民黨又佔盡便宜。所以不可能引刀自宮。

那要民進黨提議改革,當初做減半卻沒有堅持把票票不等值的錯誤也改正,急就章的鋸箭改革法,自認倒楣都還沒被處罰完,就又要改變,國民黨又不是棒槌? 怎麼可能答應?

不過也不是沒有解,現在馬政府的執政能力,早晚還是拖垮國會席次,拖越久就敗越慘,以單一選區兩票制這種模式,豬羊變色也不是沒可能。到時候再來要求民進黨改革,不改就走著瞧,這是可以預測的行徑之一。

版主的第三勢力,甚至是多黨政治,在台灣多元化社會是有一個進步的理由,那就是避免兩黨同流合汙的腐敗,或是怠惰等缺失。那甚至內閣制也是近一步可以思考的問題,有助於多元族群的代表性。

可惜我國人民還是在統獨藍綠這些符號爭議中徘徊,自然還是會形成兩極政治。但政治體系沒有絕對好壞,但至少現階段要有多元政黨,連人民的思考方向都不容易進行。

而所謂的佔地為王的"都"市長算不算第三勢力,那就要看你認為"山頭"是平衡兩黨的中心錨? 還是進取跟鬥爭的前哨站了? 我認為結果並沒有版大這麼理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