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所有的大師,分析都只準一兩次
2012/10/18 21:49:22瀏覽308|回應0|推薦1

‧卡爾.理查茲 2012/10/15 
 我們都喜歡給別人忠告,這讓我們感覺自己被需要、有用處、有影響力。但是,讓我們面對現實吧!我們給別人〈還有別人給我們〉的建議大多都沒用,甚至比沒用更糟糕。 
 
 
【前言】
《紐約時報》最受歡迎財經部落格作者卡爾.理查茲,二、三十年來歷經了慘賠與大賺,他以資深散戶的投資經驗,告訴我們︰多數股票投資人習慣的買賣股票方式,都錯了。投資股票致富的正確方式,很簡單,但是很無聊,所以大多數人不採用。

理查茲愛滑雪、爬山,很少看盤、幾乎不看財經雜誌,做股票買基金身為理財顧問,卻遠離世界的金融中心紐約,半隱居在中部的猶他州,理財致富,過著悠閒且優渥的生活。許多親友客戶跑來問他選股、買基金的致富祕訣,問題一再重複,於是他乾脆寫了這本書告訴大家,怎麼悠哉做股票、買基金,理財賺到錢。

所有的大師,分析都只準一兩次

我們都喜歡給別人忠告,這讓我們感覺自己被需要、有用處、有影響力。但是,讓我們面對現實吧!我們給別人〈還有別人給我們〉的建議大多都沒用,甚至比沒用更糟糕。

我有個朋友最近和太太在中美洲一片偏遠的海灘蓋了棟小屋,他們去住了幾個月,附近鄰居都去小屋拜訪過了,每個鄰居都提出不同的建議,大多以警告的形式出現。

一個鄰居有白蟻的困擾,他預測我朋友的小屋將被白蟻啃光,於是提出好幾種預防白蟻的忠告。

一個鄰居曾被搶劫,她提出驚悚的警告,並建議了多種保全措施。

一個鄰居非常害怕打雷,她院子裡有一棵樹曾經被雷劈中,所以建議我朋友要小心被雷劈。

還有一個鄰居曾在一場官司中失去了房子,他警告我朋友要提防這種風險,還勸他趕快賣掉房子,免得將來後悔莫及。

我的朋友覺得這些建議太好笑了。「我們的小屋將來肯定會發生什麼倒楣事,」他說,「不過一定不是這些,而是我們專屬的災難。」

他的故事讓我開始思考「建議」的源頭是怎麼來的。別人給你的建議,通常是根據他們自己的恐懼、經驗、專業和動機,和你的現實人生沒什麼關係;就算是對我們知之甚詳的朋友和家人,給的建議依然是錯的;而大部分我們在媒體〈包括書籍!〉上看到的建議更糟,和我們的現實人生更加扯不上關係,甚至完全無關─如果那些人根本不認識我們,要如何提出對我們有用的建議呢?

在所有建議當中,預測及伴隨而來的建議〈明示或暗示〉是最要不得的一種。二○一○年,《紐約時報》刊登一篇文章,標題叫作「市場預測:快找掩護」〈A Market Forecast That Says "Take Cover"〉。

作者〈一位專家〉建議,「散戶未來幾年應該完全撤出股市,改抱現金或與現金等值的金融商品,例如美國國庫券。」

那篇文章引起許多人注意,連續好幾天都是該報最多人轉寄的文章。但是看到這則消息,你該作何反應?你應該遵照建議「快找掩護」,而不考慮自己的年齡、目標和家人的狀況嗎?想想看,我們憑什麼對完全不認識的人提出具體的投資建議?你會接受路人的建議嗎─即使這位路人穿得西裝筆挺?

那些透過出書、上電視或上其他媒體給你建議的理財大師呢?他們當中確實有些人很有見地,但他們那種通則式的建議適合你嗎?也許適合,但也可能不適合。

就拿年金型金融商品來說,這種投資方式可以保證每個月有一定收入〈前提是要先投資一大筆錢,例如儲蓄險,你得先定期定額存錢給保險公司,十幾二十年後才可以每月領一筆錢〉,最偉大的理財大師會建議投資人避免採用年金方式。大體來說,這個建議是對的,年金制度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很差的設計,部分原因是費用太高。我自己也不喜歡這種投資方式,我曾有數十次考慮採用年金的投資方式,但最後只想到兩種用得到的情況,而在這兩種情況下,年金確實好用。

其中之一是我認識的一位寡婦,她的財產只夠退休後拮据度日,禁不起任何風險,可是她又需要比銀行存款利率更高的報酬率。仔細檢視所有可能選項之後,我認為她需要報酬率有保障的年金。

當時是一九九九年,由於後來她的生活一切順利,她的兒子還打電話來感謝我讓她避開這波股災。他說:「如果換了不同的投資方式,她最後可能身無分文,只能住在我們家的地下室。」

我再說一次,根據經驗法則,年金不是理想的投資方式。但我要說的重點是,經驗法則很危險,尤其當這些經驗法則來自不認識你的人。我甚至可以說,很少有經驗法則可以適用所有的人,最多只能當作討論的起點。至於那些知名的理財大師,他們也許是天才,也許幫助過許多人,但請切記:他們不認識你,他們不是「你的」理財規畫師。

(本文轉載自卡爾‧理查茲新書《真希望我第一次買股票就知道這些事》,中文版由大是文化出版)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park37&aid=695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