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0/10 14:54:15瀏覽233|回應1|推薦2 | |
【聯合報╱社論】 2010.10.10 03:28 am 百年來的中華民國,可謂是「中華」與「民國」兩大課題相互衝激震盪的過程。「中華」就是中國關聯,「民國」就是民主政治。大致可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在一九四九年以前,可說是「中華」分崩離析,「民國」破繭乏力的階段。一九一二年民國肇造後的「中華」,面對的是經歷列強蹂躪的「次殖民地」,接著就是軍閥割據、日本侵華、國共內戰,幾乎是無一寧日,創鉅痛深;而辛亥革命倡議的「民國」,竟遲至一九四六年始頒行憲法,當時國家已瀕分裂,「民國」可謂根本未曾體現。 第二階段自一九四九遷台至一九八七解嚴,可謂是「中華高/民國低」的階段。這個階段,由「光復大陸」至「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口號貫穿;又在冷戰背景下,中華民國一度曾被視為及自視為「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且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這些皆是顯示「中華高」的指標。相對而言,這卻也是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時代,雖然「分期付款式的民主」一直在進行,但這無疑是「民國低」的階段,民主政治受到壓制。 第三階段大略自一九八七解嚴後至二○○八第二次政黨輪替,這可謂是「中華低/民國高」的階段。蔣經國宣布解嚴及探親,意在平衡「中華」(中國關聯)與「民國」(民主政治)的互動關係。然而,解嚴後在「民國」因素突飛猛進的同時,「中華」因素卻因李扁二朝的台獨操作而巨幅倒退。民主政治抬高的「台灣意識」,轉化成「台獨意識」,於是形成「中華低/民國高」的情勢。 第四階段,可謂是「中華」與「民國」兩大元素漸趨平衡的階段;始自二○○八年第二次政黨輪替,而勢將成為未來相當長期的追求。世界大氣候的演變(全球化/中國崛起),改變了兩岸關係;而台灣內部小氣候的演變(李扁失政/台獨幻滅),使得台灣人民重新體認「中華民國」的珍貴。於是,大趨勢與主流民意已漸回到蔣經國指出的方向:中華民國應當在「中華」(中國關聯)與「民國」(民主政治)之間維持平衡,穩步向前。不因「中華」而毀損「民國」;不因「民國」而否定「中華」。 就未來情勢言,中華民國的珍貴處,正在於「中華」與「民國」兩大元素的相激相盪、相輔相成。因為,中華民國未來的吉凶禍福,主要繫於兩岸關係的發展與解決;而中華民國欲在兩岸關係的發展與解決上趨吉避凶、造福禳禍,主要將有賴於「中華」與「民國」的維持平衡。 簡要而言,站在中華民國的立場,對兩岸關係的發展與解決,不應主張割裂「中國關聯」;但理當主張這種關聯必須以「民主政治」為過程及目的。這樣的主張,與北京當局現今的觀點及綠營人士的台獨論述均有不同。北京及台獨皆將兩岸問題的前提視為「民族議題」,北京說要「共創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台獨則主張「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但中華民國則是主張:兩岸問題的前提不只是「民族」,而主要在「民主」;這不僅是說台灣的民主政治不容摧毀,也是指未來的「中國」亦應當實現民主政治。也就是說,即使主張民族主義,台灣也要堅持,中華民族應當體現為一個實現民主政治的國家;這就是「中華民國」對「中華民族」所持立場。 這種「中華」與「民國」的思考,與台獨思維大相逕庭。台獨使北京將台灣問題視為「民族問題」;但「中華」與「民國」使得北京必須將台灣問題也視為「民主問題」。台獨或許認為,愈「民國」(民主政治),就可愈「反中華」(去中國化);但本文的想法則是,也許愈「中華」(為中華民族的民主追求作示範),就愈能發揮施展「民國」的價值與力量。 在冷戰時代,中華民國自稱「自由中國」,其實顯有浮誇;但今日的中華民國,若以「民主中國」自許,應是名實相副。 「中華」與「民國」相加的價值是什麼?中華民國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上及亞洲的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國父孫中山的「天下為公」及「民族/民權/民生」思想,迄今仍是兩岸人民共同的追求,超越了「馬恩列斯毛」的論述;而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則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真正實踐民主政治的國家,這正是中華民國在兩岸關係中的價值與力量所在。誰若以非和平、非民主的手段,毀滅了「中華」五千年文明中唯一的「民國」,誰就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這應就是前面所言,「愈中華/民國愈珍貴」的道理所在。 本報在《元旦六論》曾指出,台灣漸將走出「二二八的台灣國論述」,而漸將走回「辛亥革命的中華民國論述」。具體而言,去「中華」(中國關聯),則兩岸現今不能和平相處;捨「民國」(民主政治),則兩岸未來無可共同追求。因而,「中華」與「民國」兩大元素非但是中華民國的珍貴資產,亦應是兩岸朝野可以攜手以赴的共同志業。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