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藏南寸土
2008/11/13 12:37:08瀏覽270|回應3|推薦1

    近日印度人高調宣揚對藏南的"主權".沉默良久,開始在記憶中查詢有關這片領域的內容.最初的認識便是來自1962年的中印戰爭.外交上,周恩來與尼赫魯的多番商談未能達成一致,甚至導致在記者招待會上軍人出身的外交部長陳毅當場發怒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謂予不信,皇天可鑒"當年的那一輩人在經歷了抗日戰爭,經歷了鴉片,甲午戰爭對領土割讓的屈辱.對於主權領土的受損,傷痛是後人的數倍.

     外交協商的失敗終於導致了中印戰爭的爆發.印度人在戰爭前有一種特殊的優越感,軍中甚至有人說一個印度士兵抵得上十個中國士兵,在朝鮮戰爭結束後,認為中國士兵還是不錯的,可以用血肉之軀去堵炮口,可以用血肉之軀去探測地雷````````於是他們認為一個印度士兵抵得上八個中國士兵.在國防部的會議上,只有一個人提出反對戰爭,卻被印軍將領叱責為叛徒.19626月開始,印度首先向中國軍隊進行零星襲擊,直到10,中國軍隊進行還擊,戰爭全面爆發.中國軍隊長驅直入,佔領了印度的數十個據點,印度連連後退,提出要美國給予物質支援.11,中方單方面提出停戰,並撤退出印度境內.印度方面被迫臨時將總理府從新德里遷往孟買,尼赫魯在戰後被迫下臺.

    然而勝利卻沒有足夠的國力去鎮守,結果是藏南不得不再次被印度人佔領,理由是印度立國後,有權利繼承英國殖民者佔據的中國領土。因此,藏南地區屬於印度,歷屆中國政府都沒有承認過這個事實,1913年關於"麥克馬洪線"的三方談判中,民國政府拒絕在協議上簽字,拒絕接受西藏獨立,拒絕承認麥克馬洪線.然而印度卻以佔領者的姿態單方面把藏南列入版圖之內.在中國人心裏,是無法接受,也不會接受的,戰爭不是我們的選擇,但有的時候又是惟一選擇.人類是很奇怪的動物,明知道戰爭會帶來死亡,帶來淚水,卻因為某些堅守的信念比生命更重要,生命無法重來,信念卻可以代代相傳.

      25日防長梁光烈將前往藏南為對印作戰的烈士掃墓,隨行的陣容強大,包括:負責作戰及陸軍日常事務的常務副總參謀長葛振峰、空軍司令許其亮、海軍司令吳勝利、二炮司令靖志遠、總政常務副主任劉永治、成都軍區司令李世民、成都軍區政委張海陽、蘭州軍區政委李長才、武警司令吳雙戰;西藏軍區司令、新疆軍區司令、南海艦隊司令、成都空軍區司令、蘭州空軍司令;54軍軍長、13軍軍長、21軍軍長、15軍軍長。

      此舉著實讓人吃驚,梁光烈在媒體傳達的印象中,典型的鷹派將領,說話做事果斷決絕.軍人作風一覽無遺.參加過中印戰爭東線作戰,參加過對越反擊戰.甚至還有企圖將恒河領域據為己有的觀點.我有時候玩笑說,的確是有川人的剛烈性格.然而更讓人驚訝的是這種舉動的渲染,和以前的低調相比,似乎在傳遞著什麼資訊.達旺地區對於中國來說有明顯的特殊性,是六世達賴的出生地,若真的放棄,恐怕是連政權都會動搖.所以此次有外電說解放軍主持日常工作的梁光烈防長已命令駐藏部隊進行戰備狀態,同時命令駐湖北的空降15軍準備入藏。`````````````中國軍隊人士也表示,梁光烈有可能強行突破中印停火線,進入被印度控制的達卡地區慰問邊民。
       真實性有多少,不好說,但是印度作為美國在亞洲的夥伴,中國這種動作,看來不僅僅是給印度一個警告,也是給美國一個警告,同時也是給對南沙覬覦的越南一個警告.國土四分五裂,要完全統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onialau&aid=2380457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不敢,不敢
2008/11/23 15:57
我们共同学习
青衣紫蘿(sonialau) 於 2008-11-24 17:50 回覆:

 嗨,这回来回去,礼数太多了

 嘿嘿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8错8错
2008/11/23 11:23
小妹妹继续努力,本人持续关注中
青衣紫蘿(sonialau) 於 2008-11-23 13:00 回覆:
在下一定勤奋补习,还望你不吝赐教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想不到啊
2008/11/21 14:19
女孩子也有对军事感兴趣的?不管如何,赞一个吧,这篇帖子虽然引用的较多,但中间隐隐有男儿的豪气.
青衣紫蘿(sonialau) 於 2008-11-22 12:43 回覆:
 呵呵,是有兴趣,却没有常识,所以引用比较多吧.正在努力入门:)
  虽然是个女孩子,可是性格中遗传有点男孩子的基因吧.
  比较喜欢看那种有大气魄,有谋略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