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5/11 09:23:20瀏覽2342|回應0|推薦1 | |
大學時代,初次涉獵古典音樂時,夥伴之間多喜愛聆聽交響樂,一方面是震懾於龐大編制下的氣勢磅礡,一方面,膾炙人口耳熟能詳的作品總是較多。對我而言,我對交響樂的態度,一開始卻是敬而遠之的,由於其型制過大,樂器總類繁複,要充分了解各編制的屬性及聲部間的對比,對我總是一項考驗。我最初喜愛交響樂是在國中時代,那時候什麼都不懂,家裡有了一套豪華音響,便想學學那些文人雅士,到唱片行挑了一些交響樂唱片。我還記得我最早買的是幾張貝姆(Karl Bohm)指揮維也納愛樂的貝多芬交響曲。聽了一陣子,熟悉了旋律,簡單地認識了幾個標題:「田園」、「命運」、「英雄」、「合唱」,感受了一些名士風流的氣氛,在單純魅惑於音樂的震撼效果下,就自以為是古典音樂的行家。也不知過了多少時日,有朝一日,隨意買了一張阿爾班˙貝格(Alban Berg String Quartet)四重奏團演奏的拉威爾、德布西弦樂四重奏,從此,就深深愛上此一音樂類型。 最近剛聽完布達佩斯弦樂四重奏(Budapest String Quartet)樂團所演奏的貝多芬弦樂四重奏全集,忍不住,也想來拾拾一些牙慧。我收集布達佩斯演奏的貝多芬全集歷時十年,一開始是晚期,其次中期,最後是初期的作品,而且分屬於兩個出版單位:晚期和中期是Bridge公司所出,母帶源於美國國會圖書館現場演奏的版本;早期則是Sony公司所出的錄音室作品。去年底,唱片行又出現了Sony出版的全集,懷著一顆崇敬的心,立刻又掏出了腰包。算起來,錄音室作品和現場演出作品,我勉強還稱得上保有全集。 源起 布達佩斯弦樂四重奏堪稱20世紀中期室內樂團的翹楚,也是弦樂四重奏史上持續最久的樂團(1917-1967),歷時半世紀之久。最初於1917年由四位布達佩斯歌劇院管弦樂團的匈牙利成員創立,到了1936年左右,成員改由四位在德國接受音樂教育的俄國演奏家擔任,也因此他們在貝多芬、莫札特、布拉姆斯等德奧作品的演奏上,一直有著難以超越的地位。第二代起的成員幾經更迭,1938年後,輾轉從巴黎來到美國,從此定居美國,最大的成就則在於貝多芬弦樂四重奏全集的演出次數,總計高達60次,錄音室所錄製的作品,前後也達三次之多。其次,相對於當代許多演奏貝多芬弦樂四重奏的樂團經常按照作品的編號來演出或錄音,布達佩斯則是首度採用非編號,以作品的戲劇性效果來編排演奏順序的先驅。 就基本風格而言,團員保有的Whittal提琴收藏基金會贊助的史特拉迪瓦里(Stradivari)名琴,造就了基本的優美音色。各團員皆具備個人風格,整體充滿活力、凝聚力。我手上握有的CD年代跨越1940到1960年代,正是他們演出的黃金時期。而在20年的前後當中,也可清楚辨識他們不同風格的遞羶,以及不同團員加入後的演出效果。基於對現場演奏的偏愛,以下主要以1940~1960年代於美國國會圖書館的現場演奏錄音為主。 1940年 或許基於商業考量,布達佩斯的錄音室作品,多呈現優美的和聲,忠實傳達樂譜,1940年哥倫比亞公司的錄音版本,便呈現這種基調。但同一年的作品,反應在現場演奏當中,則呈現另一番風貌。以第十一號(op.95)作品為例,節奏飛快迅速,熱力四射,呈現按捺不住的樂思。在令人屏息的飛揚節奏當中,樂句與樂句之間的過渡,經常見到強化的效果,如同福特萬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 1886-1954)指揮下的速度落差,最明顯的地方,出現在最後樂章的序奏到主旋律之間。雖是1940年代布達佩斯中期的詮釋方式,但已可預見到晚期1960年代處理作品的自由彈性與即興式的情感。 1941年 1941年的版本類似於此,典型的高低節奏落差,但仍未涉入過多個人情感。在第七號(op.59-1)的作品當中,Harry Son擔任的大提琴部分,高把位較難演奏的的地方出現明顯的音準瑕疵;Mischa Schneider(1904-1985)的中提琴獨奏,則穩定優美,饒具說書性格。整體而言音色圓潤低沉,韻律搖曳生姿,兼具活力與張力,帶有早期1920年代演奏的不協和音韻味。最大的特點出現在第二樂章當中的斷奏,凌厲果決,不同於早期1929年的觸點(pitzen/points)運弓方式。布達佩斯的傳記作者Nat Brandt於1991年出版的《活力:名為布達佩斯弦樂四重奏的四名俄國人》(Con Brio: Four Russians Called The Budapest String Quartet)一書當中提及,1933年時,一位德國樂評家稱布達佩斯為「斷奏四重奏」(Spitzenquartett),認為他們習慣以弓的前端,而不是中段的部位來運弓,如此藉由類似斷奏的觸點來製造斷奏效果的方式,其實是一種過時的技巧。儘管如此,此一綽號卻絲毫無損於布達佩斯的價值,我們若以時值現代(then-modern)的觀點來看,布達佩斯其實屬於少數仍保有傳統演奏脈絡的學派,因而,此一綽號適足以成為他們區別於新生的弦樂四重奏團體的,某種程度上的溢美。 第十號作品(op.74),較1936及1951年版本所呈現的自信、世故的抒情氣質,更顯得莊嚴、果決,情感上未採用莫札特式的優雅細緻。整體略帶英雄主義的性格詮釋,效果有些近似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 第十二號作品(op.127),具有更大的抑揚頓挫彈性,樂章間充滿了更多的情緒與衝動,以及更豐富的音色變化,尤其第三樂章的三重奏部分,飛揚的速度顯得跋扈,彷彿不可抑扼。 1942~1946年 1940年代起的布達佩斯,已明顯嘗試與早期20、30年代不同的詮釋效果,且進一步契合貝多芬性格當中的英雄氣質,1940~1941年間的演奏同質性甚高。但1942~1946年間的演奏,彼此雖無極大的趨同性,但異質性當中,仍隱約見到未來發展的軌跡。1942年的第十五號作品(op.132),如同多數錄音室的作品,充滿了「古典」(classical)的章法氣質,洗鍊、平鋪直敘(straight-through),樂句緊湊而不外放,審慎紀律的追求之下,清晰的句法隨處可見。 1943年的第十四號作品(op.131),在合奏、技術的平衡面上有優異的表現,但較1940年的典範版本,更顯出瀟灑與豐沛的情感。第十六號的作品(op.135),與同時期的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 1867-1957)有幾許接近,間或穿插著暴烈、熱情、衝動的情緒。第三樂章的歌唱性主要以三拍子的圓舞曲作為織體,從頭至尾以短樂句對稱構成,並強調每節第二拍的重音。 1945年是一重要的分水嶺,自1944年起,Edgar Ortenberg(1900-1996)成為新任的第二小提琴手後,改變了原來整體音色的圓潤低沉,以及靈動的韻律,呈現更冷冽的音響效果。整體風格介於1942年的「古典」,以及之後兩度全集演奏的「浪漫」(romantic)外弛之間。第十五號作品(op.132)保留了1942年的審慎紀律及句法的清晰度,但節奏不算緊湊,音色偏向軟性處理,第一樂章的第二主題可見到如此手法。整體的情感仍有所保留,但已向當時普遍追求「現代」的理想,趨前了幾步。 1946年的第九號作品(op.59-3),在節奏刻意放慢之下,仍可見強烈的戲劇變化,不時出現語句加強的效果,Mischa Schneider在第二樂章的輕快旋律當中所作的修辭性策略,是明顯的例子。整體果決、陽剛,排除了柔軟音色的莫札特風。 1960年 1960年是布達佩斯第四度及最後一次的貝多芬弦樂四重奏全集演出,呈現了他們典型的晚期風格。結構上具有英雄式的大開大闔,加強活躍與激昂的速度對比,並佐以語調的豐富性。在第八號作品(op.59-2)的演出當中,第一小提琴Joseph Roisman不尋常的緩慢的序奏揭開序幕,點出了他習慣以一個樂章的時間來熱身的習性。接下來的主題、發展部,時時強調非對稱的重音拍點,回歸了早期1920年代不協和音的風味。接下來的再現部以降,逐漸增強的運動感及寬廣的層次,同樣走著1942、1952年以來的抑揚頓挫軌跡,充滿了自由與即興的情感。 第十三號作品(op.130),呈現了晚期布達佩斯典型的俊美(handsome)個性,聲部的處理呈現良好的歌唱性,並帶著一份貝多芬晚期超自然的,趨近天啟的拘謹(punctilio)。經常被獨立演奏的大賦格(op.133),在此被納入第十三號作品的最後樂章,更呈現了樂團意圖涉險的強烈意志,樂段的奔放衝動式句法有意奔向狂歡,但在布達佩斯有效的駕馭下,卻不見脫韁失序的慘狀。 布達佩斯弦樂四重奏堪稱20世紀前半弦樂四重奏樂團的桂冠,一如海飛茲(Jascha Heifetz, 1901-1987)所言:「一個俄國人是無政府主義者,兩個俄國人是一盤西洋棋賽,三個俄國人是一場革命,四個俄國人是布達佩斯弦樂四重奏。」透過CD唱盤,雖然老舊的聲音來自78轉黑膠唱片的轉錄,但激昂的樂聲當中,仍栩栩可見,當年布達佩斯在美國國會圖書館經典、精湛、珍貴歷史的劃時代現場記錄。 2011.4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