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顧爾達演奏貝多芬奏鳴曲全集
2011/03/28 08:37:15瀏覽2681|回應1|推薦1

        因著母親去世,家裡的河合3號平台鋼琴,也就暫時宣告休息了。雖然,有很深的意願,想把琴蓋掀開,但總記掛著百日的期限,深覺不妥。剛好這兩個月,博物館也有課要上,所以,就趁勢休息一下了。

        所幸,龐大的CD音樂庫,還可稍微權充飢渴一番。

 

       最近剛聽完顧爾達(Friedrich Gulda, 1930-20021968年錄製的貝多芬32首鋼琴奏鳴曲,Decca發行的Amadeo版,忍不住提筆,想來說說我的淺見。顧爾達演奏的貝多芬算是我喜愛的貝多芬全集之一,還記得當年打聽它的下落完,約略過了3年,才見到它的發行,買的時候,內心雀躍不已。顧爾達16歲弱冠之齡,便獲得了日內瓦鋼琴大賽冠軍,少年得志自非等閒之輩。20歲出頭,便錄了貝多芬奏鳴曲全集,可能已創下年紀最小的記錄。我喜歡顧爾達還有個原因,他的德文名字Friedrich,和我的法文名字Frédéric一致,更讓我私下慶幸不已。

        顧爾達雖出身維也納,貝多芬的奏鳴曲也成名得早,但說到風格,恐怕還是和我們熟知的德奧體系,有些差別。就技術面而言,顧爾達已經歷國際大賽洗禮,恐怕讓我們無由置喙,在此,我也只能單純就表現性(expression)來判斷而已。我們知道的所謂德奧體系,譬如許納貝爾(Artur Schnabel, 1882-1951)、巴克豪斯(Wilhelm Backhaus, 1884-1969)之流,多帶有音響的厚重性。在讀譜上,則多遵循貝多芬的原始速度標記,未作太大的改變。顧爾達的貝多芬,除了早期維也納時期遵循海頓、莫札特的完整古典奏鳴曲式,速度較遵循原譜以外,從中期到晚期作品,逐漸採取了彈性的速度處理,但未見明顯的偏見手段。

        在音色處理上,觸鍵同樣可見德奧體系的硬直感,但排除了厚重的按壓,在均勻分布的顆粒中,略帶輕快飄逸,這也是我在聽慣了德奧的厚重音響之餘,喜愛顧爾德音色的原因之一。這種音色在處理貝多芬作品時,若要呈現的是青年貝多芬不向古典靠攏的浪漫主義義蘊,不論是早期或中期的作品,都顯得非常適合。而放到晚年的貝多芬,同樣,若不考慮到貝多芬大限來臨之前泛神論的宇宙觀,單純就晚年時代對於甜美過往的回憶,這種音色同樣適合。要聽顧爾達演奏的貝多芬,若完全放諸古典主義的傳統,或對上帝的應許,這樣的顧爾達恐怕會讓人失望。

        顧爾達的早期貝多芬,受限於純正嚴謹的古典曲式,如同多數鋼琴家一樣,屬於一種中規中矩的貝多芬,並未有太大的歧異。中期的貝多芬,例如第8號〈悲愴〉(op. 13)、第14號〈月光〉(op. 27-2)、第17號〈暴風雨〉(op. 31-2)、第21號〈華德絲坦〉(op. 53)、第23號〈熱情〉(op. 57),在顧爾達指下也未有太多的激昂靜謐反差,句法裡可見到情緒的差異,但那情緒並未到達爆裂嘶吼的神經階段,如同多數演奏者般,慣有的桀驁矯飾,彷彿只消透過鋼琴家個人氣質的陰晴怒放,就可拼湊一完整的貝多芬。顧爾達在此則彷彿告訴你,這才是貝多芬內在的深沉思緒,是內心波濤的翻滾洶湧,而非怒髮衝冠的表面形象。晚期的貝多芬,顧爾達特別著重左手的低音聲部處理,搭配著右手略顯自在的快速音群。從第29(op. 106)到第32(op. 111),處理手法較不見鋼琴家慣常使用的大開大闔的方式,來道盡貝多芬的人生終點,而是延續了中期的詮釋方式,採取較抒情的方式,更重視樂句的歌唱性;同時,左右手的平衡也更加強調。整體而言,顧爾達的貝多芬多處在一種線性發展的延綿的抒情性格,未將樂句當作厚實的團塊重力處理,以第30(op. 109)當中的多個「變奏」及「賦格」樂段為例,在略帶輕快的彈性速度當中,將不安到柔和的首尾旋律加以連貫。同樣,我們也見不到極端戲劇化的高潮起伏樂段,有的只是娓娓道來的情緒而已。

        多數鋼琴家在詮釋貝多芬奏鳴曲全集時,經常呈現三段式的論述模式:早期青澀端莊,中期昂揚激烈,晚期超脫豁達。我們聽顧爾達的貝多芬,顯然已超脫這樣的窠臼。他在意的是,在圓熟的技法之餘,洗練地鋪陳出貝多芬超越古典樣式的新曲風,即前浪漫主義的元素,親切、簡潔,偶發的柔情,且以此貫穿所有時期。他強調精神上的浪漫主義,而非行動上的躁進,在多數激昂的樂段,在掌握瞬間音色的美感之後,便迅速回歸原先的情緒,重新出發,一些先前快速堅實的觸鍵運動感,往往迅速消失,瞬間再重新啟動,整個樂章便以這樣緜密的手法來持續鋪陳,直到結束。也因此,我們並不易從顧爾達的指下看到一拋物線式的貝多芬,而是一種波紋放射狀的的貝多芬,時時統一在圓心當中。你若隨意拿顧爾達的其中兩片CD對照,你可能聽到它們強烈的一致性,無須分辨何者是早期、中期、或晚期。

        顧爾達的貝多芬,相較於多數所謂的維也納德奧傳統,更多了份個人主義式的靈動逸趣,不做作也不為過。他在知識份子學究式的讀譜之餘,樂觀地排除騷動不安的動盪效果,轉而掌握貝多芬內在氣質的抒情性,令人百聽不厭。顧爾達的貝多芬是背著手看著楓葉掉落深深喟嘆的散步的貝多芬,而非擊垮鋼琴的音樂巨人;這是我喜愛的顧爾達。

             

                                                                                                  2011/3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ongforBianca&aid=5026065

 回應文章

阿樂
2018/07/27 06:50
您好,我剛讀完 ,覺得文章解析透澈 感人 。

我聆聽古典的時間並不長 ,最近喜歡上顧爾達,是從“平均律”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