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1/28 07:56:45瀏覽2134|回應1|推薦6 | |
<紅包該給小孩錢嗎?> 中國農曆年到了,小孩子最期待的就是爸媽與長輩發的紅包。紅包袋,就是紅紅的紙袋裡,包著一堆光鮮亮麗的新鈔票。那些飄散著油墨味道的鈔票,不僅讓人眼睛發亮,甚至心情大好。 我記得我小時候,最喜歡聞新鈔票的味道,感覺有新年的味道。新年的味道還包括:除夕夜一家團圓的飯菜香、鞭炮聲響過的喜慶煙硝、貼春聯的糨糊味與磕頭領紅包時的香燭燃燒味等等。 傳統年節的味道,氤氳在一種紅燭高燒與清香祝禱的氣氛中。整個年節圍繞在一種感恩闔家平安,以及祈求新年發財、喜慶盈門的氛圍裡。而紅包袋,也正是在這種溫暖的年節儀式中,形成一種金錢的祝福。 錢,得放在人性能感受到的愛的氛圍中,才有意義!這是我想跟您分享的理財觀點。 很多現代父母,很頭疼小孩的金錢教育,擔心小孩亂花錢,又擔心小孩沒錢。所以到底該怎麼給錢給小孩?成了一個頭疼的難題。 許多金融機構建議,應該幫小孩開一個銀行戶頭,把錢存到帳戶裡,從小養成他儲蓄的好習慣。但我不禁要問,小孩看不到、摸不到鈔票,卻只看到一堆金錢數字,這會讓他對「錢」更有感覺嗎? 我的第一個建議是:或許一個看得到的撲滿,透過父母引導小孩一起儲存那一桶金,對小孩來說,反而比較容易看見金錢的重量。 第二個建議是:給小孩紅包,卻沒告訴他送錢的意義,那還不如送改一份有意義的禮物。比如送一套書、送圖書禮卷、送一套電腦或認養孤兒當小孩的朋友等等,這些都可以是發紅包的替代方案。 發紅包,未必要是給錢,而應該是一份給小孩的愛。是因為人們要傳承愛,才會願意分享金錢給下一代。金錢不是重點,而應該是親子之愛。 想想我們若回到傳統農業社會,每天吃青菜、大蘿蔔與一碗白米飯長大,基本的食衣住行都不太需要花錢買,那麼「錢」,反而成了傳統社會購買珍貴慾望的物資。給小孩錢,等於是傳統社會的長輩,給小孩一個看得見的希望。 傳統社會比較含蓄,人們不會說出心中的希望,因此改用貼春聯、用年節吉祥話與燒香祈福等儀式,來傳承上一代對下一代的期待。 現在傳統年節的氣氛漸淡,多數生活需求也都透過金錢來購買,單純給小孩金錢當紅包,一定無法讓小孩感受到父母對小孩的具體期待、祝福與希望。 你希望你的小孩變成甚麼樣的人呢?你對他將來的希望是甚麼呢?在紅包袋裡,寫下你對小孩的期望,並希望他妥善運用這一筆錢來圓滿那個希望,這個實質性的溝通價值,將遠高於給小孩錢。 總結來說,給小孩一個撲滿,讓他看得見金錢的重量;然後再用寫、用說明與具體的行動,告訴小孩你對他的新年期望,這樣,小孩才看得見金錢背後還有愛的質量。 王志鈞 Yahoo!奇摩理財專欄作家 |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