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腳踏實地的財富最寶貴---我對黑心油的省思5
2014/11/25 07:40:51瀏覽1866|回應0|推薦5

<腳踏實地的財富最寶貴---我對黑心油的省思5>

2014年3月,台灣爆發了一場太陽花學運,一群學生衝進了立法院,並進行長期占領,引發了許多年輕人自願性地加入這一場街頭運動,目的則是為了反對政府貿然與中國簽下服務貿易協定。

同樣這一年的秋天,香港也有一場風起雲湧的「占中運動」和「雨傘革命」,人們冒雨湧上中環,為的就是要爭取香港特首選舉改革。

兩場群眾,發生在台、港不同地方,訴求目標與反對對象看似不同,但背後成因其實都很接近---大家都擔心中國這個老大哥!

但如果與中國接近是有利可圖的事,為何兩地民眾要擔心呢?

近年台、港兩地與中國貼近的結果是---社會貧富差距過大,而經濟繁榮的表象底下,房價、物價高漲,結果升斗小民的生活更辛苦了。

簡單來說,台、港與中國接近的結果,看似經濟市場從彈丸之地放大到13億人口的中國,但真正獲利的是商人,而非小老百姓。人們之所以害怕中國,深層的原因之一,便是擔心這種財富分配的不平均。

但為什麼市場突然放大了,財富分配會更不平均呢?不是應該雨露均霑,全社會皆有利嗎?

簡單用一種比喻來形容這個問題,也許一般人很快就能理解。

假如有一種遊戲,它先天設計的遊戲規則一開始就對市場上扮演特定角色的人有利,那麼,當這個遊戲剛開始啟動時,這個占有優勢位置的人就會取得遊戲上的領先地位。

贏家一開始的領先優勢可能還不明顯,但隨著遊戲一輪又一輪玩下去,整個籌碼優勢就會突顯出來。

另外,如果這個遊戲的參與者突然變多呢?只要扮演有利角色的玩家相對處於少數,那麼,當遊戲規模一放大,輸家也會跟著增多,贏家所獲取的利益自然會比之前小規模的遊戲更顯得獲利突出。

當今財富市場上的遊戲,其實也是這樣,它一開始就對特定人有利。

法國巴黎經濟學院教授皮凱提(Thomas Piketty)近年寫了一本《二十一世紀資本論》(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一出版就成為暢銷書,並引發熱烈討論。皮凱提所談的,正是社會遊戲規則的先天不公平性!

他的論點很簡單:從歷史證據來看,資本報酬率通常大於整體的經濟成長率,也就是說,有錢人財富增生累積的速度快過一般人工作收入增加的速度,因此富者將愈來愈富,占掉社會大部分的所得與財富份額。

過去經濟學者認為,貧富差距擴大只是經濟發展的初期現象,到了成熟階段,分配不均的情況會隨著市場效率化與均衡化而逐漸減低。然而皮凱提卻大力反對這種論點,並呼籲各國政府應積極改革稅制,降低財富過度集中的趨勢,否則將危害社會依照個人才能與努力決定報酬的基本價值。

皮凱提的論點其實是19世紀馬克思思想的進化版,只是他拿掉了激進的無產階級論點,企圖以稅制手段來解決社會的貧富擴大問題。

從正面觀點來看資本主義社會,每個人憑自己的努力在自由市場上交換他應得的報酬,只要他先天才能高、後天努力又夠,普羅大眾便可在自由經濟市場上取得他應得的回饋,這個回饋機制將是刺激人們努力不懈的重要誘因。

從歷史經驗來看,多付出便能有多收獲的資本主義經濟,顯然比共產社會的大鍋飯主義更受到人們歡迎。

但從反面觀點看,100%的資本主義社會,其實在地球上的比例也不高,多數歐美日等先進社會其實採取的是折衷方案,也就是結合照顧弱勢與普羅大眾的社會福利路線,搭配自由市場經濟而成為一種混合政體。

所謂社福利政策,就是從市場贏家的手上抽取較為高額的稅賦,以照顧社會上的弱勢輸家。只要稅賦比例安排得當,輸家也能藉此輸得服氣一點,比較不會落入心理失衡的狀態。

但無論如何,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已經註定了財富分配的不公平性和不均衡性,這是任何政策都無法百分之百弭平者。面對這種現象,我們該如何自處呢?

其實,兩千多年前的孔子,早已給出了答案。

在《論語》<學而>篇中記載,有一次孔子的有錢學生子貢來問問題。他說:「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子貢是標準的富二代,他認為,如果他自己能做到有錢卻不驕傲,應該很厲害了吧?就好像窮人看到他卻不急著巴結一樣,都是很難做到的事情。

富二代的子貢,應該常常看到人們來巴結他,因此有感而發。沒想到孔子卻給他一個當頭棒喝的答案說:「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孔子的意思是說,這樣做雖然已經很難得了,但更理想的境界應該是貧窮也活得很快樂,富裕卻也能遵循禮法,對社會做出更有幫助的貢獻。

子貢這樣一聽,才恍然大悟,感嘆地說出:「《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子貢的意思是說,要做到財富輸給別人但心底卻還很快樂,並不容易啊,這需要一番修行、琢磨的工夫。相對地,有錢人卻願意提供資源來做有益社會之事,當然更會受到人們的尊敬。

其實這兩件事情,都是不容易辦到的事情,因為有點違反人性。

有錢人往往是精於財務計算的,要求他從口袋中拿出自家錢財來做無回饋、無報酬的利他之行,應該是大大牴觸其事業成就上所習以為常的思考習慣。但正是因為難,所以能做到者才讓人尊敬。

相對來說,讀者諸君,我們處於財富分配的中產階層,並非是大贏家。要一個財富輸給大富豪者,看到他們過著居處豪宅、出入名車、飲宴名酒而不心中艷羨者,其實也很難。

正是因為難,我們卻能從中修得一個平和心,這才是上等智慧之人!

我企圖想表達的正是這一件事情。如何看清暴富的本質,不被外表的奢華所眩惑,只要自己的生活過得好,財務收支處於平衡狀態,一個生活尚稱小康者,為何需要羨慕富而驕之人呢?

根據孔子的說法,富而無驕的富人,都沒啥好尊敬了,更何況是富而無禮之人?

做合法的生意,正當的事業,是人們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上競奪財富的基本遊戲規則,如果有做到,又運氣好,賺得了比別人多的財富,這樣的富商應該心存感恩,多做些對他人有利的事情。

相反地,兢兢業業地做事情,卻只能獲得平凡之事業成就的普羅大眾,也無須感嘆財運不濟,應該正面思考的是自己的家庭理財是否能達到節流、開源的平衡管理,而不是抱怨別人比我們有錢。

有錢不是罪惡,但錢的來路不當,便是罪惡!

有錢買不到尊敬,但有錢卻樂於無私助人,便能贏得人們的敬重!

沒錢並不可恥,可恥的是自己因此而感到自卑或自暴自棄,那就很悲哀了。

我覺得這個社會需要一種正確的理財教育,那就是,只要生活能達成收支平衡的管理,不要讓收入感不上基本的生活開銷,那麼,多數人的資產或許比不上少數人的財富,但生活上能去做喜歡、快樂之事的空間可不小於有錢人。

生活上能讓我們歡喜、快樂的事情絕對有很多,但如果社會的理財教育失敗,大家就會羨慕暴富二代能喝一瓶二十萬紅酒的生活,而忘掉夏日與朋友共飲一杯平價啤酒的歡愉!

 

問題省思5:努力了一輩子,但財富還是輸給他人該怎麼辦?

解決藥方5:看看自己的家庭財務是否收支失衡?再檢查自己有沒有進入生活拮据的困境?如果都沒有,為何不心安理得地好好活著呢?

王志鈞 財經作家

2014/11/25

王志鈞,台灣台北人,現職為財經作家與自由撰稿員。致力深耕台灣家庭理財教育近十年,關心生命教育、公益活動與提升年輕人職場競爭力。興趣為寫作、演講和臺灣史研究。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olon8888&aid=1929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