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6/13 17:16:34瀏覽2658|回應0|推薦8 | |
<預約上流老後之我思> 最近應邀到公家機關進行一場<預約上流老後>的理財演講,看著會場上百位公務員積極在聽取退休規劃的一些財務規劃重點,不禁讓我感到憂心匆匆。 首先,這個題目是主辦單位交給我的,我看了有點傻眼。因為公務人員就算將來不是上流老人,最起碼也是中流老人,肯定不是下流老人。如果連多數公務員都擔心退休後也會變成收入趕不上支出的下流老人,那其他非公務員的上班族該怎麼辦呢? 其次,預約上流老人代表一個潛在的心態---我老後要比現在更有錢,至少要比多數人有錢,因為我要向上流動,而非向下。但這種退休規劃的想法其實是有問題的。因為退休規劃的重點是如何預約老後收支平衡的生活,而非收入仍能大於支出的資產累積境界。 我這樣說,並非要批評主辦單位交給我的題目,單純只是想藉題發揮,點出社會大眾對退休規劃的一些盲點。 <預約上流老後>這個題目,想當然是由日前的一本暢銷書<下流老人>之書名衍伸而來的。這是日本社會學家藤田孝典為了表達日本高齡者的貧窮現況,特別創造的一個詞彙,所指的是收入少、存款少、依賴少的老人,他們過著中下階層的貧窮生活。 退休規劃的重點,本來就是該預防老後的下流。 但倒過來說,退休規劃絕對不是追求成為上流老人。若公務員把退休規劃的目標預設為上流老人,那應該應考慮的是及早轉換職業,而非擔任文官卻又想冀望透過理財能達到鉅富生活。 同樣的道理,一般上班族的退休規劃重點也應該放在收支平衡,而不是老後有錢。老後要有很多錢,靠的是及早啟動投資,但這並非退休理財的必要條件,頂多只能算是讓退休後生活能好上加好的充分要件。 很多人誤以為退休規劃就是把老後的生活金,及早累積得越多越好。但這樣想其實是有問題的。 退休規劃很像以前基隆的仙洞巖有個白米甕的傳說,就是有個和尚在山洞裡發現一個狀似米甕的孔洞,每天會不斷湧出白米,米量正好足夠一日溫飽。但和尚後來動了貪念,想要把洞挖大一點好多取些米,於是將米甕口挖大,但從此米不再湧出。 退休規劃的重點,其實就是如何預約老後的一日所需能安全無虞地湧出,且把意外、醫療、照護等風險都考量進去,整套思維是以退休前的時間來換取退休後的安全防禦。故創造財富的增裕,並非重點。 在退休規劃無虞下,再來做財富增加的投資計劃,這樣把守成與攻擊的兩套思路分開,才能確保退休的守成生活能安全達陣。 但一旦把增加財富與退休生活金的規劃混在一起,肯定容易貪心不足蛇吞象,每天都在憂慮退休金不夠多,但卻忘記其實確保退休後的現金流量穩定反而是簡單而易達成的。 我想表達的重點是,不管是公務員或非公務員,不要因為公保或勞保年金縮水,就企圖想方設法把晚年老本給挖大,這樣只會讓金融機構有機可趁,銷售更多不當的基金或金融商品給企圖把米甕挖大的人,這樣就極容易賠了夫人又折兵,因小而失大,讓晚年生活或資產放置於更高風險與不確定的地方了。 王志鈞 台灣理財作家 2017/06/13 http://www.guruwang.com/ |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