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7/11/28 13:27:04瀏覽1072|回應8|推薦64 | |
看了這期的時報週刊,發現有個心情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 薛家燕,是著名港劇《真情》裡的「好姨」。她八歲時就當了童星,1978年結婚後馬上就息影相夫教子,11年前,四十六歲的薛家燕,她的先生拋妻棄子跟外遇的對象走了,薛家燕苦等了先生三年,等他回心轉意,可是先生終究沒有回來,薛家燕卻被婆婆趕出去,於是她帶著當時七歲的大女兒,五歲的兒子和三歲的小女兒流落街頭。 薛家燕想起婚變時,她曾經絕望到想要從二十五樓的陽台上跳下去,幸虧當時稚嫩的兒子,叫了一聲媽,才把她從接近死亡的意識中救了出來,從那時開始,她決定化絕望為力量,勇敢的為兒女活下去。 三年後,真情的製作單位知道她的處境,想請她演出好姨一角,可是她考慮需要照顧三個孩子,猶豫不決,她的十歲大女兒主動跟媽媽說,要媽媽儘管去工作賺錢,她會幫忙照顧弟妹,結果她接下好姨的演出工作,進而再創事業的第二春。 但是,因為她日以繼夜的拍戲工作,完全忽略了家裡的狀況,直到有一次大女兒的老師拿了一篇作文給薛家燕看,題目是「我最難忘的一夜」,她的大女兒寫了這麼一段,「有一晚弟弟肚子痛,我拿藥給他吃,可是他沒有好,我好怕不敢睡,就這樣抱了他一夜」,這篇作文讓薛家燕很自責,也感恩女兒的付出。 看了這篇報導,我敬重薛家燕為兒女活下去的體認和負責,也為她後來的成就感到欣慰,但是比較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一小段薛家燕女兒寫的作文,當下讓我突然有一顆心都揪在一起的不捨。 自從自己當了媽媽之後,看待人生的角度變得柔軟多了,想起那個小女孩年紀那麼小卻那麼懂事,為了讓媽媽薛家燕能夠沒有後顧之憂去賺錢,她獨自撐起照顧弟妹的工作,也許有人會說,「唉呀!過去的人不是都是這樣照顧弟妹嗎?不稀奇啦!」,就是因為自己小時候也是這樣過來的,更是知道那一種壓力和無助,但是看看自己的小孩,現在是差不多的年齡,卻傻里傻氣的又糊里糊塗,連自身都照顧不好了,哪還能幫父母分憂解勞,從這一點,我就覺得好姨有一個很棒的女兒,她的成功,真的要感謝她的孩子。 雖然人生不是很完美,但是苦難的小孩終於結成幸福的果實,太受保護的小孩在生活上好像就顯得低能多了,我想這是我們這些為人父母的,需要認真反省的課題。 sofie 2007.11.28 圖片及音樂轉載自網路.部份文章資料來源《時報週刊》. 純粹分享,如有侵權請告知,謝謝~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