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幻夜》黑暗生存法則
2012/01/06 22:14:38瀏覽276|回應0|推薦10

幻夜(上 )

        翻看此書無意間得知《白夜行》是《幻夜》姐妹作,並且在市面上流傳著續集的說法時,一時間感到滿扼腕的。不過我既沒有那個時間也沒有那個耐心,《幻夜》都在手上了,那就看吧,還等什麼,《白夜行》再補就好了。

        關於新海美冬的真實身分,基於作者拋出的兩個選項,她有可能是新海美冬本人,也有可能是《白夜行》中的女主角。儘管作者一直將讀者的注意力鎖定在新海美冬的過去,但故事結束之後,新海美冬依舊是個謎。對於新海美冬,作者始終欠缺一個解釋,對於這樣的結果,雖然不致於討厭,還是不免有些不滿足,很想要一個答案。

        沒能按順序來閱讀當時不免有點感到可惜,但讀完本書多日後的今天,因為了解到《白夜行》與《幻夜》之間究竟是怎麼個姐妹法,忽然發現其中的好處,霎時覺得有趣了起來。假設新海美冬的真實身分是後者(書中有一點將事實指向此),那麼關於書中未給的交代,這不就有了嗎﹖東野圭吾早就給了啊,不就在《白夜行》裡﹖

        不過我想不管是以續集的模式往下看,或者是挖掘式的前傳模式,由於著眼點的不同,在感受上會有些許的差異,所以哪個作品先看都有各自的樂趣在。雖然還沒看,但根據他人對《白夜行》的描述(詳情並不清楚),我認為我會比較喜歡自己這種誤打誤撞選中的回顧式閱讀。

        其實有些東西與感觸在故事進行的當下是渾然不覺,等到閱讀完一段日子後才漸漸想明白,漸漸理出頭緒的,有種回過頭來看恍然大悟之感。光看梗概的吸引力就知道,故事自然有一番精彩可期待,但我沒料到作者會是用這樣的手法去處理。

        打從一開始,東野圭吾就沒打算給讀者答案,加藤刑警並非作為替讀者解答的存在,他不過是一個為我們撿拾拼圖的人。情況就跟在玩電玩時進行策略思考或決定的人是玩家一樣,加藤就是我們擔當的角色(雖然在這裡並不能對他進行操作),能在裡面遊走的是他,但最終能夠掌握所有線索與資訊,有能力組織拼湊出答案的人無疑是讀者,畢竟加藤可不知道《白夜行》的故事好進行聯想,我們已在不知不覺中被賦予了偵探一角。

        《幻夜》實在是個深具討論性的作品,光是和《白夜行》裡男女主角的比對就讓人很有得討論了,遑論對主角們產生的觀點與剖析,再加上還可以玩角設扮演,真是愈想愈覺得有趣。當然,這是後來才產生的。

        這一切的一切都要歸功於東野圭吾採用的半開放式寫法,供給讀者思緒騁馳的空間。要是作者將一切解釋的清清楚楚,也就無法激起像現在這般眾多的討論了,那多無趣。當初閱畢時的小小失望與不滿足,此時已隨著稍晚才清楚成形的感觸煙消雲散了。

         有人說本書裡看不到人性,我一方面困惑,一方面又有點理解對方為什麼會這麼說,那恐怕是受到覆蓋其上的冰涼所影響的緣故。美冬想讓自己變得更美麗、怕老,以及向上流社會攀爬的心理及行為不就是一種人性嗎﹖只是整個過程的鋪陳當中一直存有一股冷感而已,而那起源於一股純粹的氛圍。

幻夜(下)

        故事中新海美冬為了自己心目中理想藍圖的追求,在被她套牢的水源雅的幫助之下,同時運用自身的美貌與肉體來達成種腫企圖,一路對他人進行利用或剷除。看起來好像是個可怕的妖女,但在這整個過程中我卻感受到一股純粹性,這又是另一個令人始料未及的安排。

        不管是故事大意的敘述,還是針對故事的大意去想而不看人釋出的氣質,我怎麼看這都該是個令人作嘔的可怕角色,然而作者卻把她塑造成帶有某種存純粹的感覺,彷彿她只是單純的朝著夢想前進,或許這就是這角色可怕同時又迷的地方,如此一來也就不難明白打算至她於死的雅也為何到了最後還是轉為幫她一把,受害者濱中被甩並知道自己的設計被盜用之後確終究還是摸摸鼻子算了。

        新海美冬不免讓我對《神秘森林》中的羅薩琳產生聯想,最初對她的預期是個像羅薩琳般的人物,結果發現等級差多了。但別搞錯,不是邪惡等級,如果要比令人作嘔程度我一定投羅薩琳一票。

        叫什麼症我也不記得,總之是一種心理變態,羅薩琳是個十分善妒的人,受不了有人比她受到注視,可以說很自戀吧,擅於操弄男人的心為她達成自己的目的。就為了妹妹因芭蕾受到愛戴,見不得人好的羅薩琳便用計讓男人自動自發替她除掉妹妹。雖然這樣比可能不太對,但比起羅薩琳的小鼻子小眼睛,新海美冬朝著夢想而去的意圖似乎顯得崇高多了。

        一樣是操弄利用,兩個人物之間最大的一個差別在於美冬的為人很徹底,而羅薩琳則不。羅薩琳處於一種在某些人面前裝出另一種樣子,在另一些人面前露出醜陋本性的狀態,可說是很極端。羅薩琳對於心魔毫不掩飾的釋放,但同時也會裝的很惹人憐。

        反觀美冬卻表現得很徹底,就像正牌美冬說想成為郝思嘉那樣的人物一樣,美冬的表現就猶如她正朝著心目中理想人物的路上努力,她正在成為那樣的人,徹底將過去的人事物剝除。不是假裝,而是成為。當美冬否認一切過去發生在她身上的事時,那就好像不是她不承認,而是她已經說服自己相信那些過去並不存在,她正一步步轉變成為她想成為的人。

        在道德上來講新海美冬著實不是個正面人物,可是我並不對她感到反感,相反的,更多時候是驚佩於她高操的掌控能力。工於心計善謀略,且十分會設局,尤其是識人的本領更是沒話說,靠著善於開創資源與運用資源的本事,新海美冬一路向上攀爬,過程中卻不會給人一種心機的印象。相反的,她的手腕與智慧叫人嘖嘖稱奇,使人忘記害怕反而還不小心震懾在她的能力之下。

        幾乎從頭到尾新海美冬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一股迴異於她所做所為的清新自然,但要是一直這麼下去就太違反自然了,此時美冬身上也開始展露詭異的氣息,顫慄之感襲捲而來。

        新海美冬好還要更好的無法滿足,偏執地追求青春與美貌的心理,隨著原本已經很美的美冬一再接整形手術的行為浮上檯面,一改先前對美冬純美外貌的刻劃,作者對美冬的描述變成了「妖豔」如此聽起來叫人毛骨悚然的形容。妖魅的、擁有魔力的人偶、充滿人工的感覺等形容,新海美冬也出現了讓人感到可怕的狀態,猶如人走到極端就會出問題,有意無意的揭露美冬走火入魔的形象。

魔性之女的故事,


相關文章http://www.wretch.cc/blog/shirley71227/32575126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ofib&aid=4299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