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6/27 17:55:38瀏覽363|回應0|推薦10 | |
在地球上某個不為人知之處,存在一個名為愛蒂菲亞的魔法國度。由於外在光圈的壟罩,愛蒂菲亞一直不為外界人們所知,可說是一個獨立的特異生物圈。 然而幾十年前的一場政變,促使愛蒂菲亞通往外界的大門一度開啟,在當任葛拉休斯(註:為統治者的稱呼)的犧牲下,包括下一任葛拉休斯的一行人逃出了愛蒂菲亞。不料當初大門開啟時,發動政變者的兒子竟然也一起來到外界,一場正邪的對抗就此從愛菲蒂雅內延燒到外面的世界來。 離開熟悉的法國來到倫敦,開學第一天歐克莎就糟透了,沒想到這可怕的一天並沒有隨著放學鐘聲的響起而結束,帶著懊惱心情回到房間的她竟還經歷了一些怪異現象。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歐克莎身上相繼發生了一些不可思議的現象。儘管做父親的百般不願意,印記的出現證明了歐克沙成為新任葛拉休斯的天命,歐克莎的身世秘密終於到了紙包不住火的地步。 因為印記的出現,使得長年流亡在外的眾人們燃起了重回祖國的希望,歐克莎也開始進行相關的課程與訓練。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外面的世界中,另有其人寄望利用歐克莎來打開愛菲蒂亞的大門。在代表著格拉休斯的印記在度出現的同時,敵人亦追蹤來到了歐克莎身邊。 這本書的前面部份,尤其是剛開始閱讀的時候,一直感覺到有層厚厚的《哈利波特》的影子,說是有《哈利波特》的影子,可是卻又不成形。雖然書名有著「魔法」兩個字,我在閱讀之前對本書是全然沒有《哈利波特》類的情節的預期,期待的是另一個有關魔法的故事。也許是因為有這種期待,閱讀時忽然感悟到魔法世界好像被定型了。 當然朝著「魔法」二字的創作是有其基本的雛型,像是掃把、魔杖、咒語之類的是深植人心的魔法世界基本組成,但其發展性可藉由其他細部想法來擴張。相較於自我重新發展,本書有種承襲羅琳的創造去發展的跡象,像是瘋癲客V.S家庭小精靈、身為普通人的小吉V.S身為麻瓜的妙麗,還有 故事中除了魔法以外還並用了另一個範疇的東西,由於什麼精靈啊靈氣這方向的在《夜之屋》是一大運作主軸,印記亦運用到,所以在我眼中本書有種《哈利波特》與《夜之屋》結合的產物的形象。
本來期望在魔法這一塊的創作上可以看到一些新的面貌,結果是失望的。有些東西儘管不是原封不動的擺進去,內容卻也充滿了這裡補補那裡修修的痕跡。我所期待的創新,用黏土來比喻的話,並不是把藍色黏土和黃色黏土黏在一起造就出來的另一個樣貌就是新的,而是將藍色黏土和黃色黏土揉捏在一起之後變成的那塊黏土,一個沒有先前色澤痕跡的綠色黏土。 可能《哈利波特》太成功了,以至於後來新誕生的作品總跟著它的腳步走,導致這類故事缺乏鮮血的注入。我想歐克莎的故事需要跳脫,跳脫《哈利波特》的框架。魔法故事不是只有一種方向,希望有意以魔法為題材創作的人不要再寫另一個《哈利波特》了,而是要寫另一個魔法故事。 另外,看樣子本書基本上是專門寫給小朋友看的吧!力道不足的對話方式、語氣以及過多的植物鬥嘴描述,或許迎合了兒童的天真,但對我這「老人」來講就顯得綁手綁腳,不是什麼優點了。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