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世界是平的,人是移動的
2007/08/15 15:48:39瀏覽1007|回應1|推薦15

2007815日星期三

 

上個月,我還是個每天幾乎非到晚上十點不下班的上班族,這個月,我搖身一變成了無業遊民。上個月,我還跟三個女人一起衝到南台灣墾丁展露比基尼底下的2A1B的無線條身材;這個月,我最常做的是待在北京家中吹冷氣,上網看電視認識北京。

 

有時候時間不像想像的那樣長,距離也不像想像的那樣遠。

 

上週五親愛的和台灣同事們一起摸八圈,麻將只是幼稚園小班程度的我,看不懂這些人高來高去,根本沒在看牌卻能摸了即丟,快速到我目不暇給,乾脆下桌看書去。事前還請示過親愛的是否有忌諱,但親愛的很豪氣地說,儘管看,我還是會贏的!!

 

親愛的同事阿賓家桌上,擺了一本『世界是平的』。久仰此書大名,但沒想要買來翻過。既然沒有更好的選擇,於是就姑且看吧。

 

這一看,就看出興致來。井底之蛙如我,每次看這種講趨勢的書,都很容易被唬的一愣一愣的,原來這世界上有這麼多我不知道的事,諸如在美國打免付費電話詢問事情,接線生可能遠在印度,用一口流利且帶有你家鄉口音的英語和你溝通,而你渾然不知。全書說東說西,講南道北,其實都圍繞著這類的事情打轉。

 

有一件事倒是令我頗為心驚,書上說美國已有少數中小型醫院,將判讀X光片的業務『外包』出去,這裡的外包可不是台灣常見的,外包給另一家公司進駐醫院而已,而是透過網路,將片子傳給遠在另一洲的印度放射師判讀,隔天病患回診,美國醫師頭頭是道地向病患講解病情,殊不知美國醫師只是轉述印度放射師的見解而已。

 

我心驚的是,台灣已經有一些科別招不到醫師了,未來是不是也會步上後塵?病患到院後,醫院只負責將片子傳輸給他國醫院的醫師,展開遠距會診!咦,這樣看來遠距會診潛藏的商機還蠻龐大的哩。一旦醫界憂心已久的婦產科醫師斷層時代來臨,或許台灣民眾生產,是透過遠距醫療,由菲律賓醫師指導台灣的住院醫師或機器手臂,進行接生的咧。

 

無國界現象愈來愈明顯。

 

作者還提到『外包』已經無所不在,發揮到極致。新聞,也可以外包。將一些例行性的通稿外包給薪資成本較低廉的記者處理,僅留少數高薪聘請的記者,專心寫深度報導,省下聘請大量記者的費用。我不禁想,如果當初民生報採用此一模式,搞不好可以存活下來。雖然聯合報系早已採取將地方記者人力整併,甚至日報記者也得供晚報稿的方式,縮減人力成本,但這只是純粹的將記者人力壓榨到極致,並沒有給記者撰寫更多不一樣角度報導的空間。

 

書看到一半,我不禁佩服這些趨勢作家的包裝能力,這本書名故意打破一般人對地球的認知,堅稱世界是平的,製造話題性的效果。事實上,說穿了,這本書不過是眾多敘述全球化現象書籍中的一本。世界是圓的,並不影響作者要說的全球化概念,圓的世界反而讓人們更易於搭飛機到達世界各處,也更利於各種物品或網路傳輸。反之,如果世界是平的,航線選擇應該會少很多吧。

 

厚厚一本書看完,在北京天空下這場台灣人冗長的麻將遊戲也才結束。在作者眼中,因為網路傳輸的發達,全球化已經演變到人們毋須移動,在自己家裡電腦前,就可以替遠在數萬里外的公司做事。因為即使加上傳輸費用,人力成本都較本國低廉。以往印度人大學或研究所畢業,最好的出路是遠赴美國發展,賺得了外匯卻得離鄉背井。現在印度高階人才留在當地就能找到不錯的工作,因為全球化。

 

這樣看來,我眼前這些台灣人,只不過是在各行各業還沒有徹底全球化的空隙裡,謀得一絲生存空間的外籍勞工。人力的流動,早在所謂的全球化現象還沒發光發熱前,就已經蓬勃的發展著,我父親,為了養家活口,二十多年前,就曾經遠赴非洲的奈及利亞開墾哩。有些事或許非得親臨現場不可完成,有些經驗或許不是用網路能感受得到的。我希望全球化永遠都有空隙,否則人們終將喪失移動的能力和意念,美其名全球化,視野卻變得更窄了。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india2007&aid=1161586

 回應文章

hui998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不止如此ㄚ
2007/10/12 14:17
美國醫院 外包是早早就有的!! 網路傳輸 是最大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