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學無所用
2012/11/14 12:20:19瀏覽226|回應0|推薦4
臺中農業生產在19501980年間維持長期增長趨勢,在 1980年代前期達農業產出的最高峰,直至1983年以後才逐漸呈現衰減的趨勢,較全臺灣平均農業生產衰落的時期,約遲了10年。

然後呢?

從資源投入對農業生產的貢獻觀察,戰後臺中農業發展在1950年代農業重建階段之後,1960年代主要是依賴提高資本集約度,達到農業生產增長之目的。當全臺灣在1970年代出現農業衰退現象時,臺中則是藉由維持勞動集約度,持續農業生產的增長趨勢。直到
1980年代,當臺中農業勞動力流失的現象已進一步影響農業發展所需的勞動力時,在農業勞動力與耕地面積同時減少的情形下,農業生產再次藉由提高資本集約度,實現整體農業之增長。

再來呢?

臺中人口變動大抵可以1975年分為前後兩期。其中,1975年以前的人口變動,主要依賴人口高自然增長率支持人口總增長率;
1975年以後,當人口自然增長率下滑,影響人口總增長率之主要因素便改變為人口社會變動的高增長率。

這不是個廢話?
需要花半年的時間來算嗎?

以臺灣北部人口長期變動趨勢推估,未來10年之內,少子化的影響將延伸至中學,乃至於大學院校;其中,611歲國小學童將減少28%,1217歲國高中人數將減少13%,1821歲大學學生則將減少6,屆時臺灣教育資源勢必出現重新分配的情形。

所以呢?

19201944年間臺北市各年度人口長期增長趨勢,以最小平方法配置的迴歸方程式為:Y12.53+3.21XR2=0.9954,由此估計昭和15年(1940年)大同區的人口數應有136,900人。



生產效率=投入(input)/產出(output)。設O=O╱D×D=(O╱CD)×(CD╱O)×D,其中,O為農業產出,D為耕地面積CD為作物面積。由此,O╱D表耕地面積的土地生產力,O╱CD表作物面積的土地生產力,或稱單位面積產量,CD╱/D表複種指數。
當分子投入量(I不變,要令生產效率有所提高,即生產效率指數趨小,則分母之產出量(O必需出現額外的增量。換言之,農業產出(O)可藉由擴大耕地面積(D),增加土地生產力(O╱D)與單位面積產量(O╱CD),或者是提高複種指數(CD╱D)來實現。


我到底在幹嘛?





這些年
埋首案牘
有時候
竟不曉得自己在作什麼?
一篇又一篇的研究
能算是成果嗎?
那樣的東西
究竟能替社會幫上什麼忙?

愈來愈徬徨
我們真是待在象牙塔裡?
還是走進了荒塚裡?



1910~1930年間,臺灣農地價格約為農地產出價格的3~4倍。
這是李先生的研究成果

然後呢?

政府藉由此一研究成果
擬定出公地放領的價格
是農地產出的2.5
讓刻意低估的地價差額
轉而挹注在工業發展上

這才稱得上是知識份子的本事

雖然
我並不喜歡日後
當了總統的李先生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idney1121&aid=7045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