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發一語的「沉默」威力,更勝責罵孩子
2008/11/19 10:08:39瀏覽1909|回應0|推薦18

重複相同的斥責方式,就等於「馬耳東風」。

有個媽媽曾這麼感嘆:「每當我激動地罵完孩子,他總是不斷地跟我說:『對不起!我下次不敢了!』結果,我會心疼地原諒他。可是,總是在不久後,他又故態復萌,好像完全忘了自己答應我的事。」

我想這個孩子應該是把媽媽的責罵,當成了耳邊風,左耳進右耳出。至於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我覺得是孩子已經預先知道,萬一犯錯時,媽媽會有的反應,而本能地選擇經驗中最有用的方式去因應而已。

當孩子知道,如果做了媽媽覺得不對的事情時,該怎麼應對最安全。因此,當風暴結束後,孩子又是一尾活龍。所以,如果不希望孩子無法從錯誤中學習,父母就必須想清楚,做出與平常不同的、又可以雙贏的處置才行。那位媽媽因為孩子「又犯了相同的錯」而嘆氣,殊不知她自己的處置方式也與孩子犯錯一樣不斷地重複:她老是用同樣的方法(責罵)、同樣的語氣來處罰孩子。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要改變一下我們跟孩子一貫的溝通方式才對。偶爾,請試著運用「沉默」魔法看看。

當孩子犯錯時,只要試試看擺脫以往的方式,先用「沉默」的方式對待孩子,很令人驚訝的是孩子自然就會靜下來思考。因為他們會想:「我這樣做,媽媽為什麼不像以前一樣罵我?」甚至他們還會懷疑說:「今天媽媽怪怪的。」

媽媽的沉默會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

總之,當孩子們發覺結果並不如預期般地發生,而以前犯錯時的必經過程:做了壞事→被媽媽厲聲斥責→道歉,這次卻沒有發生時,他們就會開始思考原因。他們會開始推敲父母的心情,或是開始反省自己的行為,「沉默」不只讓大人有時間冷靜,也迫使大人與孩子從以往的固定模式中跳脫開來。

我身邊有許多朋友也對我說過,比起嘮叨說教的媽媽,沉默的媽媽更具有威嚴與力量。

我有一個朋友說,在小學時,有一次在文具店裡順手偷了隻鉛筆。回家後被媽媽發現,原以為會被狠狠處罰一頓,但沒想到媽媽居然什麼都沒說就只是悲傷地默默看著他。朋友說從那次起,每當他想做壞事時,只要想起媽媽的那個眼神,就讓他決定放棄那個念頭,理由是他不想再看到媽媽失望的眼神。

還有一個朋友也曾經跟我說,在他小時候,有一次因為跟朋友玩過頭而遲了回家的時間,當他急忙趕回家時,看到了遠遠站在家門前,一臉擔心卻不發一語的媽媽。心裡正揣想該怎麼解釋時,走到家門口的他居然被媽媽一反平常地擁入懷中,媽媽雖然什麼也沒有說,但是卻以沉默傳達了她的擔心與愛。這種沉默的力量遠比口頭訓斥更大許多。

由以上的例子,我想大家應該了解「沉默」魔法的威力。只是沉默是處理孩子犯錯的一個手段,沉默之後,你必須在沒有情緒的情況下,跟孩子談談犯錯的道理,也順便了解孩子的想法,這樣才是處理孩子有狀況時的正確之道。

也就是說,這種魔法可不能沒有後續的配套,否則,孩子是無法能夠清楚理解自己的犯錯之處。當然也就無法學得寶貴的經驗與價值觀。

本文摘自「教出競爭力---45個關鍵教養魔」一書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ymau&aid=2397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