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訂出時間表來協助孩子完成
2008/08/11 10:38:18瀏覽717|回應0|推薦4

與其總是要孩子「快點去做」,不如訂出時間表來協助孩子完成該作的事

根據統計,多數的孩子最討厭父母所說的話之中,有一句是:

「快點去做。」

統計對象包括從幼稚園到小學三四年級的孩子。當他們玩耍後留下一堆未整理的玩具,就經常會聽到父母要他們「快點收拾」。

但孩子通常不會乖乖地聽從父母的指示。這時不是由父母替孩子收拾,就是得一邊催促一邊盯著孩子收拾。

但如上述般經常由父母「主動」來幫助孩子的話,孩子也容易產生「爸媽都會幫我」的認知。且若是太常在孩子身後催促或是叮嚀,時日一久,也會漸漸失去效果。

孩子動作較緩慢是情有可原的

父母常會覺得孩子做事情總是拖拖拉拉,毫無效率。這是因為孩子不論對於狀況的應變,時間的掌握及處理的速度等都遠遜於成人,當父母以成人的角度來看待孩子時,就容易感覺孩子做事缺乏要領且總是毫無進展。

要求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遇上這種情況時,可以試著限定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所交待的事情,例如:「在吃點心之前整理好房間」。只要訂定一個含有時間性的目標,孩子也會更容易控制好自己該完成工作的時間。

完成後確實給予評價是相當重要的

當孩子完成父母交代的工作後,說句「作得真好」等,確實地誇獎孩子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如此一來,不僅能讓親手完成工作的孩子得到成就感,也能帶給孩子自發性的動機,下次即使父母不再提醒,孩子也會自動自發地收拾整理。

不只是整理房間,當希望孩子做好某些事情時,父母只要能夠幫孩子確立時間及目標,就能夠期待孩子的表現。

限時效果

所謂「限時效果」,指的是當人感覺到時間限制時,就能提高工作或唸書等行動的意欲,也能表現出較佳的集中力。這樣的理論在孩子身上也同樣適用。

本文摘自 <圖解正面教養法>一書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ymau&aid=212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