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230523~0609 Emily小寶貝2歲8個月了!不要小看「扮家家」!(附照片76張)
2023/06/15 23:10:53瀏覽82|回應0|推薦0

     這幾週我都忙著撰寫論文,暫停了部落格的貼文。感謝主!六月十三日口考通過了!真的很謝謝指導教授的費心指導和愛的鼓勵,也謝謝評審委員們的包容和寶貴意見,接下來,我還需要努力大修論文,懇求聖靈繼續帶領,幫助我能在七月初順利完成這件大事,阿們!

以下訊息轉貼自【奇蜜育兒資訊】

【發展小提醒】扮演遊戲,是孩子的學習方式

你家孩子很愛「演」嗎?對孩子來說,扮演遊戲是生活的一部分,也一種學習方式。看似有趣的扮演遊戲,在孩子的成長與學習歷程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透過扮演遊戲,孩子重現了生活經驗、熟悉許多生活技能,是進入真實生活情境之前的最佳練習,遊戲過程中還抒發了情緒,更反應了語言、心智與人際關係各方面的進步。 由此可見,扮演遊戲絕對不只是好玩而已,快運用生活用品或是準備一些簡單道具,和孩子一起盡情玩扮演吧!

本期特選主題:不要小看「扮家家」!

「喂、喂、喂!你是誰?」孩子拿著手機,假裝與對方說話,這應該是孩子最常出現的扮演遊戲了,不過,這些看似有趣的扮演遊戲,在孩子的成長與學習歷程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是孩子進入真實生活情境之前的最佳練習。

扮演遊戲對孩子的重要性

你家孩子很愛?演?嗎?!快來看看,扮演遊戲對孩子的好處——

熟悉語言使用:透過真實的生活互動和自發性的扮演遊戲,孩子能不斷熟悉在不同場域所需要使用的語言。

抒解負面情緒:扮演遊戲是孩子處理壓力與情緒的方法之一,如扮演醫護人員幫娃娃打針,可藉此抒發害怕的情緒。

學習與人相處:在扮演中學到社交所需的態度、肢體語言和口語能力,預習了未來進入團體可能遇到的各種狀況。

養成生活能力:孩子模仿爸媽照顧寶寶、處理食物及上廁所等,許多的生活能力都是不知不覺在扮演中學習到的。

增進抽象思考:在扮演遊戲中,孩子必須使用象徵物來代替真正物品(如:用紙箱當作車子),這跟未來使用文字和數字的能力是相同的。

孩子的扮演遊戲,對他的語言、情緒、社交、認知發展都有很大幫助,因此請為孩子準備一些玩具和道具,讓家中成為一個適合玩扮演的環境。除了善用家中各種用品之外,爸媽別忘了一起加入孩子充滿想像力的扮演世界,這樣會讓孩子的扮演遊戲更加豐富,孩子因此而學到更多。

日常生活所需的衣物與生活用品

隨手可得的衣物與用品,是孩子在扮演中發揮創意的最佳道具,例如:

■ 打扮用的衣物,如:外套、洋裝、帽子、手帕、小皮包。

■ 一般用品,如:湯匙、塑膠杯碗、小瓶罐、舊電話機。

■ 各式包包,如:手提包、便當袋、餐盒、公事包。

以上物品都很適合孩子用來模仿日常生活場景,這些物品會自然激發他們模仿的欲望和靈感;當然,如果家中的電話或電腦鍵盤剛好要報廢,更是適合送給孩子當作扮演道具囉!

各式扮演類玩具是最佳道具

用玩具搭配衣物用品可以讓孩子的扮演遊戲更豐富,同時年齡越小的孩子也越需要嬰幼兒專用的安全玩具以確保遊戲安全、例如:

■ 推車、嬰兒車和其他有輪子的玩具。

■ 騎乘玩具。

■ 積木。

■ 玩具奶瓶和寶寶用品類的扮家家玩具。

■ 與工作角色相關的玩具,例如:醫師包、聽診器、工程師積木組等。

孩子很喜歡推拉和攀爬的玩具,也喜歡模仿開車的場景,他們很喜歡有輪子的玩具,可以推拉也可以當車子。定期打預防針和偶爾的小感冒,讓他們對醫院相當有經驗,模仿醫護人員打針也有戰勝恐懼的效果。

和娃娃和玩偶一起演戲

娃娃和玩偶可以是扮演中的主角、配角或旁觀者,孩子喜歡模仿媽媽餵寶寶、幫寶寶洗澡或是推著娃娃四處走動。玩偶可以用來「演戲」抒解情緒,或在孩子玩得太投入時,用來吸引孩子注意的妙用。除了真正的動物、布偶之外,任何物品都可以擬人化變成玩偶,像是:孩子不喝水時,杯子就會變成會說話的杯子不停說「喝我,喝我啊!」。

引發靈感的圖畫書

圖畫書可以擴展孩子的視野,也可以增進孩子的語言能力,提供孩子扮演所需的內容,有時甚至也會成為扮演腳本的一部份,它也許不是扮演遊戲可見的主角,卻是孩子扮演能力的來源之一。

注意遊戲時的安全

自在的空間以及可以隨時自由取得的扮演道具,可以鼓勵孩子隨時發揮扮演的創意。不過,孩子可以在任何空間開始自己的扮演遊戲,所以並不一定要為孩子準備專屬的遊戲空間,但一定要注意空間和物品的安全性。因為孩子總是不按牌理出牌,所以不想讓他取得的東西要盡量收好,不想讓他去的地方盡量鎖起或隔開,才能確保遊戲時的安全。

延伸閱讀: 別小看孩子的扮演遊戲

小小孩會拿起積木放在耳邊假裝打電話,他們也喜歡餵玩偶吃東西、幫玩偶打針,有時坐在一張椅子上就假裝開起車來。這樣的遊戲對孩子的意義是什麼呢?

很多爸媽都知道孩子很喜歡玩扮演遊戲,但並不清楚孩子在想什麼或學到什麼。維吉尼亞大學心理系的Dr. Angeline Lillard正是研究兒童扮演遊戲(pretend play)發展和早期扮演遊戲的表現與兒童各方面認知能力之間的關聯性的專家。

 在第七屆信誼幼兒發展研討會的演講中,Dr. Lillard用一張三個圈圈交錯的圖來解釋遊戲、扮演遊戲和虛構事物在孩子生活中的角色。她指出,孩子透過遊戲、扮演和虛構的情境,逐漸建立起新的行為和對真實世界的認知,同時也抒發他們的情緒,發揮想像力。

扮演遊戲具備4個重要特質

「扮演」是孩子非常喜愛的遊戲方式之一,從許多研究論點可看出以下4個特質:

 ●以舊經驗為基礎:玩扮演遊戲必須先有這方面的舊經驗,如:看過媽媽照顧小嬰兒或講電話、曾經跟著爸爸到加油站加油和洗車。

 ●透過模仿來表現:孩子在遊戲中模仿周遭人們的生活、動作、語言,如:學媽媽採買或炒菜、學醫生看病打針、模仿公車司機開車等。

 ●把經驗形成心像:孩子會把日常生活中的這些經驗,透過觀察、多次模仿,內化後儲存在他們的腦海中,轉化成為「心像」,然後在某個時刻重現出來,想像或假裝自己在做某件事。

 ●會出現表徵行為:在扮演遊戲中常使用一些物品象徵其他物品,如:以積木假裝是媽媽的手機、以棍子當成馬來假裝騎馬。

 18個月大就會開始玩扮演遊戲

若要定義什麼是扮演遊戲,Dr. Lillard認為它涉及了6個面向,包括:1.心理表徵;2.比對真實;3.意圖:刻意做這件事情;4.覺察;5.純粹好玩,沒有目的;6.有行動。

 有人問,是不是不玩扮演遊戲的孩子,長大以後會比較嚴肅?其實,大部分幼兒都會玩扮演遊戲,不過,每個孩子是不同的,並沒有研究顯示,喜歡扮演的孩子長大就是開心果,不喜歡玩就比較嚴肅。一般說來,18個月大會開始玩扮演遊戲,但70%不瞭解當別人扮演時是有心理表徵的,他們覺得扮演只是跟其他的動物或人有一樣的行為;直到8歲以後, 才比較能夠理解扮演的本質。Dr. Angeline Lillard的研究認為,11歲半以後才停止扮演;有些人甚至長大還會玩,也可能是另一種紓壓方式。

 Dr. Lillard指出,孩子如果早一點玩扮演遊戲,他們在心智理論的測驗上會比較早通過,表現也比較好;比較沒有扮演的孩子,心智理論的發展比較慢。不過,如果從小讓哥哥、姊姊或是爸爸、媽媽跟小小孩多玩扮演遊戲,也許會讓小小孩比較早認識周遭世界。

 爸媽是扮演遊戲中的重要角色

在研討會中,Dr. Lillard分享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很明顯看出媽媽的行為和寶寶的行為會相互影響。

 實驗室裡,18個月的幼兒和媽媽一起真的吃點心2分鐘,假裝吃2分鐘,然後從聽心音、聽語調、看表情,用以區分什麼是真的、什麼是扮演的。媽媽並沒有事先被告知要怎麼做,而是自然表現。從實驗影片中,可以看到很多行為的變化。

媽媽表現 VS. 寶寶表現

扮演的時候,媽媽的表現

當媽媽表現更多行為,孩子的表現

笑得比較多、時間比較長
注視孩子的時間會比較長、目光接觸也多一些
動作比較大、倒得比較快、比較誇張、水壺提比較高
話比較多、講得比較快、「我們」用語較多、問題和命令句多
互動關係比較多、講話陰陽頓挫比較多

比較常微笑:
可以理解是扮演的孩子笑得多,也會假裝扮演,但這不是模仿
有假裝的目標:
孩子對物件會產生比較多連結,一個假裝的碗和一個真的碗,孩子2歲半就可以分辨哪一個是真的有麥片
較早通過假裝測試

 從以上的反應中,爸媽想必已經能看到扮演遊戲的價值,領會如何跟自己的孩子玩扮演、學會觀察孩子的反應,同時自己也真心感受互動的樂趣。從現在起,請欣賞孩子的扮演,也多多和他一起遊戲吧!

情緒的窗口~孩子的扮演遊戲

在扮演遊戲中,孩子可以假扮不同的角色,從中體會他人的感覺及表達自己的情緒、想法,有其發展上的重要意義。

小琪感冒了,醫生囑咐要記得吃藥,無奈小琪一見要吃藥就哭著扭來扭去,硬是不肯合作,媽媽只好請爸爸壓著她,折騰了好一會兒,才把藥給吃下去。過了一會兒,小琪手上抱著洋娃娃,從房裡出來,「媽媽,幫我壓著她﹗」然後拿起湯匙,做勢往娃娃嘴裡灌藥,還一邊說︰「乖乖,快吃藥,不苦哦﹗」儼然就是剛才餵藥那一幕的重現﹗

也許你會把小琪的舉動當做是一種遊戲罷了,其實她正藉著扮演遊戲表達她的內心世界,並希望藉此能消除對吃藥的恐懼感呢﹗

安全的表達各種情緒

扮演遊戲在孩子的發展上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孩子可以藉著假扮真實生活中的各個角色,表達他的想法,甚至擴展他的想像力;也經由這種方式,他可以去發現別人不一樣的感覺,瞭解他人的行為,甚至把他對別人的感覺安全的表達出來,並且在可以掌控的情境中,因扮演不同的人物而體會出真實生活中可能出現的情緒,如無助、恐懼、憂慮等,這些都有助於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兩歲的孩子已經開始瞭解,在生活中,並不是所有表達感覺的方式都會被接納,但在扮演遊戲中,他可以很自在的以他的方式把他的感覺表達出來,不必擔心會傷害他人或受到指責,例如,孩子已經知道即使生氣也不可以打人,不過,他卻可以把怒氣發洩在玩具娃娃上,甚至打它,也不會受到大人的責罵,平時不被認同的情緒表達方式,此時就可以很自在的發洩出來。

在遊戲中嘗試不同的情緒

他也可以透過扮演遊戲,嘗試在日常生活中沒有機會表達的另一種情緒,例如,一個小男孩平日可能沒有機會表現他野性之外的另一面,但是他卻可以輕輕撫摸他的玩具小熊來展現他的溫柔面;一個小女孩可以扮演一個仲裁者,責罵兩個她想像中正在吵架的朋友,來代替她真實生活中面臨此情境時的無力感;當孩子在地上推動一個小盒子,假裝是疾馳而過的賽車時,他的認知發展已經又向前邁了一大步,會用一件事來代表另一件事,賦予其象徵意義,這也正是孩子瞭解抽象的數字和文字意義的前奏。

此外,扮演遊戲也可以幫助孩子磨練語言技巧。同樣一隻玩具熊,孩子可以給予它多重身分,有時是父母,有時是朋友,他會變換不同的聲音,發展不同的對話,甚至使用新的字彙或新的表達方式,去豐富他創造出來的奇妙世界,而且,孩子會在一個設計好的情境中,去練習解決問題,例如,當小女孩邀請三個娃娃吃飯,卻發現只有兩張椅子時,她就必須想辦法去解決這個自己製造出來的難題。

進入心靈世界的窗口

扮演遊戲也是進入孩子心靈世界的一扇窗,如果孩子對著娃娃說︰「乖乖坐好,媽媽煮飯給你吃哦﹗」意味著她希望能快長大,就像媽媽一樣。父母此時只要在旁靜觀孩子自己的發展,給他溫暖的支持就夠了。如果孩子邀請你扮演某個角色,那麼,就做他想要你做的,不要加入太多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假如你真的有一些想法想提供給他,也要用詢問的口氣︰「你認為這樣做如何?」或是「你覺得我們應該這樣做嗎?」保留他自己思考的空間。

遊戲結束之後,別忘了告訴他︰「我要去煮飯 ﹗」幫助他再重新建立你真實生活中的角色。

欣賞孩子的扮演遊戲

如果你能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扮演遊戲,將會發現孩子是依他們的慾望和夢想去建築他們的奇妙世界,在那裡,他不只可以更清楚的認識自己,更可以從中發現他的能力和價值。

( 休閒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uihuey1125&aid=179405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