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6/21 09:19:59瀏覽254|回應0|推薦0 | |
本週心情較放鬆,但仍感疲累,除了在育達上課、開教學研究會,及教會的一些事工之外,整天空閒時就是補眠。不過,腦中還是常想著「要修改論文」這件大事!加油!要安靜!要專注!懇求聖靈繼續帶領!阿們! ※以下訊息轉貼自【奇蜜育兒資訊】
本期特選主題: 孩子該不該上學,爸媽的關鍵思考 孩子不久後就要滿三歲了,爸媽是否開始思考,該不該讓孩子去上學了呢?其實「上學」對小小孩來說是件「成長大事」,爸媽或許只從「我覺得」的角度去思考,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評估要點。以下將協助爸媽從「何時是上學最佳時間點」以及「該選哪間學校」兩大角度思考評估,進而做出對孩子最適當的決定。 三大要點,確認孩子上學的最佳時機 孩子該不該上學,首先應該確認此時是不是孩子上學的最佳時機,以下三點可以做為評估孩子是否適合上學的條件: 要點 1:評估孩子所受到的照顧品質 孩子尚未上學時,主要照顧者有父母、親人(如:祖父母)或保母。如果照顧者能提供孩子良好的照顧品質,像是:提供適當與安全的活動空間、均衡的飲食、良好的睡眠、穩定的作息、室內外多元的探索活動等,爸媽就不需急著將孩子送到幼兒園。要是照顧者無法提供良好的照顧品質,倒不如為孩子選擇一個優質的幼兒園,讓他擁有較豐富的成長環境。 要點 2:檢視孩子是否具備上學的基本能力 上學的「基本能力」包含以下三項:(1)表達需求的能力:當肚子餓、想上廁所、身體不舒服、找不到書包時……能清楚表達;(2)理解生活指令的能力:聽得懂洗手、喝水、拿書包、收玩具、排隊等日常指令;(3)自我照顧的能力:能自己完成穿脫衣服鞋襪、洗手、上廁所、吃飯等動作。這三項基本能力越成熟,孩子就越容易適應幼兒園生活。 要點 3:觀察孩子是否表達對友伴的強烈需求 現代家庭幾乎都只有一、兩個孩子,往往無法滿足孩子對友伴的需求,這也是幼兒園無法被取代的重要功能。不過送到幼兒園也不是唯一的選擇,爸媽還是可以透過親友、社區、參加課程等方式為孩子建立「友伴小團體」,以增進孩子互動的機會。 七大要點,篩選優質幼兒園 一旦確認孩子已經到了上學的最佳時機,接著就要評估選擇的學校是否合宜。以下七項要點提供給爸媽參考,篩選出優質的幼兒園: 要點 1:園所的教育理念和特色 詢問園所的教育理念與特色,以及培養出孩子的強項。確認這樣的理念跟你的教養觀是否吻合。 要點 2:老師和孩子相處時的態度 觀察老師是否具親和力?會彎腰或蹲下來和孩子說話嗎?音量、措詞和語氣如何?孩子犯錯如何處理、處罰的方式是否合宜? 要點 3:有什麼親師溝通的管道 詢問園所如何解決家長對孩子在校狀況的疑惑,溝通管道有哪些?每個學期會安排哪些親職活動給家長? 要點 4:課程、教室和上課氣氛 課程進行的方式活潑嗎?老師上課時,孩子是自在投入、還是不太敢講話?是老師單方面的教導,還是孩子可參與老師的話題?玩具、書籍豐富嗎?若有才藝課,是否兼顧各領域的均衡發展?孩子的作品多樣嗎?如果太一致,代表教學可能較無啟發性。 要點 5:園所是否注重環境安全 是否定期做環境安全檢核?廚房門是否加裝安全門閂?樓梯間、遊戲設備、銳利的桌角及柱子等是否有加裝安全網、護角、護條等防護設備? 要點 6:孩子有足夠的活動空間 整體環境與設備是否感覺舒適、明亮、通風?孩子活動空間是否過於擁擠?是否有自己的體能遊戲場或附近有可活動的公園? 要點 7 :衛生與保健設備管理得宜 園所的廚房廁所乾淨、通風?地面是否乾燥、止滑?玩具是否定期清潔?班級備有醫藥箱?有保健室或保健床嗎? 提醒爸媽,啟發學習的關鍵在於專業有愛心的老師,參訪時,務必找機會和老師交談,觀察老師和孩子的互動,才能找到真正適合孩子的優質園所。 延伸閱讀:: 【寶貝上學去】如何為孩子選幼兒園? (洪蘭) 每到入學前,如何為孩子找一所適合的學校成了爸媽急切的功課,爸媽該怎麼看待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上學呢?洪蘭教授提出了最關鍵的問題:學習熱情。 2016年底,因安排瑞士巴賽爾交響樂團的志工來台教學之事,去了一趟歐洲,參觀了德國和瑞士的幼兒園,對他們的幼教理念很認同,回來後,一直想把這個精神宣揚出去,這二天,正巧接到野人出版社的《德國幼兒園原來這樣教》,一讀之下,喜出望外,我不必寫了,這本書已完整的說出了德國的理念。作者為台灣的幼兒園老師,嫁到德國後,又在德國作了三年的老師,所以對德國幼兒園的情況很了解,她把台灣和德國對幼教的看法作了個比對,一針見血的指出差異,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值得我們反思。 因為快樂又主動,所以學得最好 遊戲本是孩子的天職,所以德國幼兒園沒有安排功課,更不要說回家的作業,他們認為讓孩子快樂的過每一天,享受不同學習所帶來的樂趣是幼教老師第一使命。孩子天性是熱愛學習的,只需依其意願引導即可,因為學習本身就是最大的犒賞。快樂的孩子不一定學得最快,但可能是後來學得最好的一個。 台灣喜歡設計活動讓孩子參與,著重在編教案上。因為急功急利馬上要看成效,沒有給孩子內化學習熱情的時間和空間,所以學習效果不好。書中有個移民媽媽跟台灣媽媽很像,很在乎她女兒學了多少,既然園裡不教,她便在家中自己教孩子顏色和數字,但孩子總是記不住。老師後來發現這孩子變得畏縮、呆板,跟以前不一樣了,一問之下,原來母親對孩子的期待形成她的壓力,使她不想再學習。 給孩子充裕的時間培養自己的能力 其實孩子有一生的時間去學顏色和數字,如果現在因為外在的壓力而逃避學習,以後就很難扭轉學習的態度。台灣很多孩子在幼兒園時並沒有怕數字,為什麼一進小學,看到數字就想逃呢?因為我們期待他有「表現」,表現不好壓力就來,幾次以後,趨吉避凶的本能就使孩子看到數字就緊張,不想學了。 德國的教育者知道孩子出社會所要用到的知識還未發明,所以他們不急著教知識,但自理生活的能力卻是每一個人必得會的。所以在幼兒園中,他們要求孩子自己學著做,哪怕一條褲子要三十分鐘才穿得上,也沒關係,一回生,二回熟,熟就能生巧了。書中有個2歲的孩子,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把褲子穿上了,很得意去給老師看。老師一看,穿反了,拉鍊在後面。但是老師並沒有叫他脫下重新穿,任由他穿著反著的褲子跑來跑去。因為一叫他重來,他的熱情被澆熄,下次就不肯再試了。結果有一天,老師突然發現,他這次穿對了,並且從此沒有再穿反過。 這個例子使我想起台灣的橡皮擦媽媽,喜歡把孩子辛辛苦苦寫好的國字擦掉,只因為溢出格子或寫得不好看。沒有想到這會澆熄孩子學習的熱忱。難怪有個小女孩跟她媽媽哭說:「我已經寫了三遍,都被你擦掉,我不寫了,你擦掉的,你自己寫上去。」過度或過早的提出糾正會使孩子覺得我「總是做不好」,就失去學習的動機了,教學不可急,水到渠成。 老師和父母都要抓住準則,不妥協 若孩子耍賴時,怎麼辦?書中有個孩子鬧脾氣,不肯自己穿鞋子去公園玩。老師一再催促他都不理,於是老師下了最後通牒,一分鐘後再沒穿好鞋子,那麼大家就出發,他會留下來。當孩子看到老師是玩真的,大家都走了時,大哭著,趕快把鞋穿上追出去,但來不及了,隊伍已走遠了。一次以後,這孩子便不敢耍賴,而別人看到老師令出必行,也不敢以身試法了。 父母只要言行一致,孩子就不難教,教養的法則必須全家一致,不能一個扮黑臉、一個扮白臉。當孩子哭鬧時,不要理他,因為過度的安撫和斥責只會延長孩子負面的情緒。父母可以等孩子哭完了,情緒恢復冷靜了,再跟他談道理。重點是父母不可以妥協,教養的原則絕不退讓。 作者說:德國人認為在幼兒期不停的灌輸大量的知識是沒有意義的,所有強學強記的知識不僅最後可能忘的一乾二淨,而且會破壞學習的熱情。老師要教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使他們不成為社會的負擔,但不強迫他去學任何他不想學的東西,因為只要有學習的動機,他有一輩子的時光去充實自己,不急著一朝一夕。 遊戲是孩子的天職,請不要怕他輸在起跑點上,剝奪了他天賦的權利。 【孩子在幼兒園都學些什麼?】 幼兒園是孩子第一個離開家庭獨立學習的地方,孩子在3~6歲的學齡前階段,將建立良好的習慣、豐富生活的經驗、學習表達需求與想法、與人互動與控制情緒,這些也都是奠定未來終生學習的基礎教育。 學習表達自我 孩子的語言表達與認知概念尚在發展當中,還無法正確按照時間循序來描述事情,也不能完整敘述事件。在幼兒園裡,老師會鼓勵孩子自編故事學習表達幫助語言發展,讓孩子透過畫畫塗鴉、扮演遊戲的方式來表達自我的情緒、感覺或想法。 建立學習模式 學齡前的學習重點不是學多少,而是如何學習。順著孩子的好奇、提問,鼓勵孩子探索、發現並學習,這樣的學習方式,對日後孩子觀察、比較、分析、推理能力的發展很有幫助。在幼兒園裡,提供很多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孩子「主動」遊戲:孩子玩水、玩沙,在活動中自然觸摸、觀察;堆積木、組合玩具,獲得玩和創作的樂趣;唱歌、跳舞,展現自己的身體。 學習友伴互動與協調能力 孩子進入幼兒園,開始面對與同齡孩子的互動,學習面對別人的拒絕、保護自己,學會解決衝突、與人分享,這些都有助於提升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幼兒園裡,提供了各樣的素材與遊戲讓孩子體驗與探索,大部分的孩子在家裡的玩具都是獨自擁有,在學校,孩子需要協調想要的樂高零件,輪流等待騎腳踏車;老師也會設計需要合作完成的任務與情境,讓孩子學習分配角色或分工完成任務,學習與人互動、解決問題。 靈活身體動作並維護自身安全 健康的孩子從早到晚都精力充沛,3~6歲孩子在頻繁的活動之中也獲得其他領域的學習,例如:上下、左右的空間知覺,對日後寫字、打球、閱讀等活動都有助益。在幼兒園裡,專為孩子設計的寬闊、安全的戶外活動設備或體操教室,讓孩子盡情跑跳;專為孩子設計的動作發展遊戲,讓孩子練習控制自己的身體、操作使用器材與遊具。 學習性別角色與尊重 這個年紀的孩子開始注意到性別的差異,對「我從那裡來?」很感興趣,用他能接受的方法告訴他,滿足好奇心。在幼兒園裡,老師會教導孩子保護自己的身體及尊重別人的身體,引導孩子對性別的正面態度,更啟動孩子的人身安全意識。孩子對於世界的人事物逐漸展露觸角,最重要的禮貌、尊重與品格教育並不是光靠學校教育就可以建立,必須依靠大人以身作則,讓孩子在愛與尊重的環境中潛移默化、慢慢學習。 【透過統合學習,給孩子帶著走的能力】 學習區或主題統整教學是目前幼兒園的主流教學法,也就是新課綱中的統合學習,目標是「給孩子帶著走的能力」。什麼是統合學習呢?我們訪問了具有多年幼兒園輔導的專家為您解惑。 幼兒園學習從早期的排排坐、吃果果的單向教學方式,隨著國際間開放式教育的盛行,台灣也逐漸從單元教學演進到不同方式的統整學習,包括以主題網發展的主題統整教學、提供不同特色學習環境的學習區、以教具和混齡為特色的蒙特梭利教學、親近自然和藝術的華德福教教學、源自義大利瑞吉歐的方案教學,甚或是標榜語言學習的全美語或雙語教學等等,近二十年來在許多幼兒教育學者、專家的研究、輔導下,台灣幼兒園在原教學基礎下已注入在地文化,分別發展出各式屬於自己園所的特色教學。 統合學習,給孩子帶著走的能力 長期擔任教育部幼兒園適性特色輔導專案協同主持人的陳娟娟老師指出,每種教學法都有它的核心精神與特色,至於哪一種最好,並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即使標榜同樣的教學,執行力不同結果就不同,老師怎麼安排環境、怎麼準備學習素材和進行引導、怎麼和孩子對話,才是真正的關鍵。目前的主流可以說是「學習區—區中區」的作法,在幼教新課綱中,它其實就是統合學習,目標是「給孩子帶著走的能力」。任何學校,只要老師有這個理念,願意嘗試學習,都可以把學習區帶進自己的教室和學校裡。 為什麼統合學習是目前各國幼兒教育的主流呢?陳娟娟老師表示,從觀摩芬蘭、英國、德國、荷蘭、日本、新加坡等幼教先進國家的做法和理念,發現最重要的就是「相信小孩自己有能力,放手讓孩子做,讓孩子慢慢學習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懂得問問題和找重點。」她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 這幾年由於恐龍熱潮,大多數喜愛恐龍的孩子都愛研究暴龍或翼手龍,但有個幼兒園孩子想要研究生活在水中的的蛇頸龍,這其實是個冷門的主題,老師和家長都不太了解,於是家長找到了台中科博館裡熟識的研究人員轉介給孩子的老師。老師聯繫後獲得寶貴的訊息,同時研究人員還請老師幫忙「闢謠」,因為許多老師都教孩子恐龍分成吃草和吃肉的,其實白堊紀並沒有草,只能說是吃植物。 當老師和孩子分享得到的資訊,孩子了解蛇頸龍是雜食性,水中的小魚和水草都是牠的食物,於是孩子進一步問:「那他在水裡是怎麼上廁所的呢?一邊吃一邊上,還是……」經過反覆的提問,孩子也從不同的百科全書中查看,比對,逐漸歸納出一個輪廓,於是用圖文方式描繪出自己的理解,做成海報。 學習如何解決問題,比學知識更重要 陳娟娟老師強調,知識是學不完的,但解決問題的方法一定要學。孩子在探索過程中學習到的包含了獲得的資料要不斷求證、過濾,可以自己單人探究,也可以和別人一起合作,從無到有建構出蛇頸龍的表徵。所以我們在乎的不是教學模式,任何教學模式都是要能提供環境的支持,引發孩子主動學習,有意義的學習,並且能協助他解決困難。 幼兒園裡「學習區—區中區」的模式,並非從零開始,而是可以從別人有意義的經驗出發,把既有的學習區規劃,細分出來。例如:美勞區裡面,不只是繪畫,還可以有編織、捏塑、拼貼等等。老師要能夠對家長述說孩子學習的故事,像是用什麼方式完成的、會用自己的專長教其他孩子,這麼一來,家長也就能知道孩子如何動腦、動手、與人互動的完整學習歷程,欣賞孩子的成長。 |
|
( 休閒生活|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