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5/06 08:24:49瀏覽525|回應1|推薦4 | |
小孩上學就是去玩–玩沙、玩水、辦家家酒、塗鴉、吹泡泡、捏黏土、做餅乾、躲迷藏,不必強制學習算數或寫字,您可以接受這樣的教學方式嗎﹖ 玩樂中心(play center)是紐西蘭獨有的一種嬰幼兒教育體系,此次造訪紐西蘭,跟隨朋友去參觀了她女兒就學的玩樂中心,見識這種獨特的學前教育。 在紐西蘭父母可以自行為孩子選擇玩樂中心或幼稚園,兩者不太相同。一般幼稚園招收三四歲以上的幼兒,按幼兒年齡分班,一名老師平均照顧教導十多名幼兒,有一定的課程,父母鮮少參與教學。玩樂中心則招收自嬰兒到小學前的幼兒,孩子不按年齡分班、一起活動,父母親參與教學照顧,一位大人平均照顧3-5名孩童,沒有固定的課程。 筆者參觀的那間玩樂中心戶外有沙地,幾個幼童興高采烈地玩沙。朋友說她外甥前年來度假,回去後孩子最懷念的不是水族館或紐西蘭的山光水色,而是在玩樂中心玩沙。想不到玩沙對孩子有那麽大的魅力,讓孩子到學校玩沙恐怕是許多台灣父母難以接受的事吧﹗戶外還有用車胎做的鞦韆、實木及繩子做的攀爬設施、草地,及一小塊農作園地。草地上擺個小型的戲水池,孩子就可以玩水嬉戲,孩子還在園圃種了玉米、青椒、番茄、花椰菜、向日葵等作物。 室內有許多幼兒讀物、玩具、衣飾、積木、拼圖、繪畫用品及其他教學用品,也有樂器。詢問老師孩子是否學習算數及寫字,老師說:「孩子如果有興趣想學,我們才教他。」依據孩子興趣來教學,自然孩子喜歡上學,孩子可以不必勉強學算數或寫字。 玩樂中心有許多衣物,朋友的女兒最喜歡「換裝」,幾乎每次去都自己挑選衣飾,把自己打扮成公主、舞蹈家、女侍、仙女,然後和別的孩子一起玩遊戲、玩樂器。 有的媽媽為孩子(不見得是自己的孩子)讀故事書,有的在教孩子做餅乾,有的看著孩子畫畫–家長基本上只是在旁觀看,並沒有指導孩子如何畫畫,孩子畫得亂七八糟也不干涉。 在玩樂中心裡,孩子可以奔跑、打滾、東鑽西藏、打水戰、玩各式遊戲。一個上午的玩耍讓孩子盡情消耗體力,回家後很多孩子都會睡個午覺,家長也可以趁機休息。孩子有足夠的運動,又曬得到陽光,身體自會比較健康。 玩樂中心的教育理念就是要讓孩子從玩樂中學習,要求父母到玩樂中心值班服務、共同照顧教導所有的孩子,也就是父母就是孩子的老師。提倡這種教育方式的人認為孩子在玩樂中心可以發展社交及溝通能力、學習分享及尊重別人、自己做選擇、專注去做某件事、培養興趣、發展獨立性、愛惜物品、產生歸屬感……等等。 朋友說前不久每位孩子被通知要提供一些食物給慈善機構,食物自然是由父母提供的,但藉此活動孩子就會知道社會上有些窮人還缺食物、讓孩子學習關心別人。要提供食物給慈善機構的事情是由家長們開會決定的。 經過六十多年的發展,紐西蘭共有五百多個玩樂中心,全國各區皆有管理機構。各地的玩樂中心設施及教學管理方式略有不同,這是非營利性的,有的免費,有的收取小額費用。家長志願參加玩樂中心的教學及活動,也有教育專職人員協助這些家長學習照顧及教學技巧。這種教育體系需要父母的高度參與,孩子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下自由學習,親子間的關係更為親密。 台灣的幼童多半逃不過家長望子成龍的期盼,從幼稚園就開始學習各種功課,雙語教學、才藝訓練滿足了家長,但這些往往減損孩子的童年歡樂。家長認同支持這種在玩樂中學習的教育方式,紐西蘭的小孩真是幸福!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