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用以淨化心靈與大能場感應道交
聽經以達理事通曉提升慧命
將佛法落實在日常起居坐臥、應對進退中,即是學佛
老實學佛
淨界法師
我要提醒大家:修行人,你的心住在什麼地方,對你會有很大的影響;你住在五陰再來調伏五陰,你就不是它的對手了,你就很難修行了。
你看有些人修行了幾十年,沒什麼進步,方法錯誤!
所謂諸法因緣生,你掌握一個解脫的因緣,它當然是往解脫道走。
所以這個根本問題,你一旦錯了,正如《楞嚴經》說的:你住在一個五陰的假相來修行,你是虛妄性的;就好像你用沙去煮,它一輩子不可能煮成飯。
五陰身心是生滅性的、是輪回性的;輪回性的東西,你能夠修出菩提性出來嗎?不可能嘛!
你要產生菩提的果,你必須找到菩提的真因;所以你如果找不到你的真實心性,那你不可能產生菩提性出來,因為你的因都沒有找到,你怎麼會有結果出來呢?
《楞嚴經》的重點,只有一句話,就是──讓你把心帶回家。
外面不是不能去、五陰不是不能面對,但是你要先把心安定了,安住在一念心性,你才有資格談到面對五陰,你沒有找到家之前,你沒有資格談五陰的對治跟調伏。
《楞嚴經》它是先求安住再求調伏,菩薩一定是先找到你真實的本來面目,安住在不生滅心,觀察你自己的生命,你本來沒有這些東西的,那是假借因緣和合虛妄有生,站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面對生命,這時候你就掌握了整個《楞嚴經》的修學了,這個就是首楞嚴王三昧——改變你的心態!
你過去喜歡布施,你還去布施;你過去喜歡放生,你還去放生;統統沒有關系,但是你站在一個一念心性的角度來修布施、一念心性的角度來持戒,所有的功德,變成菩提性而不是輪回性,比較大的差別在這個地方。
所以《楞嚴經》整個修學,其實就是改變一個菩薩的心態──你的心態改變了,你整個生命因緣,就完全改變;你心態不改變,你就很難修行。因為你本質錯了,你本質是虛妄性的,你不可能成就真實的功德!
YOUTUBE影片 |
大佛頂首楞嚴經 -淨界法師講釋
|
經義概說 |
修習「首楞嚴王三昧」 |
《楞严经》01 |
|
《楞严经》02 |
|
《楞严经》03 |
|
《楞严经》04 |
|
《楞严经》05 |
分別真心、與妄心。回家的過程。六根門頭 不要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要做應該做的事情。 |
《楞严经》06 |
怎麼判定自己的修學有沒有進步,心常覺照。 修行十年的時候很容易受外境影響,如何轉妄想成真心。 跟著大佛頂性(不變隨緣、隨緣不變)走 如何因應逼出妄想的時候,所產生的反作用力 跟著感覺走和跟著道理走的不同
不要破戒、不要破見思想,如何對應五十陰魔 |
《楞严经》07 |
消業障如翻大地,從根本拔起 |
《楞严经》08 |
修學重點、特別的地方簡單的說明 緣修-以法來主導正念 真修- 找到內在真實的心性,以真實心發動自利利他的行門 不對治煩惱,找尋煩惱的根源。
安住在(首愣嚴三昧)之上,保持清淨覺照
解釋經題 / 經文綱要 / 隨文思義 / 結示勸修
|
經文教解 |
|
《楞严经》09 |
|
《楞严经》10 |
破戒 / 破見 執理廢事 / 執事昧理 |
《楞严经》11 |
|
《楞严经》12 |
開悟愣嚴,成佛法華。 不變(愣嚴)破障除惡,隨緣(法華)莊嚴善法 都以(真如)作為根本。
序分: 通序 / 別序(緣起)
|
《楞严经》13 |
|
《楞严经》14 |
顯位歎德。事持:由事相上去修持( 憶念障礙 )妄想障 念佛(事持進入理持) -念佛是誰 由感受延伸出去的想法 / 無明緣行(隨妄轉) & 不隨妄轉 |
《楞严经》15 |
|
《楞严经》16 |
|
《楞严经》17 |
|
《楞严经》18 |
|
《楞严经》19 |
|
《楞严经》20 |
|
《楞严经》21 |
|
《楞严经》22 |
|
《楞严经》23 |
|
《楞严经》24 |
|
《楞严经》25 |
|
《楞严经》26 |
|
《楞严经》27 |
|
《楞严经》28 |
|
《楞严经》29 |
|
《楞严经》30 |
|
|
|
|
|
|
|
《楞严经》120 |
轉識成智,當體即空。人不怕起煩惱,就怕起顛倒 |
|
|
《楞严经》197 |
云何應住,云何降服其心。 真功夫提起來時,是沒有是非對錯,觀照白紙上的黑點 拜佛拜到一百拜一千拜的時候 |
|
|
《楞严经》226 |
「六解一亡」-- 六根解開了,一也不可得。 |
《楞严经》239 |
依止一念清淨的心,升起利他的妙用。 |
《楞严经》247 |
|
- 陸續連結,同修共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