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2/06 11:29:31瀏覽1654|回應0|推薦16 | |
今年除夕,機構圍爐熱鬧了點。 即便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春節假期,仍有部分院生無法返家過年,原因百百種,最主要的,就是雙親不在了。在教養機構待了些年,看到的人情百態每每讓我心有所感,有些現實狀況無從左右、有些現實的人更是無法多說,每個家庭都有不得不去面對的困難與挑戰,這些院方都懂,只是仍有遺憾。 這兩年來院裡接到詢問空床的電話愈來愈多,卻也悄悄發生了些改變,以往打來詢問的第一句話是問還有沒有床位,第二句話就問收費怎麼算,如今第一句話多半還是有沒有床位,但第二句話卻變成週末要不要接回? 雙北的機構實施週休二日已有些年,這股風潮將會逐漸蔓延到全台,或許不是那麼快就會實踐,卻可能是政府將來的政策目標;多數行業早已週休二日的現在,教養或長照機構依然很難真的達到實質週休二日,人力是一環,更重要的原因是總有些個案無法週末固定返家。 這一點,我院開始推行了一年,為了給家屬適應期,院方提出每個月返家過夜一次的漸進式目標,實際上能做到或能配合的家屬依然是少數,教養機構是這樣的,愈住愈久就會與原生家庭的聯繫愈來愈淡薄,機構當然不希望看到那種情況,以往包山包海的時代已經轉變,家庭應該負起的責任實在不能忽視。 話都可以說得輕鬆,真的要做,卻困難重重。 在這領域待久的人也都清楚,在機構住得愈久、回家的日子可能就愈來愈短。 今年留在機構過年的院生年夜飯吃得開心,晚上九點多,一位院生突然給送了回來,家屬說是院生一直盧說要回來,拗不過,只好在除夕夜趕忙送回來;實際情形當然沒那麼簡單,只是,本來每年過年可以回去五六天、今年開始縮短成三天,不意外的,明年也許就從三天開始計起,然後一年比一年還短,家屬承受的壓力可以想見,院方與現場照顧的老師的壓力也不難想像。 這些年的經驗與觀察,院生們期待的過年其實是除夕到來之前的那段日子,大約就是年前兩週,直到家人來接回去的那一刻,回家當然是長住機構的院生最期待的事,只是回了家,是不是就如他們所想的快樂逍遙,那是另一回事,年節過後,不如預期的過年是每年都有。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這時候最為明顯。 長照機構在政策主導下發展看似愈來愈完備,教養機構始終不在長照領域內,卻被要求做到近乎長照機構的模式,週休二日是大家都希望的,可那終究是夢想,台灣的身心障礙就是還沒準備好要走入社區,去機構化對於長年住在機構裡的家屬而言或是一種夢靨,要是有一天,當週休二日真正落實在教養機構領域,那些無法回家或無家可回的身心障礙者,究竟何去何從? 那可不是院生手足們一句不然我付錢給機構、請機構幫我假日繼續照顧就好,機構沒想賺這個錢,偏偏實際需求就是跳脫不了人情與家庭的需要,為難與煎熬,拉扯似乎沒有盡頭。 院生、家屬、機構之間的平衡,故事好多、真的好難。 |
|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