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國立故宮博物院視覺饗宴~精緻工藝品
2025/01/30 08:00:00瀏覽915|回應0|推薦23

「大美不言」特展看完,繼續在故宮參觀,因為所有物件都是精緻工藝品,真是有夠美……

第一展區108展室外大廳有青銅鎏金坐佛三尊像;坐佛臉部上身多處新鍍金,蓮座和方形台座後鑄,額頭和右半臉有碰撞痕跡,佛結跏趺坐,左手置腹前,右手舉起作無畏印,手指纖細修長,姿態輕柔;腰繫裙,裙頭如荷葉波浪,肩披大衣,質感柔軟,衣緣翻轉,衣擺和邊緣均鑲花卉圖案;坐佛臉形圓,眉長而彎,眼形上斜而下視,唇形成弧而厚,整體造型富女性化的美感;體積雖大,但質感輕,臉圓,身體和腿部如管狀中空平直。

佛像坐立中間,菩薩在左右兩旁,shine就帶回來參拜啦!

1980年代初期,國立故宮博物院購藏一批北京恭王府紫檀家具,來見識一下貴冑榮華清代宮廷的日常風景;小憩的空間有1紫檀雲紋束腰八角桌2檀如意雲紋束腰長方凳(二件)3玻璃圍棋子 附黑漆描金棋罐4 饕餮紋簋5康熙 豇豆紅柳葉瓶

獨角獸珍玩

文房空間有1紫檀雲龍紋亮格櫃(二件)2紫檀西洋式葉紋束腰長方几(二件)33紫檀夾頭榫雲蝠花卉紋平頭案4紫檀雲龍紋小櫃(二件)55紫檀如意雲紋束腰長方凳6紫檀雲龍紋畫桌7紫檀西洋式葉紋束腰腳踏8紫檀雲龍紋束腰寶座9紫檀夔紋束腰四方几(二件)10紫檀鏤雕雲蝠紋五屏式扶手椅(三件)

紫檀崁象牙「十八學士登瀛洲」插屏(一對)

起居室有1紫檀崁象牙「十八學士登瀛洲」插屏(一對)2紫檀雲龍紋方角小四件櫃(二件)3紫檀雲龍紋束腰羅漢床4紫檀雲龍紋炕几

珊瑚魁星點斗盆景( 西元1644-1911);魁星又稱魁斗星君或奎星,相傳居北斗七星之首,職司掌理人間考選文運。此件以玉盆為基座,花石造景的作品,呈現波濤疊湧,螯魚浮沉,巍然獨立於鰲首上的魁星形象。珊瑚魁星一手高舉斗狀星座,一足後揚,作充滿動勢的踢斗、點斗狀,意指啟動文運。各色珍貴材質加以生動的雕刻與精巧金銀鑲嵌細工,共同營造喜慶祝願,是清代宮廷珍玩中意象豐富、寶裝華美的陳設器。

雕金八仙

國立故宮博物院視覺饗宴

國立故宮博物院視覺饗宴

晶瑩剔透的水晶壺也太美啦!

象牙雕竹林七賢臂擱;四足,正面下方作一浮雕波浪竹節狀紋飾,右下角陰線刻竹葉圖案,背面中央凹入處作立體高浮雕竹林七賢圖,畫面分為三部分,上方留白高掛一明月,中央與下方各有一叢竹林,中央有四老聚坐於石上,持拂塵座清談狀,旁有一童子奉茶,左上方有一老者站於席上,前方有一琴,作起身舒展狀,右側有二童子煮水煎茶。下方二老立於橋上,旁有一童子持琴隨侍,下端邊緣有突起不規則波浪形邊飾。

國立故宮博物院視覺饗宴

雕象牙山水人物小景~ 乾隆 西元1736-1795(全器取象牙一塊,雕製出叢山峻嶺,曲徑小橋,亭台樓閣,一船三鶴,遊人十六,或坐,或立,或垂釣,或弈棋。器背山壁上陰刻填黑楷款:「乾隆三年歲次戊午冬日,小臣封岐恭製。」乾隆三年即西元1738年。溥儀出宮時這件作品收貯於養心殿,原名:「象牙山水人物」。封岐原名封始岐,父親封錫祿與叔父封錫璋曾於康熙晚期一「同侍直養心殿」造辦處。封始岐則與弟封始鎬二人於雍正朝和同門師兄弟施天章一起服務於紫禁城內,從事象牙雕刻。封岐雕刻技藝得自家傳,嘉定封氏以「竹根人物」最受推崇,但也擅長果核與象牙雕刻。)

國立故宮博物院視覺饗宴

木雕物品

雕竹根馬上封侯~ 十八世紀 西元1701-1800(竹根以圓雕手法,雕一匹半臥駿馬,回首望向其背上之捧桃小猴,寓意「馬上封侯」。器雖小,但對於動物情態及肌理處理毫不含糊,為存放於多寶格中的賞玩件。)

木雕筆筒

國立故宮博物院視覺饗宴

國立故宮博物院視覺饗宴

國立故宮博物院視覺饗宴

國立故宮博物院視覺饗宴

國立故宮博物院視覺饗宴

國立故宮博物院視覺饗宴

象牙雕九層塔~塔分九層,每層六面,內各坐一彌勒佛,飛簷懸吊鈴鐺,玲瓏活動。每一個坐佛與塔頂先用象牙塊立雕,塔之每面壁面、飛簷、樓面、圍籬與門樓都先用象牙片分別雕鏤而成,但是鈴鐺與屋脊乃一體成形,最後再接黏成器。 每層坐佛雕像並不完全相同,底層彌勒佛螺髮肉髻,袒腹露胸,結跏趺坐,左手持念珠;第二層佛採自在坐(或稱遊戲坐),坦腹露胸;第三層佛作僧眾形貌,右衽,結跏趺坐;第四層佛衣貌同前,自在坐,左手捧珠於腹前;第五層佛採自在坐,袒腹露胸,左手捧開展回捲之書冊;第六層佛結跏趺坐,雙手結定印;第七層佛做僧眾形貌,右衽,箕坐;第八層與第九層佛皆採自在坐,袒腹露胸。底層外圍繞五面圍籬,每面兩扇,每扇中央雕飾人物;另一面有門扉與門簷。 這是一件深具清晚期南派牙雕特色的作品,乃20世紀40年日本宮內廳歸還的古物之一,因此其品號以「中日雕」顯示。

雕象牙透花人物套球~清晚期 西元1850-1900(本器為透花活動象牙套球,由鰲魚勾、立雕二仕女層、鏤空套球、和合二仙墜四部份組成,勾、仕女與套球、和合二仙間各有數目不等的環鏈串連,球與仕女之間另有小圓球以螺紋相接。經電腦斷層掃描確認本器有十八層,層層相套,玲瓏活動;外層通體高浮雕山水、亭臺、人物,內層飾鏤空圖案式紋飾。清初高士奇(1645-1704)《高江村集》可知深藏大內的象牙球,其層數已可達九層。汪啟淑(1728-1799)《水曹清暇錄》(乾隆五十七年刊本,1792)亦記載他曾在北京琉璃廠見到「鬼工毬」已達十三層。清代中期以後廣州牙匠擅長用一塊實心的象牙,雕製出轉動自如、玲瓏剔透的套球,牙材直徑越大,套球層數越多。清代南派牙雕工藝之連鏈、活紋、牙絲編綴與複層象牙球等,在北京內廷又有「仙工」之稱。依其雕製技藝與風格,這件雕象牙透花套球應出自於清代中期以後廣東牙匠之手。清宮舊藏,原儲於慈寧宮。)

珊瑚是裝飾物還是古董?反正都是價值連城啦!

如意寶盒嗎?

國立故宮博物院視覺饗宴

國立故宮博物院視覺饗宴

鐘錶類

國立故宮博物院視覺饗宴

珊瑚髮簪?

應該都是髮簪吧…….

應該都是髮簪吧…….

如意或吊飾?

吊飾及寶盒

國立故宮博物院視覺饗宴

國立故宮博物院視覺饗宴

國立故宮博物院視覺饗宴

有夠漂亮的吊飾

有夠漂亮的吊飾

國立故宮博物院視覺饗宴

是貴族的包包嗎?

西洋銅鍍金鑲畫琺瑯人物帶頭

乾隆火鐮盒~儲火鐮之用的盒子。扁圓形,分蓋與身兩部分,器蓋及盒身兩側作小耳,供穿繩提取,以使蓋與身不致脫離。四面開光,內繪西洋風景人物畫,特別是教堂屋頂出現的十字架,具體呈現因中西文化交流而出現的西方元素。開光以外的器面施黑釉,以錐拱技法作錦地點紋,其上再加飾凸起的金花,製造宛如皮格織繡的紋路與質地。器內壁及底外施湖綠釉,底心留白以紅料篆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款。

國立故宮博物院視覺饗宴

清 鍍金嵌松石珊瑚火鐮盒 附乾隆款雕漆盒~鍍金長方盒形器,下端嵌有鐵片。鬆開上方的珊瑚豆,拉開盒身,凹槽內嵌有金片組成的窄長內腔,可用以承裝打火用的燧石及火絨,是清代男子配繫於腰間的物件,以燧石與鐵片磨擦即可取火,有類似現代打火機的功能。對於興起於關外,注重騎射圍獵,保存尚武遺風的滿族皇室與貴族,佩帶火鐮盒或囊袋式的火鐮包、火鐮袋,除了實用目的,更具有緬懷先祖,不忘舊習淵源所自之意。製作材質在金屬以外,尚有織繡縫製,或象牙、犀角雕刻者。此件盒面輪廓,鏨刻編繩狀之邊飾,另以錘堞、掐絲、焊綴等技法製作流雲散花紋與佈滿間隙的細小圓形金珠,盒蓋上下邊緣作鑲珠如意雲頭形,線條婉轉如同絲繡,蓋面上花朵中心部位尚嵌有紅色珊瑚與綠松石。這件精工華麗的火鐮盒,配有團龍紋錦袱與乾隆款石榴形雕漆盒,收貯於清宮養心殿一件多寶格箱盒中,當是帝王御用珍藏之物。

貴氣腰帶耳環之類的珍玩

皇后朝冠金鳳飾件一組( 十八世紀 西元1701-1800)

掐絲琺瑯方觚~銅胎,掐絲琺瑯。仿青銅器觚之造型,全器皆作方形,喇叭口,長頸,鼓腹,高圈足外撇,四棱脊與每面中央皆出戟。

琺瑯器是將琺瑯釉藥塗覆在金屬胎燒製而成的工藝。掐絲琺瑯的發明最早,是先以銅絲框格,填施各色釉料,反覆燒製,再打磨、鍍金而成;元朝由西方將製作技術傳入中國,明代發揚光大,景泰年間達到創作高峰,因此又稱景泰藍。

國立故宮博物院視覺饗宴

銅胎畫琺瑯黃地開光人物碗盤

銅胎畫琺瑯小瓶,是康熙畫琺瑯的典型作品,以常見之明黃色為地,器內施湖藍釉,口緣飾淺藍色蕉葉紋,器腹底緣繪二重蓮瓣,足壁再有一重蓮瓣,以圈足為花芯,有若一朵盛開的蓮花。底有白地「康熙御製」雙方框雙行藍料款。瓶身彩繪海棠、荷、芙蓉、梅分別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之花卉,花朵粉白相映,顧盼多姿,色彩暈染濃淡得宜,配色清麗脫俗,尺寸雖小,卻在空間分佈巧妙的佈局中看見四季的流轉。

國立故宮博物院視覺饗宴

國立故宮博物院視覺饗宴

銅胎畫琺瑯雙連瓶

銅胎畫琺瑯盤及瓶

國立故宮博物院視覺饗宴

畫琺瑯黃地牡丹紋蟠龍瓶( 雍正 西元1723-1735)

乾隆 銅胎畫琺瑯萬花盒~銅胎畫琺瑯萬花盒。外壁與盒蓋皆以白釉為地,滿飾花葉紋,種類多樣,幾不見隙地。

銅胎畫琺瑯珍玩

銅胎畫琺瑯盤

國立故宮博物院視覺饗宴

掐絲琺瑯瓶

國立故宮博物院視覺饗宴

明 掐絲琺瑯鳧式爐~香薰為昂首雁鴨造型,型制優美,應為明代、十六世紀前期文物。銅胎,爐蓋與器身在腹部套合,香煙經由鳧頸自口溢出。除了喙及足蹼之外,全身掐絲施填不同顏色的琺瑯釉及加彩表現羽毛。底座掐絲纏枝菊花紋。鎏金基座應為後代所加,底部中央陰刻「甲」字,是乾隆朝作文物評鑑的標記。動物造型的琺瑯器出現在明代中晚期,豐富了琺瑯器的器形。

掐絲琺瑯瓶

掐絲琺瑯珍玩

國立故宮博物院太多珍貴漂亮的工藝品,每次來都逛不完,真是最奢華的視覺饗宴……

由翡翠製成的翠玉白菜,是國立故宮博物院最受喜愛的藏品之一。工匠順應材料天然的色澤,以濃重的深綠色表現層層包覆的菜葉;白色部分雖有裂痕及雜質,但在巧妙的安排下,轉化為新鮮、飽含水分的白菜莖部。菜葉頂端的螽斯和蝗蟲,瞬間帶進了鮮活的田園氣息。翠玉白菜最初是一件華麗的宮殿陳設盆景,以栽種的形式立在琺瑯盆景上。下端並設有靈芝木雕。翡翠價值不菲,靈芝寓意長壽吉祥,加上多彩的掐絲琺瑯,翠玉白菜永保鮮脆!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ine016&aid=18157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