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野不起來的野馬
2006/12/05 20:44:41瀏覽294|回應0|推薦4

在北疆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的東部邊緣,有一個叫吉木薩爾的縣份,由這裡向南是天山最東部的餘脈,向西是一望無際的漠地,就在從烏魯木齊去阿勒泰的公路旁有一處野馬繁殖中心,它的任務是要讓一批以喪失野外自我求生能力的野馬繁殖牠們的下代子孫,而且還要把牠們由依賴人類饌養再恢復原始的自然求生本能,並繼續繁衍下去普氏馬。所謂普氏馬,是一個名叫尼古拉.普爾熱瓦爾斯基的俄國人,於1878年在中國新疆地區的所發現的。這種馬已經經過五、六千萬年的演化至今,自古以來牠們的原生地是現在中國新疆準噶爾盆地、甘肅與內蒙交界處附近,烏倫古湖一帶是牠消失以前的最後的故鄉;由於一百多年以前已經因為獵殺、濫捕或者是自然環境改變的種種因素而滅絕,如果不是在如今的德國、英國與法國仍然圈養著若干隻命根子的話,牠已經在這個地球上絕跡了。世界環境保護機構以為,既然野馬的原鄉是中國的乾燥地區,就應該讓牠們回歸到那裡讓牠們重新得到安身立命的機會,於是又把牠們的後代由遙遠的海外運回中國來,吉木薩爾野馬繁殖研究中心就是這樣產生的。依原來設立的本意是當這些野馬繁殖相當數量之後,再逐漸的把牠們野放到草原上,使其自己求生自己繁殖牠們的子孫,重新回到牠們祖先們生活的家園,過著牠們祖先們所習慣的生活方式,其知這只是人類的理想與盼望而已,對野馬而言並非如此,也許牠們認為人類太過無情無義了,既然做了這樣久的伴侶,為何一腳把牠們踢回荒原去?於是大門開處牠們也曾歡天喜地的到遼闊的草原奔跑了一陣子,但終於身體肥胖了,四條腿也太肥得跑不動了,同時那些野生的粗草也沒有圈圍內的食物那樣美味現成,於是又想起了牠們現有的家,那裡與牠們朝夕相處的好朋友(飼養人員) ,於是牠們又回來了。根據報導有一位對野馬夫妻在外放時生下一個可愛的小馬,不知是牠們不善於照顧幼馬還是別的因素,這一隻幼馬就被公馬踏死了,看樣子研究單位還得替剛剛初生的幼馬找個褓姆才可。人類如果真的想要使這些野馬完全回歸到歷史上的生存方式,只怕還須要很長的一段路程要走,也許會成功也許不會成功,只因牠們願意世世代代做為人類的朋友,像現在的寵物貓狗一樣。

據說這種野馬能夠幸運的被保存下來有一個少為人知的故事,這要感謝那些愛馬的人;最早的時候大約在清代吧,有人把幾隻這樣的馬從西北帶到北京飼養,八國聯軍時外國軍隊進入北京,士兵們除了掠奪了不少保貴的財物之外,這幾隻長像與眾馬不同的馬竟然引起了他們的興趣,當他們返國之時也就順手牽馬了。正因為牠們的長像奇特才引起當地國動物學家的興趣,於是才把牠們畜養了下來,以供觀賞與研究之用。經過多少年以來的繁衍,已成為他們的寶貝。而今始發現這種野馬全世界已近乎滅絕,有識之士才想起把牠們送回原產的繼續延續後代。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ihzy&aid=578343